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评价与反思文/李成贵起自1949年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实践,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特别是农村经济改革以来,农业的质态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体现在:农业科技事业迅速发展,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生产的物质条...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的改革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起到了开拓性作用,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摸索了经验。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村的改革模式经历了从生产经营体制的变革到农村综合体制的变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我国农村以后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3.
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经验之一就是坚持“三大原则”和“三大方法”,即改革实施中的有序原则、协调原则、社会承受力原则以及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方法、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共同发展的方法、生产与生活并重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根据国家建设的总目标及其战略安排,不断创新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对共同富裕建设事业取得阶段性成就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表明,这条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建设道路,其中隐含的历史逻辑是:创建农村集体产权支持工业化,为共同富裕奠定基础;建立完整工业体系后,开展两权分离改革,确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农村经济;在工业化发展到相当程度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振兴乡村。其所依赖的运作机制主要有:开展社会主义教育,整合价值观;对比今昔利益体验,激发支持动力;发挥合作社优势,推动共同发展;党的引领担当,保障决策科学及实施。这一思考,能够对推进共同富裕建设在新时期取得实质性进展,尤其是处理其中的“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重大政治问题提供理论启发。  相似文献   

5.
80年代初发端于农业家庭联产承包制的中国农村改革实质上就是中国农村迈向现代化的新的起始点。以“苏南模式”著称的苏州地区在改革开放的17年间,无论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还是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具备了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条件和时机。1994年10月中共苏州市第八次党代表大会提出了在本世纪末把苏州建设成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地区的宏伟目标。农村现代化是苏州经济、社会全面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农村基本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就是要把苏州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教发达、生活富…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史上的一个界碑。改革是一场革命,又是一场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20年来,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农村和城市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改革,经过起步、展开和深化三个阶段,不仅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而且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改革经验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完全得益于邓小平同志在对中国传统农业思想突破的基础上,创立了适合中国农村生产力的新的农业思想。这是中国农村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保证,也是指导中国农村未来发展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8.
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渐进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市场经济过渡是当前许多国家面临的艰难课题。中国在这个过渡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俄国东欧近年来激进改革带来的经济灾难形成鲜明对照。中国市场取向改革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是因为找到一条中国式渐进改革的道路,并对这条道路的特点作了概述。但中国式渐进改革并非是有利无弊的道路,而只是利大弊小的一种选择,既要充分肯定改革的巨大成就,又要正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对这些成就和问题都需要放到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道路中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党在农村领域实现了四大阶梯式创新:土地制度改革,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些都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上的成功实践。这些实践创新重塑和再造了农村的经济和政治基础,激活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切实保障了农民的切身利益,促进了农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与邓小平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路比较徐勇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时候,龚育之先生曾说过一段十分深刻的话:“作为战略家,毛泽东和邓小平很大的共同点在于:重视农村和农民问题,从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入手,来解决中国的革命和改革...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起步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人民公社“一大二公”体制束缚了农民的主体性,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农村改革成功起步蕴含着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理论,对深化农村改革乃至整个中国改革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根本条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根本措施在于落实和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确立农民主体地位的根本在于确立农民产权主体地位,农业生产资料产权清晰化的实质就是落实农民产权主体地位;要根据不同历史条件创造落实农民产权主体地位的不同形式,“三权分置”改革可以实现产权清晰化、农民主体地位、公有制三者的统一,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  相似文献   

12.
刘志伟 《21世纪》2000,(4):22-24
20年前,中国的改革历史性地选择了从农村起步。今天,当面向21世纪思考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宏观走向时,人们可以发现中国社会发展最基本的动力依旧在农村,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必将极大地推动整个中国社会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农村的文明和富裕是整个中国社会走向文明和富裕的必由之路!当今中国的重大社会问题都与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有极高的美联度,中国社会发展的真正病灶在于: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经济的巨大反差(一)导致我国经济通货紧缩现象的首要原因,是由于农民收入持续减少,农村市场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农民消费份额在…  相似文献   

13.
关于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经济发展的思考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是农村14年来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最具有历史意义的成就之一。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在过去的10多年中支持了农村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变革,塑造了一个全新的...  相似文献   

14.
公共财政与农村改革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财政与农村改革发展密不可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公共财政对农村改革的发展的支持,经历了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不论从指导思想、方针政策或是资金支出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新时期公共财政应根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与部署,在已有支农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对"三农"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通过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中小学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土地制度与金融制度创新等六方面,来推动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推动共同富裕建设的关键期,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期。高质量发展对促进农村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以来,在党中央的带领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尤其是相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的现代化发展水平仍不足,主要体现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不畅;农村农业生产率偏低且科技含量不高;农村产业发展要素欠缺,高质产业结构未能形成;乡村发展支撑要素的保障力不强;宜居宜业和美环境的构建短板突出等方面。新发展阶段,实现农村共同富裕需要做到:在明确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农村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基础上,着力于改革身份证制度;提升农业自动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水平;建立高质高效的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持续深化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引导的农村综合性改革;加强完善乡村公共服务和治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迅速提高。这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农产品,另一方面也使农村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要求城镇开放农副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及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从1984年开始,我国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改革是从两方面着手的:一是改革作为“小社会”的国有企业,二是从体制外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的改革先后采取过放权让利、利改、承包制(小型国有企业还实行过租赁、…  相似文献   

17.
时至今日 ,我国的农村经济改革已经走过了2 3个年头。在这些不平凡的岁月里 ,伟大的中国农民 ,在中国共产党一系列新的农业政策的激励下 ,把中国的农产品供给推上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高峰 ,使亿万中国农民一步步摆脱贫困、达到小康并正在走向富裕。过去的成就得益于改革 ,未来的发展需要更进一步的改革。探索改革规律 ,研究发展对策 ,是时代赋予当代农业经济工作者的崇高而伟大的责任和使命。郭翔宇、曾福生、刘葆金主编出版的《农业经济专题研究》一书 ,就是以探索我国农村经济改革规律 ,研究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现实…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已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重要领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何解决好改革中的问题和挑战,建立一个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当前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韩国新村运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被作为发展中国家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典型模式而得到普遍认可和颂扬。韩国新村运动大体上包含了以下4个政治诉求:一是立足本国增加农产品供给,扩大粮食供应,减少对农产品外援的依赖性;二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降低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速度;三是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平衡增长;四是重塑农村道德风尚,从精神层面全力打造“勤勉、自助、合作”的新农村理念。其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孙霄兵在《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第15、16期撰文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原因在于:第一,全面展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第二,深入进行高等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形成了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的办学体制;第三,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投入机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