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爱玲自传体小说《小团圆》的发表,为我们提供了不同于胡兰成版的爱情言说。论文试从爱情、性、金钱等方面对两个版本的"胡张恋"做出解析,并对张爱玲其人做出再审视,对历久弥新的张爱玲热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2.
李相银 《广西社会科学》2008,19(11):136-140
张爱玲与《杂志》之间的亲密合作是上海沦陷时期其他文学期刊无法企及的。相对于《万象》有意规训张爱玲创作之路而言,《杂志》则是精心呵护与培育作为新星的张爱玲,这在一定意义上给了张爱玲更大的文学空间。《杂志》的“热捧”与顺畅的传播渠道是张爱玲“经典化”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作家与期刊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了令人羡慕的地步。  相似文献   

3.
朱供罗 《学术探索》2014,(7):102-106
《文心雕龙》一书引用《论语》达80多处,其中大部分为一般意义上的字词引用,同时在重视教化,强调仁孝为本,思想内容纯正无邪与表达方式合乎正道,文学与德行相互促进,重视文采,文质相称,"文疑则阙"以及"君子疾名德不章"等思想方面,《文心雕龙》受到了《论语》实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时代焦虑情绪的影响下,鲁迅所秉持的是一种空间文化史观,以虚构的"病例"与"灵魂"探索国民的历史病根、思考政治现实,是其表达思想的典型方式.影片《药》与《阿Q正传》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对小说中的"病例"与"灵魂"进行再虚构以实现光影转世与跨界传播的同时,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与通俗化特征.《药》中普通民众坚定的政治立场与《阿Q正传》中王胡高于历史中间普通民众的政治觉悟均与真实的历史逻辑相悖逆.白举人与夏三爷的合二为一虽使得两部影片实现了情节弥合,但两部影片所传递的关于"革命"的观感截然不同,影片展现的思想呈断裂状态.语言的精炼与思想的深刻造就了鲁迅小说高度雅化的特征,电影以集体化创作与大众化受体为表征,高度通俗化的电影《药》与《阿Q正传》难以再现雅化的小说.  相似文献   

5.
自1979年发表《鬼作家》到2007年出版《退场的鬼魂》,菲利普·罗斯的叙事技巧既有承袭也有嬗变:虽然在叙事视角上都采用回溯的第一人称"内聚焦",但视角与声音的相异或一致凸显叙事的稚嫩或成熟;虽然在叙事结构上都采用框架式,但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却有简单和复杂之别;虽然在叙事策略上都采用虚实相间的后现代小说艺术手法,但就叙述者与作者、叙述本身、叙述文本中主人公的真实性与虚构性界线而言,《退场的鬼魂》比《鬼作家》的叙述更复杂、更娴熟.从视角、结构、策略三个维度看,《退场的鬼魂》承袭前作叙事主体、文本语境与叙事风格,含而不露地生成兼具文本间性的独异性,其充满叙事性想象的小说文本为"祖克曼系列小说"画上完美的句点,可视为菲利普·罗斯"祖克曼系列"叙事艺术技巧上的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6.
《天方诗经》是蒲绥里的阿拉伯语赞圣长诗《盖绥德·布尔德》的汉文译本。它综合多种资料,以苏非主义的观点从前世、今世、后世三个阶段诠释了穆罕默德的宗教地位,认为他的先天精神本体在前世是造物的灵光,宇宙万有均由之产生;他的完美德行是今世穆民的最高典范;在后世,他将是众生和穆民得到拯救并与主合一的中介。  相似文献   

7.
牛文澜 《兰州学刊》2013,(5):202-204
关于简本《五行》的作者,学界大都认为是子思所做,通过与《中庸》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在内外关系中都有两个指向,即:由内而外的指向和由外而内的指向。但《中庸》以由内而外的指向为主,简本《五行》以由外而内的指向为主。在最高境界方面,《中庸》将"圣"作为最高境界,简本《五行》中"德"是最高境界,而"圣"只是五行之一。简本《五行》第一章中五行的次序是仁、义、礼、智、圣,这与《中庸》的五行次序没有太大区别,但是简本《五行》整体思想的次序是圣、智、仁、义、礼,与《中庸》的五行次序有很大不同,故简本《五行》第一章所言的五行,是对子思所作《五行》的引文,而简本《五行》第一章之后的作者另有其人。  相似文献   

8.
《三国演义》中有29回出现荐才描写,可分为自代、共事与单纯推荐三种模式。魏蜀吴三大集团的荐才存在差异,共同展现着小说的思想与艺术特质。书中荐才的表现手法分为正面铺陈、补充叙述和侧面映衬三类,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了荐才现象的表达策略。小说中的荐才描写,不仅有助于塑造人物性格,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完善小说的结构和脉络,丰富小说的广度和内涵。此外,还可反映出士人群体的自我认同感与"求用"心怀,映射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相似文献   

9.
《周易》、《老子》都是儒道文化的元典,二书有关“道”、“器”关系的论析更是儒道文化中心的中心、关键的关键。《易》、《老》二书都是将宇宙三分的:无形之道、有形之物、人为之器。它们一个对“器”是肯定的,一个对“器”是否定的;一个主张与自然并列,另外创造一个与自然同等辉煌的世界,一个主张向自然归依,实现与自然的兀然同化。  相似文献   

10.
胡俊海 《东岳论丛》2003,(3):50-51,55
《长恨歌》以委婉有致、从容细腻的笔触向我们打出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张爱玲 ) ,《首席执行官》则以大江东去、壮士断腕般地激情触摸着时代的脉搏 ,由此打造出城市文学中的两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刘伟 《齐鲁学刊》2004,(6):21-24
学术界对于儒家和道家关系的重新认识,不应该开始于郭店楚简的出土。在竹简《文子》中就已经有了"儒道相谋"关系的蛛丝马迹。通过对竹简《文子》中"道"与"德"两个重要概念及其关系的分析,可以说明"德"是早期儒道之间相互联系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2.
陈改桃 《阴山学刊》2006,19(5):66-70
<周易>通过打通天道与人道,为人道之"德"找到了形上学根基,并通过九卦的三陈建立了由内而外、由个人而天下的完整的"德"论体系."德"不仅是沟通天人的桥梁,而且是谛造君子和天下得平的途径.透过<周易>的占筮形式和思辨语言,可以发现其核心是在表"德".  相似文献   

13.
享有叙事之最的《左传》已经呈现出传记文学的基本形态,它的叙述策略,如征引、评点以及对人物的外视角透视等,都为后世传记文学所继承和发展。正是由于《左传》所作的开拓性贡献,中国古典传记才形成了与西方传统传记迥然不同的叙述特征。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问世以后,明清世情小说作者在叙述过程中,经常称引该书情节、角色、名物,甚至原文。与在批评领域占主流地位的"证道类"评点相比,这些称引行为更接近当时《西游记》以公共形象在读者大众中传播的实际情况。叙述称引者在《西游记》传播和经典化过程中扮演着次级中介的角色。他们更早注意到《西游记》作为"游戏之书"的公共经典性质,在叙述中称引小说,以拉近与期待读者文化经验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修辞效果。其称引行为会产生示范效应,加深、强化读者大众对《西游记》"游戏之书"性质的认知,在日常交际中引为谈助。反过来,世情小说家又将这些行为以"场景"形式再现于文本。叙述称引是反映《西游记》在公共流通领域实现经典化的一条通俗文学路径。  相似文献   

15.
《孝经·开宗明义章》义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经》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统治者把它视为"治理天下"的思想政治圭臬,普通民众将其视为"立身行道"的行为准则。《孝经·开宗明义章》是孝经的起始章,蕴含义理有三个:一、"无念尔祖";二、"孝为德本";三、"孝始孝终"。研读《孝经》,发掘其深层智慧,赋予"孝"以现代内涵,运用其义理可以对当今社会问题的解决予以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16.
《左传》有着明显的再创作倾向。首先,从其成书过程看,它经历了一个从口耳相传到形诸竹帛的过程,包括瞽史在内的史官"讲史"活动,给后世历史小说以有益启示。其次,《左传》创作中随处可见的"悬拟"倾向,也使许多情节充满想象虚构,作为"千秋谎祖",《左传》以小说笔法记录了大量传闻。再次,《左传》记事不合史法,其叙事并非限于《春秋》,在某种程度上是融注作者审美意识的二度创作。从新历史主义理论出发,我们看到,历史叙述与小说叙述一样,对底本——真实的历史——进行加工、调节,最后才形成符合作者道德价值与文化意识形态的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早期解释学:《易传》解释学的三个转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易传》是一部解释学著作。"唯变所适"、"见仁见知"是《易传》依据"道"提出的解释学原则。道与人有相同属性,这是解释发生的关键;人性偏离了道的属性而呈现出缺失,则是人理解和解释道的真正动因。解释始于感,人感通《周易》以显三才之道,这是《易传》解释学的终极目标。就释道而言,道的意义是确定的、清晰的、抽象的,但道又是不确定的,表现为道在现实中的多样性和变动性。道的特性为解释者提供了广阔无限的解释和认知空间。以"唯变所适"和"见仁见知"原则为出发点,《易传》通过解释《周易》文本实现了三个转向:由卜筮解释转向德义解释;由文字解释转向普遍意义解释;由卦爻符号工具性解释转向世界意义及其概念解释。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即有解释学,《易传》解释学既不同于西方早期解释学,也不同于具有严格逻辑体系的现代哲学解释学,有自己独特的路数。  相似文献   

18.
《新青年》(《青年杂志》)的"国外大事记""国内大事记"专栏深切勾连着"五四"时期的思想潮涌。这两个专栏秉持《新青年》"盱衡内外之大势"的传媒策略,既报道国外的政局新貌,又报道国内的政潮风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各国造成的影响以及国内在对德参战问题上的争执情状都有专论。这些看似客观平实的报道背后,实则挺立着《新青年》知识分子强烈的主体形象,所谓不动声色的"大事记"却潜移默化地为"新国民"的塑造添火助力,成为塑造"新国民"和进行思想启蒙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9.
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与张爱玲的《心经》分别塑造了洛丽塔和许小寒两位爱情"失落者"的形象,洛丽塔与继父亨伯特、许小寒与父亲许峰仪之间的不伦之恋都是弗洛伊德"厄勒克拉特"情结之体现,却揭示出两种语境中的"失落者"相似而又不同的宿命;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则可以格雷马斯矩阵进行分析。格雷马斯结构主义矩阵模型为框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相关学说为辅助,或可对二者的失落命运进行溯源,以一种文学视角探究一种伦理爱情观。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8,(8):22-27
在宋明理学中,《大学》受到推崇,许多理学家都对之作诠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朱熹和王阳明。对于《大学》的"三纲领",朱熹以明德为本,新民为末,明明德之后"推己及人","止于至善"是"事物当然之极"。他认为,"明明德"与"亲民"是有先后的两件事情,是有先有后的不同修养功夫。王阳明则认为,"明明德"和"亲民"是同一事情的不同方面,"明明德"就是恢复人所有的仁心,"亲民"即把此仁心施之于百姓和万物,而"止于至善"是明德、亲民的"极则"。对于《大学》中的"格物"与"诚意"的先后问题,朱熹认为,先"穷理"而后"意诚"。王阳明则认为,应以"诚意"为先,"格物"只是"诚意"的工夫。他们对《大学》的理解,存在着内在关系之不同,各自对《大学》作的诠释,都不乏创新之处。应该说,王学是在朱学的基础上,进行了扬弃,对朱学保持其相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