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宪法哲学:追问宪法的正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生活为什么需要宪法”、“人类生活需要什么样的宪法”、“如何通过宪法达到目的”构成了人类对宪法这一人为构建的元追问,并成为宪法学的元问题。对这三个元问题的回答在根本上又构成了对宪法的正当性的证明。宪法学因对元问题的回答和对宪法的正当性的证明而展示出它作为“宪法哲学”的面相。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以人为本理应成为当代中国宪法哲学的基本内核与根本理念:第一,人本宪法哲学价值取向回应了扩展权利的时代要求;第二,人本宪法哲学价值取向顺应了公民加强人权和公民权保障的要求;第三,从历史发展进程角度看,人本宪法哲学价值取向符合立宪主义的价值观。文章还从树立权利本位、宪法和法律至上的思想,限制行政权力,建设有限政府,依法立法,改革司法等方面探讨了切实强化人本宪法学价值取向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公民宪法义务被越来越多国家的宪法所认可,成为宪法学重要研究范畴。目前我国并没有一个学者一致认可的公民宪法义务概念,对其内涵的理解多有不同。本文首先评析了学界对公民宪法义务概念的界定,提出应当从宪法基本精神角度理解和界定公民宪法义务,通过阐述宪法规范国家权力的基本精神和公民宪法权利义务关系,分析公民宪法义务的内涵并加以界定。  相似文献   

4.
宪法:民主之法——论宪法学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是宪法学的研究对象 ,宪法产生发展的历史、宪法的内容及宪法发展目标揭示了宪法学这一本质特征。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 ,宪法含义经历了从规定政权组织结构到规定公民权利 ,从规定公民权利到保障宪法中公民权利实现的变化 ;从现实世界范围内各国宪法内容考察 ,它们在形式上都承认主权属于人民 ,确认了一系列民主制度和民主原则 ;从人类发展趋势来看 ,民主是人类社会不懈的追求 ,由于需求的无限性 ,人类对民主的追求也没有止境。据此 ,宪法学研究范围具体应包括 :宪法基本理论、宪法制度、国家、公民及国家与公民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树立法治意识的前提是树立宪法意识。宪法意识是公民法治素养的应有之义,宪法教育是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将宪法学纳入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体系,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自身的行宪护宪主体地位,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和宪法思维,促进全社会宪法认同的形成。开展宪法学课堂教学,首先应从讲授和解读宪法文本开始。  相似文献   

6.
只有把宪法首先看作是法、应用法,公民的宪法权利才能由“纸面”还原到现实,才能确保宪法的根本法地位,为此,建立宪法的诉讼制度势在必行;宪法是调整公民权利与国家机关权力之间关系的法,因而宪法的核心内容是公民权利与国家机关权力之间的关系,而不应规定太多的政策,宪法学的研究应致力于这一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宪法的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分析并论述了宪法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宪法的渊源。作者通过宪法学理论和各国立宪例的实践,认为中国宪法渊源包括宪法典、宪法修正案、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文件、宪法惯例、宪法解释、条约和协议等七种。  相似文献   

8.
就当今时局和"依宪治国""法治国家"话语而言,中国的政治宪法问题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中国政治宪法学要有所回应,就要先厘清政治宪法学阵营内部的主题逻辑。政治宪法理论有两种,立宪主义的政治宪法理论和非立宪主义的政治宪法理论,前者又称为政治立宪主义。政治立宪主义以英国的立宪历程及其宪法学为学理的渊源主流,兼采美、法、德、日等各国的自由立宪学说;非立宪主义的政治宪法理论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德国和日本二战战败以前一度都很有市场,其代表就是施密特的政治宪法理论和当今中国推动宪法学"价值中立"的宪法社会学。政治宪法学与规范宪法学和宪法解释学之间的论争本来是宪法学方法论之争,但却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跟立宪主义的价值之争扭结在一起,造成很多误解。在解开中国宪法学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之争的交错叠合之后,中国政治宪法学就名正言顺地归宗到政治立宪主义,研究古今之变之后的现代中国从"生存的法则"到"自由的法则"的演进路径。  相似文献   

9.
宪法学研究中经常忽略经济制度问题.宪法经济制度包括内在和外在宪法经济制度.外在宪法经济制度由产权制度、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三部分构成,应当与内在宪法经济制度相契合。  相似文献   

10.
共同体范畴属于宪法哲学的本体论。人的生存和发展可以被看做是宪法哲学的价值论。宪法哲学的认识论包括“有限理性论”“整体的”和“系统的”认识论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共同体从时间的维度突破了“国家”一词所固有的历史性局限,从空间的维度突破了“国家”一词所蕴含的“对立性”思维方式。“组织”是一次根本性的政治决断或制度安排。作为规则的宪法是一个结构体系,作为秩序的宪法是一个耦合体系。  相似文献   

11.
英国的政治宪法学应当从关于政治宪法和法律宪法之间已显过时的对比中继续前进。将联合王国宪法作为焦点,分析作为政治与法律混合体系的当代宪治秩序,发现这样一种混合体系无论是相对于政治宪法模式还是相对于法律宪法模式,都可能是一种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体系。  相似文献   

12.
宪法的保障与实施是宪法学研究领域里的重点和难点.本文试从具体实践入手,先阐述了宪法的保障与实施的基本内容与重大意义后,再从宪法建设在保障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方面论述了宪法的保障与实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宪法和公民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是在近代宪政运动中产生的;凡是成功的宪政国家,均有一套成熟的公民教育体系,宪法教育是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核,公民教育是宪法教育的基本内容;要克服法学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使法科学生具备优秀公民的基本素质;要改变宪法教育的泛政治化,与公民教育紧密结合,多种途径加强法科学生的宪法意识和公民素质.  相似文献   

14.
宪法认识论是人们对于宪法现象的认知视角、评判逻辑和思维方式的总称。自近代以来,受科学认识论的支配,求真主义成为宪法认识论的唯一诉求。伴随着回归生活世界的时代呼唤,科学认识论主宰宪法认识世界的时代宣告瓦解,回归于人的生活世界,在认识论上实现从物本主义到人本主义、从理论逻辑到实践逻辑、从一元独立到多元并存的三重转变也因此成为当代宪法学的基本课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诉讼制度探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宪法诉讼是宪法上的权利救济制度,建立宪法诉讼制度是完善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宪法的公民基本权利条款同样具有对诉讼的直接效力,宪法诉讼在范围上不仅适用于国家机关的侵权行为,还应当包括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基层自治组织等社会组织乃至公民个人的侵权行为,也即传统的私法领域.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现代宪法的产生与发展,宪法已突破了西方文化圈的范围,成为了世界性的文化现象。近代宪法以"公法范式"为理论基础,具有特定的文化价值,但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文化的局限性。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属于自己的宪法学理论与宪法文化时,应当有一种清醒的"民族自觉"意识。我国的宪法文化只有坚持本土化的研究路径,才能真正开创出属于自己的宪法学理论,才能为世界宪法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宪法的法律特性只有在有效地规范现实社会政治关系时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宪法是理论法学,也是应用法学,其应用价值是毫无疑义的。现实中随着权利保护和扩展不断出现的宪法事例,为宪法学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和动力。在信息化时代,充分地利用这些事例,训练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宪法思维,发掘其中的宪法问题和法理,是中国宪法学发展的特殊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宪法学领域,我们将无法回避这样一个问题:宪法是什么?关于宪法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会有不同的表述。宪法学者们众说纷纭,至今仍无统一的认识,文章通过梳理中外学者关于近代意义宪法概念的观点,并加以评析,希冀有助于加深对宪法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内容理应在现实社会中得到保障.我国现行宪法不仅无法回应现实生活中新出现的权利诉求,而且对已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在受到侵害时也难以寻找救济途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宪法不具有可诉性,难以在司法实践中适用.为最大限度地保障宪法所赋予的公民基本权利,构建良好宪政秩序,应当增强宪法的可诉性.  相似文献   

20.
论宪法的规范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缘起自2001年《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一书出版以来,规范宪法学的学说与主张日益受到了公法学界乃至整个法学界的重视,并形成了许多有益的对话与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