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类历史上的不同时代,正义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在农业社会,分配关系占主导地位,所以,"分配的正义"属于最为基本的正义类型,交换正义只是作为"修正的正义"而发挥作用的.到了工业社会,随着交换关系与竞争关系成了主导性的社会关系,"公平的正义"成了基本正义,而分配正义则成了"修正的正义"或"补偿的正义"了.20世纪后期以来,由于竞争关系不断地制造着不平等,公平的正义不再能够维持正义的局面.这一方面引起了分配正义的复兴,进而造就出了福利国家;另一方面又引起了要求"承认差异"的运动,进而产生了"承认政治"的正义主张.承认政治存在着正义的困境,要走出这一困境,需要一种新的正义方案,需要通过合作治理去重建正义.  相似文献   

2.
张维新撰文指出,公共权力异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它的危害性、违法性和为私性。公共权力异化主要表现为权力来源异化、权力主体异化和权力功能异化。公共权力异化的治理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科学合理地设立权力,紧控公共权力异化的源头。要加强立法的思想统一,  相似文献   

3.
公共选择视野中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粟 《东南学术》2005,(2):45-49
本文尝试将公共选择理论中“经济人”假设和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中系统理论相结合,从逻辑上考察微观的平民选择政治参与行为的偏好对宏观政治系统稳定和演化的影响。政治参与中的个人同样具有“经济人”的性质,在纯粹利益动机下,个人在主观上没有主动向政治系统输入(政治)资源的愿望,而是无偿地消费政治系统提供的公共产品;政治系统则通过制度方式约束个体的政治行为的成本远远大于个人消极的选择成本。因此,在制度与个人之间形成了一对不对称的博弈。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论题展开分析:(1)政治参与中的个体所具有的“经济人”特征;(2)“经济人”的微观行动与宏观制度间的不对称博弈;(3)政治活动中“经济人”的偏好选择所产生的宏观效应;(4)政治参与和政治系统发展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试析公共权力组织的异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公共权力组织的异化,是指作为人类为处理其共同体的全局性和利益矛盾冲突,以维持与促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创立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的公共权力组织,在特定社会历史阶段,转化为以人类自身为能动制约或控制对象的客观存在物,从而获得其主体地位的过程或现象,或者说,是公共权力组织功能体系中主体性功能形成并取得主导性地位的过程或现象。简而言之,公共权力组织的异化就是公共权力组织主体化的过程或现象。这是一个涉及到目前正引起国内政治学专家、学者日益关注的问题——政治主体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的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政治科学的科学化、完善化,更关系到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方向等重大问题,因而也就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维新撰文指出,公共权力异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它的危害性、违法性和为私性。公共权力异化主要表现为权力来源异化、权力主体异化和权力功能异化。公共权力异化的治理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科学合理地设立权力,紧控公共权力异化的源头。要加强立法的思想统一,  相似文献   

6.
公共权力的本质是为社会大众谋取公共利益。但是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公共权力却被异化与其本质相分离,被用来谋求私利。这要求公共权力必须受到制约。本文在分析公共权力本质和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应以权利制约权力,重视公民权利意识的培育、健全公民参政机制、健全政务公开的权力运行机制、实现权力和权利的法制化,才能从根本上制约公共权力的滥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各类腐败案件的频频曝光 ,时下无论是学界还是公众都把抑制腐败的目光放在推进民主方面。但民主政治并非抑制腐败的唯一选择。从公共权力异化的视角来分析 ,腐败是公共权力异化的外部行为的表现形式。公共权力异化主要是由于公共权力和权力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异化而引起的。当代中国的公共权力异化主要表现为第二层次 ,即公职人员的以权谋私。遏制公共权力异化 ,主要是建立一个高效运作的公共权力制度系统  相似文献   

8.
试析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权力的异化与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公共权力异化的两种主要表现——公共悖论与权力腐败,公共权力在行使过程中之所以会产生异化现象,不仅仅有人的原因,更有制度的原因——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垄断性。公共权力的异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众对公共管理的满意程度,动摇了公共权力合法性的基础,因此必须动用权力、权利和市场的力量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相似文献   

9.
作为多元化文化精神的后现代主义 ,从总体而言 ,是对现代性的一种消解和批判意识 ,是对现代主义启蒙理性的解构试验。这一特征同样鲜明地贯穿于后现代政治哲学中 ,“后理性政治”首先是一种对理性主义的政治哲学态度 ,它既对以往启蒙理性政治学持激烈的批判态度 ,但又绝不苟同于非理性主义和反理性主义 ,而是通过对政治理性的后现代主义界定来重建新理性主义政治学的某种“努力”和“企图”。对启蒙理性主义的批判 ,肇始于德国的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 19世纪初 ,当德国的文化及其各分支如哲学、文学 (诗歌、散文、小说 )、艺术(如音乐、戏剧…  相似文献   

10.
公共哲学与作为公共权力机构的政府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公共哲学是一门部门哲学,它以公共部门为研究对象。与公共部门相对应的是私人部门,因此,公共哲学的基本范畴是公共(整体)与私人(个体)的范畴。这一范畴也是我们分析政府行为的基本范畴和逻辑起点。在高度集权的社会,个体隶属于整体。政府作为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和无所不办的超人君临于个体之上,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和私人生活领域实行高度的控制,这时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是扭曲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线是模糊的,而在实行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社会,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契约关系和委托与代理的关系。一方面,个体与作为整体的…  相似文献   

11.
实践视野中的异化范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作印 《学术研究》2007,3(9):63-66
人类现实的实践活动,是一个包含着主体、中介、客体、定在的四项式结构。这里既有主体客体化、对象化的过程,也有客体(定在)对主体的异化的过程,是对象化和异化的统一。异化是一个关系范畴,它表征的是实践过程中客体对主体的否定性关系,在社会历史领域表征为社会进步与人的价值的相悖关系,它内在于人类实践过程之中,因此与人类历史共始终。正是在主体对象化与客体对主体的异化的交织过程中,人类历史不断走向深处。  相似文献   

12.
公共权力异化的原因分析与遏制之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谷茵 《兰州学刊》2003,(4):22-23,7
公共权力在行使的过程中会产生异化现象 ,公共权力异化的原因 ,既有公共权力内在属性的因素 ,又有公共权力主体的因素 ,更有制度的因素。公共权力的异化有很大的危害性 ,因此 ,必须针对公共权力异化的原因 ,在公共权力内部实行合理的分权与制衡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提高公共权力异化的成本等方面 ,对公共权力异化加以遏制。  相似文献   

13.
面对充斥着差异与矛盾交错的现代政治生活,强调单纯的“一致主义”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乡愿,如此,整合各种政治资源,提升政治生活的品质,挖掘建设政治文明的各种有利因素,寻求以多元价值为基础的差异政治价值观之间的协调之途,就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重要使命。“宽容”为我们提供一个重新审视现代政治生活的视角,它不仅成为现代政治的深刻内蕴,而且凸显为现代政治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14.
杨安琪 《天府新论》2018,(2):156-160
作为现代政治社会与当代政治哲学核心命题之一的“公共”议题,在当代学术界不仅因其共时性的理论面向之复杂多变而饱受辩难,更因其历时性的观念变迁而模糊不清,全球化视野下的先发现代国家与后发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与错位更为这一概念的厘清增添了困难。任剑涛教授的《公共的政治哲学》一书从政治哲学视角出发,梳理了公共理论的历史观念渊源与当代思想谱系,重新界定了被汉语学术界混同已久的“公共”与“公共性”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权力制衡、相互交叠的公共结构框架,为我们继续思考繁杂的公共生活在当代政治世界的边界敞开了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旧有的权力结构体系被重新调整和打破,新的公共权力职能机制尚未规范和完善,于是出现了大面积的公共权力失范现象。因此,深入揭示公共权力失范的成因,加强对权力进行公共治理,是进一步搞好政府职能转变和依法行政的前提和关键。 一、公共权力失范的深层原因剖析 (一)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手中的权力只能用来代表  相似文献   

16.
终身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它是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和肃清,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观念;它调和了受教育者的共性和个性的矛盾,构建了新的师生观;它引领人类走向卓越和幸福;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它为人类铺就一条由必然王国通向自由王国的光明之道;它以全新的观念、价值、形态、体系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哲学,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黄勇  王艺帆 《理论界》2012,(1):12-15
公共权力来源于社会各个成员,授权给公共权力代理者以管理社会,服务社会,解决社会利益纷争矛盾和维持社会运行。然而,公共权力的诱惑性和腐蚀性冲破了制度的约束和道德的防御,导致以权谋私和权力越位。制约公共权力的异化,要从道德制约、权力制衡等方面对症下药,也要提升公民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激活社会自我调节的"白血球"。  相似文献   

18.
探讨当代公共性问题关乎哲学的社会使命,思考该问题的前提是梳理公共性的历史形态.超越以往公共性的悖谬与以往共同体的误区.领悟公共性问题凸显的实质,使历史检视与当代重构贯通.较之公共性的历史形态.当代公共性样态丰富多样,但现代社会公共性危机也更为棘手.丰富公共性的当代内涵,最重要的路径在于重构理想共同体,完善和谐的公共生活...  相似文献   

19.
公共关系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是处于一定组织中的社会主体对社会客体进行协调和管理,从而优化有关资源,达到共同目标的过程.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概而述之,就是"一个主要矛盾即公关主体和公关客体之间的矛盾,两个基本问题即组织与个人和组织与环境的问题".公共关系是有民族性的.  相似文献   

20.
自 1 98 5年奥尔多·拉维特提出全球化这一概念以来 ,全球化这一概念就在国际上流行开来了 ,人们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和国际关系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 ,对全球化问题作了各种各样的探讨。本文从哲学角度 ,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为方法论原则 ,对全球化作一简要探析。一、全球化是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唯物史观指出 ,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到我们称之为全球化的时代 ,也是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体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生产力的角度看 ,全球化首先是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