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藏汉文献记载看西藏古代体育及其发展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吐蕃时期开始,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以及藏汉民族之间的频繁交往,西藏古代体育也相应地有所发展,许多藏汉文献记载了具有浓郁藏民族特色的西藏古代体育内容。西藏古代体育承袭了中国古代体育的活动内容,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碰撞与交流的见证,是中国古代体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刁成林 《西藏研究》2022,(2):148-160
当代中国西藏交通研究是当代中国西藏治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伴随西藏和平解放与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开始出现早期的研究成果,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界逐渐由对“两路”的关注拓宽至西藏交通全貌,21世纪以来伴随各类文献资料的陆续出版,西藏交通研究渐趋繁荣,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当代中国西藏交通研究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当代中国西藏交通的研究缺乏整体性、系统性;二是对中国共产党的西藏交通建设决策研究有待加强;三是关于当代中国西藏交通建设历程的实证研究有待细化;四是多视角西藏交通发展史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3.
刘祎 《中国藏学》2023,(3):91-104+214-215
对传统藏纸制作工艺的研究,前人多从实地考察的角度来对其使用原料与技术进行调查。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在原料植物和制作技术两个方面对传统藏纸制作技术都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与此同时,部分藏文传世文献中也保存一定数量的古代藏纸工艺记录,对这些文献的文本翻译和研究,有助于补足传统藏纸制作的全貌。文章从“原料”和“技术”两个角度对传统藏纸制作进行更全面的研究,并以相对成熟的汉地造纸研究为参考,勾勒传统藏纸制作的原料使用与技术细节。具体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对前人的行记、植物志等原始材料进行搜集与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传统藏纸原料进行归纳、总结和讨论。二是借鉴对汉地造纸技术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西藏实用工艺宝箧》等藏文典籍中保留的藏纸制作工艺进行翻译和分析,解读其中的关键步骤,并尝试发掘其中的科技史、文化交流史内涵。  相似文献   

4.
吐善与于闽之间存在着的特殊关系早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从考古与文献资料看,二者在古代的交往显然非常密切。公元1世纪以后,吐着在其发展和扩张过程中曾与周边很多地区和民族有过交往,为什么这个西域小国会给吐善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和记忆?吐善与于闯关系的起止及来龙去脉,吐着与于闽在宗教文化上的联系及特点等尚待研究的课题不少。本文旨在通过对吐着时期及西藏“后弘期”早期的一些美术作品的分析考证,进而讨论吐着与于闻之间的关系,并对早期藏族美术体系的形成做一剖析。藏史典籍中涉及手间的条款,除了专门的文献资料以外(按…  相似文献   

5.
丁玲辉 《西藏研究》2001,(1):127-130
藏民族有着灿烂的古代文化,西藏的体育教育是西藏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最初的体育教育是与劳动紧密相关的。公元7世纪,随着西藏农牧经济的发展,吐蕃时期的文化也发展到相当程度,在历法、藏医学、藏式建筑、佛教翻译等文化背景下,吐蕃时期的教育得以不断向前发展,体育教育的内容也日渐丰富。元、明、清时期学校体育教育已成系统化,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一、史前期的体育教育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只有当原始人类为了学会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需要成年人对儿童作某些指导,儿童为了掌握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方法,就需要看、听、说、…  相似文献   

6.
碧波 《西藏研究》2001,(4):130-130
《西藏古代及近代交通史》系由西藏自治区交通厅和西藏社会科学院共同合作完成的重大课题 ,由平措次仁任主编 ,陶长松 (常务 )、恰白·次旦平措任副主编。有关西藏古代、近代交通的历史资料十分零散 ,研究成果很不系统 ,经过上述单位的领导和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同心协力 ,精心组织 ,实地考察 ,社会调查 ,查阅大量的历史档案 ,反复阅读藏汉文史籍及外国学者的著作 ,从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经过多年的努力 ,现在终于脱稿 ,交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部有关西藏古、近代交通史的著作 ,对“存史资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  相似文献   

7.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认为西藏传统体育是西藏人文资源的组成部分,是在西藏高原地域环境和地域条件及藏民族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并在西藏经济社会的进程中和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得到认识。它和西藏历史、宗教、艺术等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民族性和艺术性。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西藏地域特点和丰富多彩的藏民族文化,深入开发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保存和发展具有藏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将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全民健身机制,使传统体育资源为促进全民健身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8.
赵书彬 《西藏研究》2023,(5):60-68+161
“西藏实际”是中国共产党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不断认识西藏客观事物、推进治藏实践时产生的特定理论概念,也是评断历史上实践成败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西藏实际”具有主观与客观、全局与局部、共性与个性、历史与阶段、一体与多元相统一的重要意涵。以“西藏实际”视角出发来考察清末革新藏政及其相关研究可以发现,清末革新藏政对西藏实际的认识更倾向于政治性、全局性、共同性、一体性,而相关研究的评价对西藏实际的认识更倾向于局部性、特殊性、多元性,应该说这两种对“西藏实际”的认识都不符合西藏实际,都对西藏实际作出了片面的理解,割裂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9.
略论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特性和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藏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古代文化。在历史长河中,西藏人民在同祖国各民族一道谱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篇章的同时,也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体育文化。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由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滋养而成,因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强大的生命力。纵观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历史的发展过程,它不但具有现代体育健身、竞技、娱乐等一般的属性外,同时具有自己特定的社会属性。本文拟从历史、民族、体育教育和社会等多学科的角度,对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特性及其功能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期数一…总期}页码云┌─────────────┬───┐│在调整中前进的我国畜牧业 │蔡子伟│├─────────────┼───┤│英俄对藏经济侵略的历史考察│黄万纶│├─────────────┼───┤│西藏的盐粮交换 │安新固│└─────────────┴───┘毛各6蔽一百一…作者1期数陌扁际霄西藏古代史的两点简短注释《颇罗墉传》中的历史资料选译吐蕃治下的汉人达赖五世朝清考仓央嘉措生平疏议藏族族源探索古代藏族卜辞关于吐蕃、各王的生卒年代的探讨《吐蕃传》地名考释(一)论象雄((吐蕃传》…  相似文献   

11.
彭超 《民族学刊》2022,13(7):94-100, 148
被认为是地球最后一块绿地的藏地,不仅是当代文学中“他者”与“我者”共同的“故乡”所在地,也具有相同的“悬置性”感受。这种“在而不属于”的生命体验是不同空间文化间隔性的表现,即藏地寻梦的幻灭与藏地故乡书写中的反现代性。当代藏地情结以地方性视野表现了当代中国的“现代性焦虑”文化困局。本文通过梳理中国近百年以来的现代化进程,指出现代性焦虑的发生与“激进现代化”以及后现代化文化之间具有密切内在关联。认为对当代文学中藏地情结与现代性焦虑的关系研究的现实性意义在于通过溯源当代藏地情结的缘起,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困局把脉问诊,指出如何完善现代性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2.
夏敏 《西藏研究》2002,(1):77-82
佛教传入西藏,对西藏社会形成上千年的深刻影响,成为藏族群众的精神支柱。他们把能够理解的佛教思想作为人生的价值取向,他们的日常生活与藏传佛教活动相互渗透,难分彼此,手不离经筒,口不停真言,成为多数群众的生活常规。他们并不清楚太多的佛教教义,但是在全社会浓厚的崇佛气氛熏染下,“他们早已视宗教信仰为生活习惯、人生准则,是须臾不可缺藏传佛教世俗化与藏族民歌少的东西”。①社会上层和僧侣阶层的体系化的藏传佛教传至民间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藏传佛教的世俗化。在佛教世俗化的日常生活中,百姓歌谣的唱诵常常…  相似文献   

13.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西藏学校要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发挥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功能,使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得到传承与弘扬。对此,要处理好主流文化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等的关系,拓展藏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传承与弘扬的途径,使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一代薪火相传,不断得到传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14.
蒙藏事务局及其对藏政的管理(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 ,藏学界和史学界对于民国初年设置的蒙藏事务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史料的不足。本文利用近年刊布的原始史料 ,探讨民国初建、政权鼎革之际 ,蒙藏事务局对藏的施政管理 ,以说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 ,该局对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 ,以及民国政府对西藏行使主权和日常行政管理都起到了积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5.
西藏人口有多少?这在西藏研究问题上是一个问题.但在历次的统计上,却又真假难辨.权威的统计出现得比较晚,对于如何把握西藏人口的全貌,需要一个比较全面的梳理.本文比较各家论述,从中进行逻辑和经验判断,同时根据一些地区的实际调查,多方印证,得出西藏人口的一个概貌,并总结出一些结论和趋势.  相似文献   

16.
藏族祝赞词     
从古至今,藏族民众在喜庆的集会上祝颂,在生和死的仪式上祝颂,在出征打仗时祝颂,在凯旋归来时祝颂……祝赞词广泛地存在于藏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中创造的富有高原特色的精神财富。藏族祝赞词与藏民族信仰、民俗、仪式、节日等关系密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藏族祝赞词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简捷。祝赞词的吟诵表达了藏族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共同心愿:希望生活幸福美满,万事吉祥。  相似文献   

17.
藏传佛教吸纳印度佛教,特别是华严类与密教类布施理论,强调内财施的精神特质,即无我、无主体性信仰基础上舍财、舍我的布施,使其具有强大的经济资源动员和干预社会经济的能力.在近代甘青藏区,藏传佛教在多样化布施的基础上,吸纳社会财富,并通过寺院经济运营,成为区域社会的财富中心.其影响溢出寺院之外,以其消费能力与剩余资本存量影响着区域社会市场分布.此外,寺院集团的超经济剥削与宗教对农牧业生产的干预,则迟滞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其存在本身,也从一个侧面体现着政教合一制形成的宗教基础.  相似文献   

18.
藏语的方言     
西羲郎  周炜 《西藏研究》2002,(4):110-120
一、藏语方言研究状况在藏缅语族中语言使用面积最大的是藏语。使用现代藏语的地域除了以中国的西藏为中心外 ,还包括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诸省以及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邻近诸国的大喜马拉雅山脉地区。① 藏语的使用面积尽管现在还不太清楚 ,但是 ,作为使用中心的西藏的面积却是很清楚的 ,这就是 1 2 0多万平方公里 ,仅这一点就比约 38万平方公里的日本总面积要大近 3倍。到新中国成立为止 ,这个地区的四周被沙漠、高山和大草原等自然屏障所隔断 ,加之当时的西藏地方政府实行封锁的政策 ,致使西藏成为外人难以接近的地区。在这…  相似文献   

19.
西藏股指与西藏GDP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藏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为数据建立西藏股指模型,编制西藏股价指数并就其是否具有西藏国民经济"晴雨表"的功能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于藏族情歌所蕴含的生产习俗、生活习俗、信仰习俗、审美观等进行了简要论述 ,认为藏族情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它进行广泛、细致的研究 ,有利于我们对藏族民俗民风的深入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