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围绕着土地有没有价值,是不是商品的问题,人们一直在进行着争论。这场争论不仅涉及到许多现实经济问题,而且更多地涉及到政治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特别是劳动价值论。1986年,当我著文论述土地不是商品,而只是具有准商品属性时,曾得出结论说:“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土地成为准商品的一般性前提,社会主义土地经济关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经济效益较好的地方去……。很显然...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是否具有商品性,是经济学的一个理论问题。对这个问题认识上的变化,将引起劳动力管理制度以及工资制度等一系列政策上的变化。因此,这也是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问题。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预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将不再是商品。不仅劳动力不是商品,就是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也都不是商品。这是马克思所设想的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社 相似文献
4.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为了解决好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建立起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管理体制,保证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和商品性有一个全面的、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又是建立在商品生产基础上的,这本身就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有机的联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直接对立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它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据此,我们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实质上就是以公有制为前提,以国营经济为主导,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一种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商品性李明芹,马洪洲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劳动制度,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的理论”,从理论上回答了劳动力是商品这一新课题,并对事实上已经存在的劳动力市场予以了充分的肯定。这对于劳动力商品进入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是不是商品?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如果继续否认其滴品性,公有制经济的劳动者能否进入劳动力市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又该如何建立;如果承认其商品性,劳动者的收入是不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按劳分配又该如何进行。显然,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它关系到企业的深化改革,关系到市场体系尤其是要素市场的培育,关系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用工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的确立,等等。我们认为,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的商品性是有客观依据的。一、在现代商品经济中,商品价值构成… 相似文献
8.
试论社会主义城市土地有偿使用费的理论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社会主义城市土地的无偿使用改为有偿使用,用经济手段管理城市土地,是我国理论界及实际工作部门比较一致的认识和要求。城市土地有偿使用费是指使用城市土地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必须交纳的各种土地使用费用的总和。从理论上讲,它应包括城市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垄断地租和城市土地开发投资补偿及投资利息这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对外贸易量持续上涨,具有中国特色的瓷器自然成为了受热捧的对象。当前,我国陶瓷雕塑的出口占到了整体出口的一定比例,对待陶瓷雕塑的价值要理性判断,除了陶瓷雕塑自身的艺术价值外还要了解陶瓷雕塑的商品价值。本文中针对陶瓷雕塑的艺术价值与商品性价值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详细解释了陶瓷雕塑的艺术价值与商品性关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张岚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2(10):1-5
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 ,一个国家人均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是这个国家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因此 ,笔者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 ,引伸出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伦理道德问题 ,提出了土地伦理这一新的观点 ,并概括了我国土地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以及如何实践土地伦理道德 ,以切实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土地 相似文献
11.
12.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义,应从事物内涵的丰富性及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基本原理出发,揭示社会主义天然具有的开放性是其生命力的源泉与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3.
14.
试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的特征是什么?有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的特征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和按劳分配,如果还有什么其他的特征,都不过是上述两个基本特征的派生物。也有同志认为,除了生产资料公有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两个基本特征外,还应该有其他的特征,例如没有剥削、计划经济等等。还有同志认为,上面两种看法都不够完全,社会主义的特征还应该包括具有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没有国家这两个因素。也有同志不同意以没有国家作为社会主义特征的提法,认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存在,应该是社会主义的一个特征。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消费品供求关系,究竟应当采取怎样的模式,是关系到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问题。现在在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中,对这一问题各抒己见,观点不一,本文也就此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当前的市场形势如何?笔者认为,目前的市场是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16.
过去,被人们喻之为“哥德巴赫猜想”的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之所以难以突破,关键在于我们自己,人为地设置了一些理论禁区,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能发展成为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也不能引入市场经济范畴。所以,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讨论,很难有实质性进展,也难以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提供正确可靠的理论指导。现在问题已基本清楚,如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所说: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标志。既然如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在我们的理论体系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范畴,就是一个亟待讨论并取得共识以指导实践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此谈一点看法,抛砖引玉,以求教正。 相似文献
17.
试论社会主义史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年大动乱,在经济、政治、党风、文风等方面造成了空前的大破坏,而且对道德观念也进行了无情的践踏,史德是职业道德中的一种,也同样遣到严重破坏。如果说,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破坏,可以经过改革和整顿加以克服,因为它们都是有形的事物,克服起来比较容易见效;那么,道德观念在一部分社会成员的意识中根本未曾建立或遭到败坏,建立和恢复起来就难得多,也许需经很长的时间、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奏效,因为道德规范是无形的,只能靠社会舆论来维护,任何法律、行政手段都无济于事。笔者在痛感这一困难的时候,由于从事史学工作多年,遂联想到如何建立和加强史德的问题。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新史德,又如何提倡和加强呢?对于这些问题,经过长期酝酿,形成了一些萌芽状态的不成熟看法。现在不揣浅陋,冒昧提出,以就正于大家。 相似文献
18.
新的历史创举通常遭到的命运就是被误认为是对旧的、甚至已经过时的社会生活形式的抄袭 ,只要它们稍微与这些形式有点相似。”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是以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坚实的理论基础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 ,去探寻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 ,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 ,本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然而 ,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误解。有人认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亦即“市场社会主义”或“混合社会主义” ,“最终将成为无限接近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 ;也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是“模模糊糊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我們的国家正处在以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設的历史时期。党和毛澤东同志所提出的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綫,以及工农业并举、中央工业同地方工业并举、大中小型企业并举、土洋并举的方針,已經深刻地掌握了六万万人民群众,变成了偉大的物质力量。最近几个月来,社会主义的大协作蓬蓬勃勃的开展起来了。城市与乡村之間,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輸、文化教育、医藥卫生等等各部門之間,各部門內部各单位之間,以及全国各地区之間,都普遍地建立了充滿共产主义风格的协作关系。实踐証明,这种协作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强大的推动力,它已經創造了并且还将继续創造出无穷无尽的奇迹。正如刘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和奋斗目标。 1 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建国后到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