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毛泽东是伟大的。在他生前,人们这样评价他;在他逝世后,人们仍然这样评价他。一个领袖人物,在他活着的时候,人们歌颂他的伟大这是寻常之事;在他去世之后,人们仍然公认他是伟大的,这就不是寻常之事了;尤其是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  相似文献   

2.
论吴伟业对戏曲文体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伟业的戏曲创作集中在顺治九年到十年初,正好在他仕清前夕。他在这种特殊时段从事戏曲创作,与他的生活环境、戏曲观念有关,反映了他对戏曲独特功能以及担负使命的认识。他在创作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有关选择与超越的诸多信息,既与他的文体选择有关,同时也是他内心真实景观的自觉呈现。  相似文献   

3.
企盼     
闫岩 《快乐青春》2011,(5):41-42
他生下来就是一个瞎子。医生说治好他的双眼起码要五万元,而且没有把握治好。父母彻底失望了,于是在他六岁那年冬天,父母把他丢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虽然母亲已经给他穿上了最厚的棉衣,可他还是觉得很冷。他开始“哇哇哇”地大哭,这一哭惊动了许多人。他一个劲儿地喊:“我要妈妈!”可是妈妈没有来,爸爸也没有来,他知道爸爸妈妈嫌他是个瞎子,不要他了。  相似文献   

4.
西藏佛教夏鲁派祖师布顿大师及其著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顿仁钦朱(1290—1364)通称布顿,元人译为卜思端,他是西藏佛史里在佛学方面一位极有名的人物,他对西藏佛学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著述。可以说他是萨班以后,宗喀巴以前,最大的一位佛教学者。他有不少知名弟子,其中有的曾做过黄教祖师宗喀巴的老师。他死后,在夏鲁寺形成了他的活佛转世系统,他的学说由其弟子和转世后辈继承下来。他在佛教教义上虽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政治势力方面,却从不涉足。本文拟对他的生平和著述作一概要论述,并对他在西藏佛教史上的地位给以适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正跟踪与反跟踪结婚之初,他和她都年轻,不懂相处之道,所以时有争执。他最爱的事情之一是戴着耳机听音乐。但她不喜欢这件事,因为他一戴上耳机,她就觉得和他被隔在了两个世界。他在耳机的世界里自得其乐,她在外面的世界里孤苦伶仃。每次他戴上耳机,她就对他横眉  相似文献   

6.
正她和他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在同一座城市工作。一年后他辞职,借了启动资金开始单干。她希望他能常陪在自己身边,但他总是很忙,被债务和不景气的生意搞得焦头烂额。她最终选择了分手,因为看不到未来和希望。后来,她嫁,他娶,但已不是彼此的另一半。他的妻子也是她的大学同学,在他最落魄时嫁  相似文献   

7.
波普尔在建立他的批判理性主义科学哲学理论时,是以他对“归纳问题”和“划界问题”的独特的观点作为二块基石的,我在另外二篇文章中已对他在这两个问题上的观点作了评论。他在《科学发现的逻辑》一书中,在提出了他对上述二个问题的观点以后,接着在第二章中提出了“关于科学方法论的问题”,并说明了他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他实际上提出了他认为与实证主义的哲学观相区别的一种哲学观,他的哲学观涉及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观点,可以说是比他对归纳问题和划界问题的观点,更为基础的观  相似文献   

8.
刘焕宇的第一个作品是他的毕业设计,他当时编写了一套学籍管理系统,不仅仅功能齐全还在里面编写了五子棋小游戏和在 DOS 下播放 MIDI 音乐,最后以全年级第一完成了答辩。在其他同学的眼中,他是程序的终极杀手,大家有问题也经常向他讨教,无意间这也变成他不断探索程序深处的动力。在通晓硬件技术的基础上,软件可以说是刘焕宇的最爱,年轻又颇露锋芒的他,对程序有着如胶似漆的感觉,在他  相似文献   

9.
我的哥哥瞿秋白如果活着,现在是八十一岁。他只比我大两岁,我还健在,而他早在三十六岁的壮年,就为万恶的国民党反动派所枪杀。从那时起,我对他的追念从来没有间断过。在他被害的当时,我只能偷偷地从一份浙江的《东南日报》剪下他卧在罗汉岭下草地上的照片,小心地保存在自己的身边,暗自伤悼他,我甚至不敢告诉自己的子女。但我自幼就深知他是正直的,光明磊落的。我相信,他为革命而牺牲,总有一  相似文献   

10.
亮平同志逝世一周年了。在青年时期,我有幸受过他关于马列主义基本知识的教育。一九三九年初,我在马列学院马列主义研究室工作时,他负责学习指导工作,我在他的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后来在中央宣传部,我又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过。六十年代,他在国家经委工作,我在煤炭部负责华东煤炭工业公司试办社会主义托拉斯,又得到他许多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亮平同志给我的教益和帮助是毕生难忘的。  相似文献   

11.
在鸦片战争以前接受西方科技文化的中国人中,他很少被提及;在中国医学史上,他也被视为边缘人物;即使方志也未为他立传,甚而对他进行诬蔑;后来的西方医生更对他所倡导的理论不屑一顾。然而他却利用所学到的西方牛痘术拯救了万千生灵,利用他的理论使这一技术在中国得到推广,并最终使所有中国人摆脱了天花之毒害。仅此而论,不管是在近代医学史上还是在明清西学东渐史上,其功绩无人能比。他就是广东南海人邱熺。本文着重分析邱熺对牛痘在华传播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2.
人这样成长     
孩子在挑剔中成长,他学会了吹毛求疵。孩子在敌意中成长,他学会了好斗逞勇。孩子在恐惧中成长,他学会了焦虑害怕。孩子在怜悯中成长,他学会了自哀自怨。  相似文献   

13.
从5岁起,他就在父亲执教的足球队踢球,并在足球方面展现出超人的才华。8岁时,父亲为了让他更快地提高球技,把他送到了正规足球队接受系统的训练。在那里,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正当他对未来充满向往时,不幸的事发生了。11岁那年,他被医生诊断出患有发育荷尔蒙缺乏综合症。  相似文献   

14.
在他者的问题上,胡塞尔的现象学没有摆脱"先验唯我论"的模式。胡塞尔将自我作为先验的构造主体,将他者看作自我的影子,取消了他者的独立性。相比于胡塞尔,萨特突出了他者的地位。他认为自我和他者是比肩而立的,他者是对自我的限制,二者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他者就是自我的地狱。列维纳斯则认为他者是邻人和脸孔,自我必须对他者负责,主张"绝对他者伦理学"。胡塞尔的先验自我现象学没有他者的独立地位,他者只是自我的意识相关项和"阴影"。胡塞尔的先验自我具有一种吞噬"他者"的强力,他的现象学是"不道德"和非伦理的现象学。胡塞尔现象学缺乏伦理和他者的维度,这种缺陷被萨特和列维纳斯抓住,发展出了"面向他者本身"的现象学,突出了现象学研究的伦理维度和实践维度。但这种现象学已经超出了胡塞尔现象学的纯粹理论哲学和意识哲学范式。在此意义上,胡塞尔的先验自我现象学应该"面向他者本身",突破先验自我的藩篱。胡塞尔应该在实践和伦理生活中真正尊重他者,而不是在纯粹自我的理论世界中先验地、纯思辨地"构造"他者。  相似文献   

15.
一、精神生活研究的意义人在意识到他的存在时,他早已经存在了,在他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存在时,他就已经想到要怎样存在:他努力至少在感觉上要较好地存在下去。这种他自己感到有意义的、一定时间内的存在就是生活。生活自从他有意识的时候起就开始了。虽然我们常把“生活”一词也赋予一些动物,但这不过是从感情上把动物拟人化,严格说来只有人才在生活,动物则是生存。现在我们在谈论  相似文献   

16.
乔治·奥威尔在《一九八四》这部小说中描绘了一个人们时刻生活在谎言和监控的世界。而主人公温斯顿对他所生活的世界仍然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并以他独有的方式进行着对抗。他所记日记的内容、他在日记中表达出的情感和他的语言均表现了他的强价值:对自由、真理和爱的追求,这些追求也构成了温斯顿的自我。他的强价值与党的指导思想的背道而驰直接导致了他的被捕和改造。党希望在温斯顿身上看到的是“理性”、双重思想和对“老大哥”的热爱,这一任务由深受温斯顿信任的奥布兰亲自实施。虽然在改造过程中,温斯顿不停对抗奥布兰,但是奥布兰向他灌输的各种言论最终还是被他内化为新的自我,他原有的自我也随之消解。  相似文献   

17.
论陈洵在桂派词学中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洵是桂派词学的一员主将。他与桂派其他重要人物的关系很密切。他的词体现了桂派在创作方面的实绩;他的师周吴和贵留的主张,是他在理论方面对桂派的重要贡献;他的说《梦窗词》,则是他在批评方面对桂派的重要贡献。正是在创作、理论和批评三个方面的重要贡献,奠定了他在桂派词学中的重要地位。研究桂派词学而不讲陈洵,无疑是很大的缺憾。  相似文献   

18.
<正> 好像仍在梦中,孙祚民先生逝世已近月了,有时还不相后那是真的。一闭上眼,他的音容笑貌就出现在眼前。然而,他毕竟离开我们去了。在痛悼孙先生的日子里,似乎有好多话要说,可提起笔来又无从说起。他去得太早、太突然了。他是那样健康,那样精力充沛,哪像年近古稀的人?他还在高产期,还有满肚子学问,应该写出来留下来。可他去了!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一位良师益友。可又一想,他该休息了。几十年来,他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地拼搏,何曾得一日之暇?在他发现晚期肝癌前的两个月里,身体早感不适,但他仍连续参加会议,日夜赶写论文。直到病倒住进医院,在病榻上,还口授论文一篇,它就是本刊本期发表的《论主体民族》。他该休息了,可以瞑目了。他留下了六部专著,百余篇论文;他在农民战争史和民族关系史领域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的矛盾学说,是他的辩证法的基石和精髓,可以说,不了解他的矛盾学说,也就不可能了解他的辩证法。黑格尔把矛盾看作是概念的本质要素,是自己运动的根本,是推动整个世界的原则,是不可抗拒的力量。他认为,在矛盾面前,无论表面上如何稳定坚固的东西,没有一个能够持久不摇的。他的矛盾学说贯串和运用在他的整个著作之中,从原理上来说,则主要表现在他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一、文人与文盲这就是赫尔佐格,他说他就是他的电影。他吃过皮鞋,因为打赌输了;他拍片时将演员催眠;在亚玛逊拍片子,他用人力把大船从一条河流翻过大山拉到另一条河流;火山爆发了,人们在逃生,他和摄影师却往火山狂奔。他拍摄的人物,是侏儒,盲人,疯子(还有偏执狂),极限挑战者,其实,这些人都部分代表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