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我国医疗损害限额赔偿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医疗损害限额赔偿理论的影响,《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及数额作了种种限制,本质上属于限额赔偿。医疗限额赔偿在理论上存在诸多争议,我国的立法方向严格限制“限额赔偿理论”的运用,在非精神损害领域确立全面赔偿原则。  相似文献   

2.
我国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现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有增无减。结合笔者在学习、工作中的切身体会,剖析我国医疗事故和纠纷大量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若干我国医疗事故相关立法简要回顾,说明现行医疗事故处理法规在立法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对医疗纠纷的解决机制进行初步研究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骆桂娣 《南方论刊》2005,(5):39-39,38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以下简称医鉴工作)作为解决医疗事故争议的专业性工作担负着维护医患双方权益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纠纷也呈上升之势。如何有效提高医鉴质量,更好地维护医患权益?笔者认为,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积极探索新时期医鉴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高水准高质量高效率地组织开展医鉴工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政策性、原则性强,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中华医学会各级学会是全国医…  相似文献   

4.
我国医疗事故纠纷近年来不断增多,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比例逐渐增大。2002年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当前我国处理医疗事故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主要法律依据,然而,该《条例》与我国的《民法通则》和相关司法解释存在冲突,给医疗事故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处理带来很大不便。从医疗事故精神损害赔偿及其法律依据入手,探讨医疗事故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缺陷,有助于我国医疗事故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主要由1987年6月29日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和1988年5月卫生部下发的《关于《医疗故事处理办法》若干问题的说明》构成。本文在肯定现行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的积极意义之同时,重点剖析了现行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的不足与缺陷,揭示了现行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与其他有关司法解释及司法实践之间的冲突,认为现行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亟待修订。  相似文献   

6.
如何处理医疗事故及相关法律制度法学界、医学界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处理医疗事故案件所适用的最主要的法律是1987年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的出台使司法机关处理医疗事故时有法可依,标志着我国医疗事故处理进入了...  相似文献   

7.
医疗事故纠纷目前已成为我国消费者投诉的热点、难点问题.实践中,医疗事故责任难以认定,消费者的知情权无法充分的实现,又由于涉及医疗纠纷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使医疗纠纷案件难以处理,息诉服判率十分低.本文从医疗事故的含义、性质、医疗事故的鉴定、医疗事故的赔偿责任、免责事由以及《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8.
处理劳动争议立法,是劳动立法中的程序法。在我国,劳动争议,是指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和职工在劳动立法范围内,以劳动关系为中心所发生的争议。它包括:关于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争议事项;关于录用、调动和辞退职工的争议事项;关于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休假制度的争议事项;关于劳动保护的争议事项;关于职业技术培训的争议事项;关于劳动纪律以及奖励与惩处的争议事项;关于劳动保险和生活福利的争议事项;等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已经生效,但其制定过程中所产生的立法争议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平息。该条例将行政调解明列为一种独立的医疗纠纷解决途径,并对医患双方自行和解不设定索赔额的限制,是综合考虑各种意见所作出的理性抉择。未来,该条例的立法名称应当修订为《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并系统整合医疗损害和医疗事故的规定,以全面取代《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功用。除法律特别规定外,应更加明确地规定患者有权复制全部病历资料,同时尽快启动医疗损害鉴定管理办法的专项立法,着力构建科学、统一的医疗损害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10.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事故处理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是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探讨我国目前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对于减弱行政干预、维护患者的正当权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由于缺乏统一的司法解释,导致对医疗事故罪"造成就诊人死亡"和"严重损害就诊人健康"的理解各异,争议颇多,给司法认定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分析学者的主要观点,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比较深入地对医疗事故危害结果的认定提出了创新性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扩大了劳动争议处理受案范围,地方立法例细化了劳动争议处理受案范围,但中国劳动争议处理受案范围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宜从三个方面展开改革:引入利益之争的调整事项、扩大权利事项的调整领域、厘清行政与仲裁、诉讼的界限.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普遍增强,医院和医务人员所面临的医疗纠纷与日俱增;而由医疗事故引发的医疗纠纷的赔偿问题,严重地困扰着医院和医务人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从医院和医务人员在医疗事故中的关系出发,明确医院和医务人员在医疗纠纷中各自应该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戴志洁 《天府新论》2004,(Z2):124-125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重新界定了医疗事故的范围,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对于规范医患双方的行为,合理保护患者的人身权利,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试从举证责任倒置的理论基础谈起,分析医疗事故中举证责任倒置对医患双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重新界定了医疗事故的范围 ,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 ,对于规范医患双方的行为 ,合理保护患者的人身权利 ,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试从举证责任倒置的理论基础谈起 ,分析医疗事故中举证责任倒置对医患双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中政府角色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把其归纳为以下几个角色:法律制定者;劳动监察者;集体谈判的倡导者;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者,但各国的具体做法各不相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对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规范的劳动力市场有赖于政府从法律、劳动监察、集体谈判、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的调控。因此,我国政府可进一步完善劳动立法及执法;促进劳动争议、仲裁机制完善;促进行业工会建立;推动行业集体谈判等来发挥其在三方协调机制中的作用,倡导劳资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仲裁应当注意: 一、必须是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争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的受理范围包括: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的争议;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  相似文献   

18.
劳动争议是《劳动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申请劳动争议调解,是《劳动法》赋予职工的权利。如何正确、及时地处理劳动争议,保证劳动关系和谐、融洽、稳定,便成为贯彻实施《劳动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企业行政和职工,由于他们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岗位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双方因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而发生的争议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处理不  相似文献   

19.
《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就是所谓对劳动争议的处理实行“一调一裁二审”终局制的处理体制。劳动争议仲裁是法定必经程序,未经仲裁委员会处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就是所谓“仲裁前置”。几年来,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据此处理了一大批劳动争议案件,为当地劳动制…  相似文献   

20.
医疗损害是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医疗行为对患者产生的不利益的事实。医疗事故是行政法上的概念,与医疗损害存在本质区别。我国目前关于医疗损害的相关立法在医疗损害的赔偿范围及赔偿标准等方面都存在冲突。《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仅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医疗事故的行政法规,不能成为解决医疗损害民事赔偿的法律依据。完善我国医疗损害赔偿的立法方向应该是在理顺相关法律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协调其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