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当代女性诗人在死亡书写中淡化性别政治文化对抗立场后,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其死亡想象中融入女性身体经验、审美经验与心理情感经验,使其死亡书写凸现出鲜明的女性经验,从而为中国当代诗歌中的死亡书写增添了独特的审美艺术与精神景观.  相似文献   

2.
白先勇在小说中特别钟情于死亡的书写,但并非纯客观的无情的展示,而是怀着巨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以悲悯的情怀对死亡进行艺术建构,并由死亡现象升腾出一种死亡意境,展现出死亡的艺术张力与审美魅力.文章从其小说中死亡意境的营造来解读他对死亡的书写与言说,通过悲剧与感伤主义的渲染、恐怖与自然主义的呈现、玄学与神秘主义的交织三部分,品味白先勇化丑为美、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魅力,以及他开拓的中西结合的死亡意境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3.
传统艺术往往以模仿和再现为指向,具有写实性、唯美性和叙事性,并由此形成和谐优美、规范理性、清晰明确的审美范式.当人们用传统的艺术审美观去把握表意模糊、崇尚自由、结构不明、随心所欲的西方现代艺术时,难免会出现审美困惑,并形成审美障碍.传统艺术的美学范式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强烈个性是形成审美障碍的主要原因.西方现代艺术直指艺术家的心灵深处,深刻反映了当代艺术家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时间、空间等社会现实真切的内心感受和哲学思考,揭示了人类固有的难以名状的精神与心理状态,更切近当今人类的主观内心世界,因此,这种感官上的审美障碍恰恰体现了西方现代艺术对人类自身精神世界的审美尊重.  相似文献   

4.
在小说《孤独者》中,鲁迅对死亡极尽笔墨地刻意渲染,其用意直指人类普遍的精神困惑。鲁迅通过对死亡本身的叙述,探讨了生存与死亡这一人类困惑并永远困惑的哲学命题,而鲁迅又将这一命题转化为对生存意义的探寻。这也是处于精神困境中的鲁迅对自我处境的挣扎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论迟子建小说中的死亡意识及其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子建小说中死亡意识的变迁,从前期文字中时空灵的“彼岸世界”的迷恋到以死亡作为价值评判标准,从对世俗温情与人性的表现,直至近期将对死亡意义的关照提升到人类族群的整体关照层面。体现出超越个人情感的大爱。三种死亡意识变迁的内里是作者自身精神感受与艺术诉求的冲突与弥合.在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后其艺术诉求的表现达到一个完美的融合。迟子建小说中死亡意识的成因来源于作者独特的生活经历。亦有杂合的宗教意识影响与异域文化的思想浸淫。在艺术表现形态上,迟子建对死亡主题的选择与书写形式表现出对“怀伤之美”的艺术追求与失乐团情怀。  相似文献   

6.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诗集中有不少直接以死为题的诗,表现了西方人对死亡的热切关注。但不同的是,里尔克并不仅仅沉醉在死或夜的审美意境中,他认为,对死亡的恐惧和悲哀,乃是生命意志对命运的不屈抗争;在死亡的角度上反思生命的意义,死亡在大自然和人类恒新恒异的发展进程中显示了真和善的积极意义;孤独的生命现象又不可能是真正孤独的,它是在一种看似寂寞的生命当中体现出广阔而普遍的精神。面对死亡向人类展开的全部艰涩和困顿,里尔克阐明了他智性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7.
和西方传统油画艺术注重严谨的科学性不同 ,中国传统山水画是为精神世界服务的艺术 ,它的审美魅力直指人类灵魂的深处 ,在精神上满足人类的审美欲求。而“似”与“真”的审美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在创作领域内最重要的美学命题 ,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深层审美心理对于人类关于艺术本质的认识具有深刻的影响。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类的审美无意识,审美潜意识使得人们逐步认识到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艺术的“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艺术的生产性;艺术的现实反映性。这些都在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中得到了如实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运用西方死亡文化理论,研究了基督教的死亡观念和西方死亡哲学对海涅诗歌创作的影响,揭示了海涅诗歌中表现死亡艺术的文化蕴含:通过梦魇、死亡、潜意识和变态心理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以及拟人的艺术方法,赋予死亡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深远的寓意,不仅渲染了作者对不幸爱情的悲哀情愫,而且让人得到了难以忘怀的艺术享受。在海涅描写死亡的过程中,已经使艺术与死亡哲学达到了一种近乎完美的契合与和谐,死亡意象也成为他诗歌创作的最高的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10.
审美与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日常的生活场景本身就是某种审美和艺术的表达。高台县罗城乡的"转灯"习俗体现了崇拜与禁忌、仪式与狂欢的审美特征;作为一种民俗事象,又承载着汉民族自形成至今积淀而成的价值观和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11.
《论语》中的审美艺术观是一种主足于人,以人为核心的精神。它体现了一种审美艺术和与人紧密联系的人文观念,是一种以关怀人为终极目的的人文理想。同时,《论语》美学思想揭示了艺术创造的一般规律,体现了对艺术性和艺术规律的追求,体现了对艺术理想的追求,是一种超越现实与人生的艺术回归。《论语》中的美学精神在儒家美学中的地位是非常突出的,是奠基性的,它应该成为我们建构现代中国美学的重要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2.
金东里是韩国近、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纯文学作家,他的小说神秘而哀伤,唯美而蕴含哲理。金东里不仅在他的散文当中多次提到了生与死,人与神、人与自然的问题,而且在他的写神小说中也暗含了对这些问题的探讨。韩国很多学者撰文就金东里的这些思想发表评论。本文以金东里的散文和一些韩国学者的文章为例证,通过分析金东里的写神小说,在这些小说中寻求金东里向读者传递的哲学思想,最后得出结论,在金东里的写神小说中蕴含了生死合一,人神合一,以及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先秦道家的艺术人文观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审美观;具体的艺术样式;艺术境界寓于艺术人生。先秦道家的文化教育观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主张身教或合规律的教育;无视经验教育,强调实践性教育。先秦道家的社会政治观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处理社会问题的基本准则;责任与形象相结合的处世态度;理想的社会政治模式。先秦道家的宇宙自然观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人类是宇宙自然的要素,各要素各有价值;人类应该向宇宙自然学习,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如果人类破坏大自然就会遭遇灾难。  相似文献   

14.
庄子与叔本华之死亡智慧,源于人类的生命意志,人类在此无论如何终归逃不脱人生大限。人在彼岸世界,凭藉着"灵魂"与"气"之氤氲,导引出庄子生死轮回观的真谛;叔本华则用自然不灭原理来证明人类的不灭性(轮回)。世界作为个体有生有死,但是我们人这个类、这个物种、这个理念却是永远不灭的。文章讨论了庄子与叔本华以不同的方式和跨越时空的死亡理解与诠释。  相似文献   

15.
通感是人所具有的特殊的感觉方式,具有美感特征。调动感官、展开想象,打通视听、激活审美,全面感通、意境全出,可视为通感在审美欣赏中的主要价值与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死亡问题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无法绕过的"致命"问题,在人生众多的可能性中死亡是惟一确定的。对死亡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一种人类的终极关怀精神。在海德格尔看来,人就是"向死而在",人生就是"趋向死的先行"或"先行到死中去"的奔向死亡的过程。承受死亡,体验死亡,"先行到死亡中去",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与自由,这才是人的存在的本真性。  相似文献   

17.
不同门类的艺术运用同一种创作方法时会产生具体手法、形式、深度上的差异。将影像艺术与传统文学作对比,影像作品在自然主义创作领域获得了更多的美学宽容,做出了更极端的艺术探索。借助摄影技术的纪实特长,影像艺术在自然主义美学方面开拓了新的审美领域,也为人类提供了其他门类的艺术难以具备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8.
恩斯特·卡西尔尽管不是一位专门致力于艺术研究的纯美学家,但却在“视觉符号学”方面贡献巨大。苏珊·朗格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女性哲学家和美学家,她以女性所独有的感性气质,从“纯而又纯”的理性的反面,发展了人类的内在结构。整体看来,苏珊·朗格所探索的,是在艺术形式、艺术话语和符号意义里面的表现性和情感性这样的美学问题。  相似文献   

19.
艺术问题需要还原为人的问题,寻找艺术的起源需要追溯到人类开始审美活动的地方。目前已知最早的画框以绘制的形态出现于人类走出蒙昧、步入文明的青铜时代。绘制的画框对观看行为做出了人为的框定,意味着蕴藏的艺术性因素已从原始巫术、劳动中分离出来,人与图像的互动方式由巫术仪式转向主体对客体的观看,并使图像的功能由企图操控现实的巫术转变为接近当今人们所理解的视觉叙事。绘制的画框是人的划界思维由潜意识转化为意识的表现,在生活与图像之间制造了距离,是绘画超越实用功能形成自由自觉的审美活动、脱离巫术仪式成为独立视觉文化部门的关键迹象。因此,绘制画框的出现可以视作艺术初步形成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