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五一年《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时,出版委员会为每篇文章作了题解和注释。实践证明,这对于帮助读者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及其内容,是人有裨益的。大部分题解和注释是写得好的,但也有个别的写得并不符合历史实际。《毛泽东选集》的首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的题解,就是其中之一例。题解写道,“毛泽东同志此文是为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着的两种倾向而写的。当时党内的第一种倾向,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这是右倾机会主义。第二种倾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是‘左’倾机会主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最先发表在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一日出版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主办的《革命》半月刊第四期上。一九二六年二月一日出版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农民部主办的《中国农民》第二期转载了此文。后经过修改,又发表于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三日出版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第五集第一一六、一一七期上。现在要探讨的问题是:毛泽东发表这篇文章的前后,即一九二五年末到一九二六年春,党内是否存在着以张国焘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当时的张国焘,其主要错误倾向是“左”倾机会主义,还是右倾机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在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国,农民问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成为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正确认识农民问题,是正确理解和解决中国革命中诸多问题的关键。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只知道中国农民是深受三座大山压迫的劳动者,是远远不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同那些忘记了阶级差别而谈论一般的生产者、人民或劳动者的人作过无情的斗争。凡是稍微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的人,都不会忘记,他们在所有的著作中总是嘲笑那些谈论一般的生产者、人民、劳动者的人。”在无产阶级解放的科学理论中,“阶级关系——这是一种根本的和主要的东西,没有它,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所以,对于中国农民问题的正确认识,应当以对其阶级属性的科学分析为前提。  相似文献   

3.
本书阐述的主要问题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社会阶级.作者主要分析了欧洲、特别是法国的阶  相似文献   

4.
美国《比较政治学》杂志1979年1月号刊载的这篇文章,是对近年来出版的有关“阶级与阶级冲突”问题的六本书的综合评述。这六本书是:《劳动分工——现代资本主义制度里的劳动过程与阶级斗争》,安德烈·戈尔兹编(1976年);《阶级结构的社会分析》,弗兰克·帕金编(1974年);《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当代英国研究》,约翰·韦斯特加德和亨利埃塔·雷斯勒合著(1975年);《先进社会的阶级结构》,安东尼·吉登斯著(1973年):《工人阶级的社会形象》,马丁·布尔默编(1975年);《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各阶级》,尼科斯·普兰策斯著(1975年)。作者除介绍上述著作中提出的问题,还就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现阶段的阶级和阶级冲突的新现象、新观点,进行理论上的探讨。这对于我们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状况和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5.
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从建党伊始到建国之后,这一点在我们党内和全国人民心中都是明确的,直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中国共产党党章对这一原则的确认也是毫不含糊的。然而也必须看到,近些年由于我们对这一原则的研究、阐发不够,因而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淡化了,个别人甚至对这一原则在新时期是否仍然适用发生了动摇、怀疑、乃至提出了挑战。因此,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对党的阶级基础问题进行新的阐发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7.
阿尔伯特·西曼斯基所著的《资本主义国家和阶级政治》一书出版于1978年.美国《经济问题杂志》1979年9月号刊载了这篇评论.译介如下:卡尔·马克思教导说,经济与政治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所有的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都试图实行一种统一的"政治经济",虽则他们在某一特定的研究中,既可能强调经济方面,也可能强调政治方面.遗憾的是,马克思仅仅在经济方面作了系统的阐述,而对  相似文献   

8.
1978年,伦敦"新左派图书出版社"出版了埃里克·奥林·赖特的《阶级、危机和国家》一书.《美国社会学杂志》1979年9月号刊载了这篇书评,着重评介这本书对发达的资本主义结构、资本主义危机的性质变化、官僚政治和国家的性质问题提出的分析方法,认为这部书里有一些好主张,但也有某些局限性.书评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前国外理论界关于阶级分析问题研究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一组有关文章的引言,作者以东欧各国,特别是苏联的模式为例,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社会结构。文章说,人们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描绘成向无阶级社会的发展,认为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经历逐渐消灭阶级差别的过程。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赞成这样一种说法:无阶级社会仍然存在着结构。在现阶段,阶级结构即将消失,伹社会结构将依然存在下去,社会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0.
1986年3月由日本日外联合株式会社出版的《日本无产阶级文学书目》是迄今为止收集年代最长、收集作家作品最多的工具书。编者是日本关西大学教授浦西和彦,他多年研究日本无产阶级文学。此书费时14  相似文献   

11.
作者浦西和彦,1941年9月出生于大阪,1964年3月毕业于关西大学文学部国文学科,曾任歧阜县立坂下女子高中,大垣南高中教谕、关西大学专任讲师、副教授,1981年晋升关西大学教授。二十多年来,他一直用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不平等现象产生于资本主义的阶级制度。这些不见好转的不平等现象,注定要使多数人陷入可悲的穷困境地,而给少数人提供丰裕的财富和享乐。因此,本文的观点与我国大多数人所拥护、坚持和深信不疑的看法大相径庭。具体说,就是反对这样一种说法,即认为从本质上看,我们都属于中产阶级,都属于一个富裕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无论贫困还是极端富有都在逐渐消失,平等的关系正在缓慢但却无情地变为现实;因此,在这个社会里,大多数美国人都与“美国之梦”相关。  相似文献   

13.
苏联社会由两个阶级构成——工人和集体农庄农民以及作为一个社会集团的知识分子。值得注意的是,在苏联统计年鉴中,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被放在称为“工人和职员”的同一个章节中。区别知识分子与全体工人群众和职员的唯一界线是——他们从事脑力工作。1926年苏联从事脑力工作的不到300万人,1981年已经达到4,000万人。物质财富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苏联社会所有  相似文献   

14.
阶级结构和社会变迁: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关系的矛盾〔美〕A.J.斯佩克特在社会学的历史上充满了有关社会阶级对于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动态的重要性的争论。美国的主流社会学采取的分析方法通常都不强调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在研究社会结构中的重要性,这一倾向...  相似文献   

15.
斯大林主义的解释从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斯大林关于苏联社会结构的模式在苏联文献中占统治地位,其主要内容是:苏联社会没有对抗的敌对的阶级,剥削阶级已被消灭,组成苏联社会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友好合作的。苏联社会存在阶级,但不存在分层与阶级对抗。斯大林忽视了阶级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一个阶级利用另一个阶级的劳动的可能性。斯大林的观点阻碍了社会学的发展。社会学的复苏五十年代末,苏联社会学开始复苏。关于社会结构的研究分为两类:意识形态的描写与经验的描写。  相似文献   

16.
本书作者阿·古尔德纳是美国圣路易市华盛顿大学教授、政治社会学家.本书是纽约锡伯里出版社不久前出版的,全书共121页.出版后,引起了美国社会学界和有关方面的注意.现将社会学家诺曼·伯恩鲍姆,刘易斯·科泽以及《纽约时报》编辑约翰·伦纳德写的书评分别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7.
按照古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无产阶级革命后的社会,首先是工人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彻底实行民主,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实行专政干预,推动生产手段的国有及公有化,消灭阶级差别。随着这个进程,逐步消灭阶级统治工具及国家,建立“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是,现代社会主义各国的发展进程,很难说体现了这种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8.
一法国七十年代中期的经济危机及其严重后果,致使各阶层广大居民的处境日趋恶化。战后的法国从未发生过如此大批失业的现象。据各行业工会统计,国内失业人数已达180万人之多,占经济独立人口的6%。而个别省份的失业比例更高:如里昂工业区失业人数占经济独立人口的11%。这次失业与过去情况大不相同,失业面之广前所未有,几乎包括所有阶层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从壮工力工直到工程技术人员。尤其是青年工人首当其冲,失业青年占全国失业人口的半数以上。据全国统计研究所估计,今后几年,即到八十年代中期,全国失业人数可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关于苏联的历史研究都集中注意力于政治、经济发展方面,而很少探讨事变和政策的社会背景,即没有分析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的演化。在十月革命后俄国的阶级结构,无产阶级已经基本消失。尽管我们可以认为从1917年2月到10月这段时间里是由无产阶级充当革命的先锋,但在此以后,随着无产阶级在革命和内战中大批死亡,大量的农民成了布尔什维克的主要社会支持者。但农民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比对社会主义革命更感兴趣。内战结束时,在俄国现实中,他们没有能够作为走向社会主义的内部推动力的社会力量和社会流  相似文献   

20.
《礼运》和《大学》皆出自《礼记》。一般认为《礼记》乃是自战国至秦汉之间儒家著作的资料汇编。《礼运》、《大学》皆为《礼记》之重要篇章。《礼运》提出大同和小康的政治理想,并立足于“天下为家”的社会现实,提出其治国方略,强调礼的作用和礼以仁义为本。《大学》则阐明于此“为家”社会中的治学次第,要求通过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去改造社会、改善民生。此两文表现了孔盂之学的发展,对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