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七·七事变"后,日伪改变了对华北移民的限制政策,开始大批招骗华北青壮年到东北做工。对华北劳动力展开了疯狂地掠夺。与"七·七事变"前相比,这种掠夺具有了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东北地区进行局部抗战的开端,东北地区局部抗战是全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唤起民众的重要作用,是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动.之.名”句式中存在争议较多的称谓类句式、名词为对象或处所、“夺.之.名”三种语法结构,认为不能简单地将“动.之.名”中称谓类句式与一般的兼语类和双宾式归为一类。同时由于双宾式中的施事、受事1、受事2必须是异指关系,即三者中两两之间不能指代同一对象,所以应分别对待“夺.之.名”句式。当“之”指代施事或“之”和名词之间有领属关系时,将之理解为述单宾句式似更为合理;当施事、“之”和名词代表不同的人或事物时,则可以理解为双宾句式。  相似文献   

4.
大国合作制日是国民政府“七·七事变”前力图将其实施、并用以推迟中日战争爆发的重要外交策略;其实施的过程中,在经济领域得到了欧美国家一定程度的支持与合作,而政治领域的合作制日,则由于主要国家如英、美因自身利益的关系反应冷淡,未能实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有利于此后全面抗战政策的形成,另一方面由于未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同时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实施,中日战争最终爆发。  相似文献   

5.
“九·一八”事变前夕,张学良向南京政府提出了“武力确保东北”的主张,但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明令张学良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学良对事变的处理先后经历了“与日本政府交涉解决”、“依国联公理解决”两个阶段。然而,随着日军对东北侵略的不断扩大及对日本政府和国联幻想的破灭,张学良对事变的处理又回到了“武力解决”一途。但由于蒋介石对中继续推行其“不抵抗政策”,张学良在向蒋求战不成、求授不得的情形下,被迫下野出洋。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中始终未能突破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篱樊,其根本原因在于受“抗日须全国一致”(实质上是主张由南京政府统一领导抗日)思想的束缚。  相似文献   

6.
通常的说法,认为"九·一八"事变的原因有二一是日本推行"大陆政策"的必然性;二是日本国内经济危机使然.我们认为,上述两点固然言之有理,但尚不够全面和深刻.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为深层的原因,即日本为实现"大陆政策"最终目标,所采取的总体战略要求而发动的.  相似文献   

7.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期间 ,日本侵华政策经历了从武力吞并到政治分离再到武力吞并的演变过程。尽管在此过程中日本侵华手段发生阶段性变化 ,但其灭亡中国的侵华政策的根本目标始终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8.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制订了称霸亚洲和世界的"大陆政策",其核心是"满蒙"政策.日本在基本实现"大陆政策"的第一期侵略目标(吞并朝鲜)后,立即着手为实现第二期侵略目标(独占"满蒙")进行各种准备."九·一八事变"和伪"满洲国"的建立,标志着日本大陆政策第二期目标的基本实现.事变的结果,不仅使日本实现了既定的侵略目标,而且又以"满洲"为基地,准备实现第三期侵略目标,即征服全中国乃至称霸亚洲.  相似文献   

9.
通过莎士比亚“女巫”和田纳西.威廉斯的“隐形人”形象安排的比较,分析了田纳西.威廉斯的三部代表性剧作中分别塑造的“隐形人”的形象与莎士比亚“女巫”的不同之处,指出“隐形人”这一艺术形象的创新价值。“隐形人”形象的安排有利于戏本的结构安排;有助于述说剧本中的隐秘情节;“隐形人”象征、隐喻的运用,有助于完成剧中人物特定的心理造型。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亨利.菲尔丁《汤姆.琼斯》中网状般的典故叙述模式,分析其批评的力度,阐释其叙述的精巧性。"串"字形连环典故网形成连续抨击之势,层层剥离卖弄学识的宗教人物屠瓦孔的虚伪本性;"王"字形轮轴典故网形成递进之势,逐步展开表里不一的小姐白丽洁的复杂内心世界,形成平行之势勾画出苏菲亚小姐的神圣之美;"工"字形夹击典故网形成对照之势,揭露魏斯顿乡绅的自私和腐朽的人性。  相似文献   

11.
资源委员会是国民政府属下的一个专门负责工业建设的机构。抗战全面爆发前夕,资源委员会一方面从事有关国防工业建设的调查工作,一方面开始创办工矿企业。抗战初期,资源委员会又一方面安排直属企业向抗战后方转移,一方面组织、领导沿海地区民营工业拆迁到抗战后方继续生产,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后方注入了大量的工业化发展要素,使后方的工业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资源委员会从此成为民国时期最大的国家资本工业企业经营和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2.
1936年,德国和日本签订反共协定,两个法西斯国家形成军事同盟。侵华日军制造七七事变后,德国由于在中国有巨大利益,所以面临如何应对这一事件的问题。出于与日本共同争霸全球的战略需要和维护在华利益的考虑,德国对七七事变采取矛盾的态度:它虽然清楚事变是日本制造的,却不能谴责日本,声称"中立",并要求英美法等不予干涉,主张所谓东亚民族"自决";它虽然反对日本将反共协定运用于中国,却又利用日本的侵略配合其在欧洲的行动;它虽然反对日本发动对华全面战争,但最终出于全球战略配合的需要而对日让步。随着认识到日本不可能征服中国,德国转到调停中日战争上来。  相似文献   

13.
以晚清时期直隶省(今河北省)邮电通讯业为参照,探讨了1912年1月至1937年7月间河北邮电通讯事业从旧式到新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从1912年1月到1937年7月,以1928年为界,河北分别处于北京政府和国民党南京政府统治下,因此我们将其分为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政府前期,具体从邮政、电报、电话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河北邮电通讯事业的发展到1935年就已经出现了集邮政、电报、电话于一室的邮电局,昭示出未来邮电通讯事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抗日救亡运动与整个抗日战争相始终,并因政局和战局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阶段性特点.从运动的行为方式来看,七七事变前多属于民众自发行为或政党行为;而七七事变后则转变为被国民政府认可、参与的政府行为.从运动的形式和规模来看,七七事变前的多为请愿、示威等具有相当规模的个体活动;七七事变以后则发展为具有很大规模的整体运动.从运动的作用来看,七七事变前的抗日救亡运动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敦促其对日政策的调整和改变,驱使其最终走上抗战的道路;七七事变后的抗日救亡运动则坚定了国民政府的抗战信心,动员和激励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和胜利信念.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80年代中叶俄国重返远东国际舞台,推行了谨慎向朝鲜渗透、以中国为潜在对手逐步破坏清政府对朝鲜宗主权的远东外交政策,1894—1895年日本发动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战争,在甲午战争期间,俄国的远东外交政策经历了由尝试单独调停中日矛盾到静观其变、寻求与英国共同调停,再到最终选择联清的转变。考察俄国因应甲午战争调整远东外交政策的过程,进而探析其原因,可以了解甲午战争对东北亚国际政局的深远影响以及中俄第一次秘密结盟的背景,并对甲午战争进行再反思。  相似文献   

16.
日本对苏联的远东地区一直是怀有野心的,日本在占领中国东北后,对苏联展开了积极的情报搜集工作。为此,关东军制定了详细的情报搜集计划,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搜集工作。大量的中国人被日军派往苏联境内搜集情报,成为日苏军事角力的牺牲品。但改变不了关东军必然失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1938年七七献金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发动的一次最大的献金运动。此次运动对中国抗战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日本借卢沟桥事变开启了全面侵华运动,美国对日本的外交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美国利益的变动而变化着。 卢沟桥事变后,美国的态度从积极到消极再到半积极,从“不承认主义”到严守“中立”直至对日制裁,究其转变的原因为美国崇 尚的利益至上原则、国内长期盛行的和平主义、孤立主义思潮、美日经贸关系更为重要。美国该时期对日政策,客观的说,是一 次失败的外交,既打击了中国抗日的行为,也助长了日本侵华意图。  相似文献   

19.
满铁是日本政府于1906年设在中国东北的特殊殖民侵略机构。满铁以数十年侵略中国东北积累的雄厚实力,全力支持日军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期间,满铁不仅增设和补设内外机构,为侵略战争提供重要信息情报、资金、物资以及派遣大批社员,而且全力承担日军军事运输任务,同时通过奖励、慰问以及致贺电等方式安抚前线侵华士兵。  相似文献   

20.
一战后,美日矛盾日益尖锐,英日同盟问题成为影响英美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在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压力下,英国被迫放弃了英日同盟,并且在中国问题上同美国保持合作.华盛顿会议后,美国开始在远东排挤英国势力.由于20年代英国的外交重点在英帝国和欧洲,更由于经济实力的衰落,它无力在远东同美国竞争.所以,美国得以迅速扩大了在中国的势力,而英美矛盾也没有发展到激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