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传统的结婚方式是仪式婚,新中国成立以后转而改为登记婚。此种立法忽视了民间大量存在的仪式婚,不仅不利于法律制度和现实民俗的统一,也为违法婚姻提供了可乘之机。对于民间长期存在的仪式婚习俗,如果我们不把它当作陈规陋俗而与法律制度尖锐地对立起来,反之,能够正确地认识这种传统习俗的积极价值并加以有效利用,将对现代婚姻制度的实施起到有益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世界各国法律对事实婚姻的法律效力有不同的规定,我国对事实婚姻的态度也在建国至今的近六十年间有较明显的改变。在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有条件承认事实婚姻"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关于事实婚姻的规定,结合我国《婚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对事实婚姻问题规定中存在的不够完善的地方及当前我国事实婚姻的现状,参考外国立法,提出关于事实婚姻的立法设想,以期为正在制定的我国民法典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婚姻是当事人之间以成立夫妻关系为目的的身份性契约 ,婚姻是符合特定社会的社会规范、为特定社会所正式承认的两性结合 ,婚姻具有私人性和社会性有机统一的双重属性。事实婚姻符合婚姻成立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 ,是合法成立的婚姻类型。婚姻登记是最具权威性的婚姻成立的公示形式 ,事实婚姻的公示效力劣于登记婚姻。我国婚姻立法应对事实婚姻性质和地位作出明确、合理界定 ,有条件地承认事实婚姻。  相似文献   

5.
我国立法对于事实婚姻的定性一直都很模糊,这是因为民法学界未明确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的区别,民法中关于法律行为成立和生效的基本原理和刑法中关于事实重婚的规定都表明事实婚姻的性质是无效婚姻。  相似文献   

6.
事实婚姻是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群众亦认为其是夫妻的两性结合而成立的婚姻。事实婚姻在各国普遍存在,国内外立法对事实婚姻的评价不一。多数学者将事实婚姻认定为无效或者是可撤销的婚姻,这也是立法政策所导致的。事实婚姻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结果,具有合法性,在没有侵犯到第三人利益或者在当事人之前出现严重不公正时,国家不应对私人领域作太多干预。在立法上应借鉴他国的有益经验,从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同时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出发,着重把握事实婚姻的构成要件、事实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和结束后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以重构我国的事实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7.
不具备法定形式要件的身份行为谓之"事实身份行为",基于该类行为产生的身份关系谓之"事实身份关系".身份生活事实并非身份行为的构成要件.亲属法上的行为制度与伦理秩序事实存在着背反现象.事实婚姻问题集中体现了这一背反现象.事实身份关系法律保护问题应与事实身份行为的效力问题分而论之.  相似文献   

8.
许莉 《东方论坛》2007,(1):105-111
本文是关于我国事实婚姻立法问题的研究.我国事实婚姻现象长期存在,修改后的《婚姻法》规定以补办登记的方式弥补事实婚姻效力上的不足;学术界普遍认为对事实婚姻应当采取相对承认的态度,即将符合一定条件的事实婚姻视为合法婚姻.本文认为,上述规定和观点均有不妥,我国应坚持对事实婚姻的婚姻效力持否定态度,但可以给予事实婚姻当事人一定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事实婚姻现象有其内在的逻辑成因和历史渊源,很难在短时间改变这种状况,因此立法者在制定有关事实婚姻的制度时应进行适当的调整。基于考虑问题角度的不同,《婚姻法》和《刑法》对于事实婚姻予以区别对待,做出了貌似"冲突"的规定,其实质是合理的,并不相矛盾。对于事实婚姻是否会对重婚罪的成立造成影响的问题,应当进行类型化区分,结合相关的法律规定来确定事实婚姻的效力,在权衡其所保护的法益后,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而婚姻制度是家庭建立的制度基础。由于各种原因,未办理婚姻登记而以夫妻的名义在一起生活的现象,在我国社会中还一定范围内存在。我国现行的《婚姻法》对此问题没有规定,造成了许多纠纷的解决缺乏法律依据。应完善我国的事实婚姻制度,以完善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婚姻家庭制度。  相似文献   

11.
在婚姻法中设立无效婚姻制度,是当今世界多数国家的立法通例。我国于2001年通过对现行《婚姻法》的修正案,正式确立了无效婚姻制度。但我国《婚姻法》确立的无效婚姻制度中婚姻无效的事由不能涵盖现实生活中应当被认定为无效婚姻的各种情形,也未区分无效婚姻中有过错当事人与无过错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并且对婚姻被宣告无效和被撤销的法律后果没有进行区别对待。应该从解决这些问题入手对我国无效婚姻制度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从唐代公主择婿的特点,以及其随当时形势的变化规律中可以看出,政治是唐代公主婚姻的指挥棒,其唯一标准是它是否有利于强化皇权,是否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相似文献   

13.
哈萨克族传统婚姻习俗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萨克族婚姻习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特色。这种习俗既是婚姻习俗也是一种婚姻制度。传统的哈萨克婚姻习俗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福建的先人是"百越"中的一支族群--闽越族.本文试图从近代福建山区的古婚俗遗俗,去探寻福建先人的婚姻形态和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5.
作为民俗事象的婚姻习俗,曾引起民俗学、人类学与社会学的高度关注。国外相关研究大体上沿着婚姻形态和亲属关系、人生礼仪等路径展开,此外,国外学者还就中国社会背景下的婚姻习俗进行深入探索。与国外婚姻习俗的系统性研究相比,国内的起源性研究侧重于婚姻的外在形式与婚礼,在方法上偏重于文献传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清代妇女在婚姻关系中的商品性特征,并结合相关法律阐述了封建社会末期商品性特征产生的原因及商品性特征出现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从美国第一代妇女文学看女性在婚姻中的困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妇女一直在情感、意志、个性、才能上遭受到压迫,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正可作为研究女性现实处境的理想场所.美国第一代妇女文学的许多作品正是以此为突破口,一改十九世纪初把婚姻作为小说幸福结局的传统模式,探讨了女性在婚姻中的困境、她们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日益高涨的愤怒情绪.  相似文献   

18.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推动法律儒家化进程,对儒家伦理进行推广和贯彻便成为封建统治集团法制建设的中心。在这一过程中,以调整婚姻家庭关系为核心的婚姻礼法率先承担起传承儒家伦理的重任,从缔结婚姻的形式要件到实质要件都严格贯彻儒家伦理道德,最终为儒家化的封建法律秩序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因而对儒家伦理进行宣传和推广、对违反儒家伦理的行为进行惩治的伦理教化功能可以说是汉代婚姻礼法的主要功能追求。  相似文献   

19.
尼卡(Nikah)仪式是维吾尔族婚姻习俗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人类学有关仪式理论的角度对尼卡仪式的内涵、仪式与国家权力的象征关系以及仪式的时空维度进行不同层面分析,其意义在于使两性关系在国家法律的制度化层面上得到认可和保证成为可能,而且也是国民或公民身份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在探析新时期婚姻伦理小说的时候,张弦、谌容的创作也是不可逾越的.前者注重对现实婚姻社会因素的探视,后者着意个人素质、性格、感情等方面的思考.张洁所苦苦追求的理想婚姻而终不得的诸多因素,在这里找到最为形象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