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雷沛鸿教育立法思想与实践的研究,论述了雷沛鸿对三十年代广西教育现代化的贡献,认为雷沛鸿对三十年代末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的初步建立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雷沛鸿在广西十分注重教育立法工作,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教育立法思想,促进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广西现代教育的进程,使得广西初步建立起现代教育体制,同时也为40年代国民政府的教育立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教育家雷沛鸿30~40年代在广西构建的“民族教育体系,”影响是巨大的。本文主要通过雷沛鸿“民族教育体系”的内涵界定、雷沛鸿“民族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两大方面的论述,说明雷氏构建“民族教育体系”是在他的“大教育观”理论基础指导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雷沛鸿于1938年抵桂林.算任省政府委员,主长民众教育,在全省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和创制国民中学制度。他还以民众教育理论和实践影响广西当局,致使其决心发起1939年全省成人教育运动,创下了教育史上的奇迹。接长广西大学期间,发扬教学民主,主张学术自由。他积极投身桂林文化城的抗战文化活动,推动战时教育。在桂期间,雷沛鸿完善了他的国民基列;国民中学、国民大学的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教育革新家雷沛鸿先生,创立内容全而、结构完整的教育体系,进行前无古人、启迪后人的教育革新,影响深远,是由于雷先生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经济学思想。本文着重探讨雷沛鸿先生的教育经济学思想,进一步阐明雷沛鸿教育思想的丰富内容。教育为建国大业之根本雷沛鸿先生在《我的自白》中说:他自己“先后,留英美十年,深感今后革命建国,必须多方用力,而教育为建国大业之根本要图,个人甚欲在教育方面,为此一代、后一代、后数代国民身心之  相似文献   

6.
雷沛鸿与晏阳初乡村教育实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怀有爱国之心的教育家们纷纷投入到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的浪潮中,雷沛鸿与晏阳初是他们之中的两个代表。他们分别在广西和河北的定县开展教育实验,推行乡村教育。他们的教育实验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各自的特色。他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今天的农村教育仍不失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上个世纪20—40年代教育家雷沛鸿在推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教育法治。这与他试图以教育改造为手段,进而实现社会改造的政治理想相关,也是他长期从事的宏观教育改革事业所必须。雷沛鸿的教育改革工作主要是在广西一省的范围内进行的,他在省级地方教育立法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天我们搞好教育法治工作具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雷沛鸿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和教育革新家。为了深入研究雷沛鸿的教育思想,本人曾以题为《雷沛鸿先生教育思想形成基础初探》的论文,(载《基础教育研究》双月刊,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文集二)探讨雷先生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论述雷先生成为著名教育家和教育革新家的政治和思想基础。现拟在《初探》的基础上,从理论的高度,探讨雷沛鸿先生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进一步阐明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雷沛鸿教育思想的深厚基础。  相似文献   

9.
雷沛鸿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在探索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善于吸收中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成果,创立了独具一格的教育体系,为改革和发展广西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雷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社会各界掀起一股“雷研热”。据许国春(对近年中国教育史研究之研究)《教育史研究)1997年第4期)统计,1990—1995年,论教育家的论文中,论得最多的几个人的排名是:陶行知、孔子。蔡元培、叶圣陶和雷沛鸿。为了学习弘扬雷先生的教育思想,我校学报自1997年第4期改版以后共发表钱宗范教授等写的10篇雷研论文。我校学报已刊登雷研论文10篇@李…  相似文献   

10.
注重教育方法论,是雷沛鸿能成为教育革新家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富有特色的教育方法论是:运用一个标准,实行两种策划,考虑三个要素,实施四个步骤,采取多种途径方式。重温雷沛鸿的教育方法论,借鉴其革新教育的科学方法,学习其爱国爱民的精神,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雷沛鸿与韦善美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两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追求脉息相通。雷沛鸿因韦善美而彰显,韦善美因倡导研究雷沛鸿而扬名。  相似文献   

12.
雷沛鸿教育管理活动在教育管理史上占重要地位.在"教育救国论"的驱使下,雷沛鸿利用政治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资源,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及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条件,以广西为试点,聚焦于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管理学术研究展开其教育管理活动.雷沛鸿教育管理活动在从教育改革全局出发,与国家、社会需要匹配及注重学术研究三大方面为当下教育管理研究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3.
雷沛鸿倡导设计推动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实行普设学校、义务教育、改革教学内容和办学管理体制等措施,倡导、推行教育大众化,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实行儿童教育与成人教育、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以教育为中心,实施爱国教育,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各项社会建设,形成为一个运用政府行为,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行于广西全境,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显著成效的成功的区域性教育改革运动。雷沛鸿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育基础论”。即强调“教育是基础”,突出教育在其过程中,在其自身的构建及其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关系中所具有的“基础”的功能和作用。这对当前强调“教育为本”、优先发展教育、实施区域性教育整体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雷沛鸿教育管理活动在教育管理史上占重要地位.在"教育救国论"的驱使下,雷沛鸿利用政治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资源,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及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条件,以广西为试点,聚焦于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管理学术研究展开其教育管理活动.雷沛鸿教育管理活动在从教育改革全局出发,与国家、社会需要匹配及注重学术研究三大方面为当下教育管理研究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从教育管理的目标、方法论、指导原则和基本对策等方面,纲要性地论述了雷沛鸿的教育管理思想,提出达到最大效果是雷沛鸿教育管理的目标,实行两种策划是雷沛鸿教育管理的方法论,协调三个关系是雷沛鸿教育管理的指导原则,采用四条措施是雷沛鸿教育管理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6.
广西近代著名教育家雷沛鸿提出的民族教育体系理论,其基本内涵是生长性、普遍性、继承性、现代性、民族性教育的综合,其意义是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对民族教育的内涵、实践和作用作出了最系统最全面的论述。因而对当前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我们值得很好学习和总结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7.
雷沛鸿是我国真心实意地为劳苦大众的教育事业而奋斗的著名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改革家。他的教育思想具有明显的民族性。时代性和个性,他的教育实践也非常的艰辛、曲折,然而也有明显的成效。这一切都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且已为学术界取得共识。一个历史人物在他有生之年从事他的事业,不一定都预计到将来人们会对他的思想和事业给予什么样的评估,然而,人们所从事的事业、所做的工作,不能说都是盲目的,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雷沛鸿留学英、美10年,回国后便立即投身到教育这个繁难的工作,这里…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雷沛鸿研究十年的发展历程,分析雷沛鸿研究之所以能从广西走向全国,从全国走向世界的缘由。并对雷沛鸿的研究走向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雷沛鸿的教育改造、社会改造思想和他的民族教育新体系之间的关系作了探讨。社会改造是目的和方向,教育改造是社会改造的工具,二者必须结合,这是雷沛鸿的一贯思想。而他所构设的民族教育新体系则是教育改造这个工具的宏观架构。本文还论述了这个体系的特点,指出雷沛鸿实际构筑的民族教育新体系与他理想的民族教育体系之间的一些差距。  相似文献   

20.
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自发软至今可分为三个阶段:源起阶段段985~1988年);发展阶段(198~1992年);高潮阶段(1993至今)。对各个阶段的研究状况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并指出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