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近代东北地区林业开发及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地区是我国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是,清末民国时期,随着东北区域开发的全面展开,尤其是林业产业的兴起,大量木材被采伐充作用材和原料,并作为一种重要贸易品大量输出海外。俄、日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也乘机大肆掠夺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滥砍盗伐使东北地区森林资源遭到破坏,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历史经验教训应深刻吸取,区域开发只有与环保相结合,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森林生态补偿制度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森林对生态环境的调控作用尤其应当受到重视。我国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森林生态保护任重而道远。我国应当增强现有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刚性和实用性,建立森林生态补偿长效机制,规范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表述形式,改变政府作为单一补偿主体的状况,加强森林生态补偿监督,为森林生态环境良性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樊宝敏 《学术研究》2007,1(12):112-117
探讨我国古代的森林生态状况,不仅是林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且对于我国现代林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和已取得的考古成果,系统分析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结果表明,先秦时期森林资源分布广泛,在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东部,以及黄土高原地区都有相当多的森林分布。森林动物种类多,种群数量大,中原和北方地区有不少喜热动物和今天的许多珍稀甚至灭绝的动物,竹类、梅树在黄河流域广泛分布。湿地和水资源丰富,草原广阔,沙漠化土地面积较小,生态环境在整体上良好而优美,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对融洽,由此在客观上奠定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原有体制下,森林资源基本上处于“各取所需”的“无价值”状态,因而遭到过度的毁坏、并引致山区生态环境恶化,农村经济贫困。森林资源及其所维护的良好生态环境成了经济发展中的牺牲品。在建立市场经济机制之时,应该树立新的林业观念和资源价值观念,让森林资源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共同组成的“完全价值”充分地表现出来,让毁损消耗森林者付出应有代价,作为因森林毁损而遭到生态效应损害的社会其他人应有的补偿、以及恢复森林资源所付出的必要社会劳动的经费保障。这才是“等价交换”,是贯彻“损坏者赔偿”的社会通则,以此来制止发展社会经济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悲剧。  相似文献   

5.
东江流域,具体而言包括目前广东省的惠州、河源、汕尾三市以及东江三角洲的东莞市.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研究广东森林史的论著中偶有提及东江流域森林变迁及其成因者,如张镜清等著《广东森林历史变迁初探》、《广东省森林简史》和《广东、海南森林的变迁历史初探》,是国内最早对广东森林及变迁作全景式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秦岭林区立地条件较差,地形复杂,河谷深切,迂回曲折,生态环境脆弱,经营管护难度较大。笔者结合自己近30年林区森林资源管护实践经验,对秦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如何做好森林分类经营及各类资源管理提出了独到见解,为陕西秦岭林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区生态足迹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大量消耗、生态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是目前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在资源消耗和生态承载之间寻求平衡,而不能以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东北地区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老工业基地。然而,长期的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损坏了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影响了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此,从东北地区整体和内部各个省份的角度,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各区域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和研究,了解和分析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和问题,并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消除东北地区生态赤字,最终实现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向公众提供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并为此保育森林资源是国家的责任,除非另有约定,单个的公民或企业只负担不损害环境的消极义务。森林资源是保证生态环境良好的基本条件,无论是经济形态的森林资源还是生态形态的森林资源,国家均负有保育的责任。林地地役权制度通过国家与林业经营者订立林地地役权合同设立林地地役权,具有保证森林资源数量、确保森林资源质量、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科学性的意义,有利于国家森林资源保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森林法的修改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森林资源”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国家林业局起草的森林法草案关于森林资源的定义引起了法律冲突,这是由于森林法的目的追求摇摆不定和历史原因导致的.森林法作为资源保护法,重在生态价值的追求,在森林法的修订中必须体现这一精神指向,森林资源的概念也应从这一角度进行定义,据此可将《森林法》第2条拟定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森林资源生态价值和其他非经济价值保护、利用的,都必须遵守本法.森林资源,是指森林、林木、林地以及其他各种生物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动态复合体.”  相似文献   

10.
我国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严重的"权力寻租"现象,造成这种权力寻租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资源的有限性,政府通过行政许可的方式对森林资源的利用进行控制,制度和规则的不完善造成寻租空间过大以及行政执法人员在道德方面的失败和部门利益的争夺.权力寻租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同时也助长了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行政许可法>所确立的各项原则、制度和规则对我国的森林和林业行政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依法治理林业行政执法中的"权力寻租",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诠释了二战后美国文学作品中典型的"反英雄"形象。霍尔顿追求生命的"本真",并有保护美好的愿望,但是他不具备英雄的气概和胆量,无法改变"非本真"的成人世界的虚伪和麻木,因此,只能在成长的不可逆转中矛盾挣扎,无法解脱。  相似文献   

12.
要提高高校共外资料室书刊资料的利用率 ,需精选书刊资料 ,按国家标准分类、编目 ,并编制专题目录等 ,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崔瑞萍 《晋阳学刊》2011,(4):130-133
汉代碑铭文兴盛,是当时盛行的各文类中的显学,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汉代碑铭序文中出现的大量变体、破体现象,却一直没有在文学研究中得到应有的关注。其主要表现是:碑诔文体功能的接近引发以诔文笔法作序;非事功化带来的志怪传奇体渗入;碑铭形制变化影响——碑传文私人化增强,叙述方式由单一描述加入对话;文人的逞才显能心理使赋体、诗歌体流入序文。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运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引用近年新发现的考古资料,阐发大唐盛世丝路贸易的繁盛.特别处于中西交通枢纽的西州,商品经济发达,处于全国前列.对其作为物资集散中心的国际市场,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转贸易所呈现的若干特点,值得我们刮目相看,并进一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汉画中有关鹿的画面,可分为猎鹿和神鹿。猎鹿是汉代人对原始社会狩猎活动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反映;神鹿具有升仙工具、阴性象征及祥瑞象征的性质,与鹿的奔走、性情、生育特征、医药功能以及“物候历法”的作用密切相关。在鹿神话的基础上又形成了飞廉、麒麟、天禄等神话。  相似文献   

16.
清代岭南词人与岭外有着不断的词学交流,这对岭南词有积极的影响。首先,词学交流促进了清代岭南词人的成长与岭南词的发展。另外,这种交流有助于清岭南词人与岭南词地位的提升。再者,词学交流还对岭南词风的嬗变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转型期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及其突破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观存在的土地市场供求关系使农村宅基地的转让有着极大的内在动力,但现行法律法规又不允许农村宅基地自由流转,导致农村宅基地的转让多为私下进行。这种"暗箱操作"一方面使得农用土地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另一方面又使得本属于农民的土地权益被第三方侵占。最近施行的《物权法》在某些方面放松了对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管制但依然难以流转,农村宅基地的流转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李世涛 《阴山学刊》2005,18(3):26-31
"表现说"是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史中很有影响的艺术理论,它影响了20世纪中国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也影响了对艺术起源、艺术本质的理解.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化,既丰富了"表现说",又使"表现说"偏离了艺术对它的内在要求.因此,结合历史语境,细致分析"表现说"发展中的各种具体观点及其得失,将有利于今后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民族自治县也要转变发展方式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的要求,也是其自身走出一条新型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民族自治县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是优化产业结构,战略任务是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及文化产业是崭新的任务.其基本途径是突出自身特色,通过合作构建自主创新机制,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掘农业生产潜力,并行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实施管理制度创新等.  相似文献   

20.
先秦时期,水灾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失.为减少水灾的发生及危害,当时已意识到要重视农业生产,增加粮食储备,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保护森林,从而达到防灾救灾的目的.在灾后采取祈天禳灾、散粟赈民、以工代赈、调粟平籴等赈济措施,帮助灾民渡过难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