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作为英国古典文学作品之一,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不仅具有巨大的文学意义,更传递了狄更斯对19世纪英国底层民众悲惨生活的深切同情。在这部小说中,狄更斯用人物群像的手法深刻描写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复杂,构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英国底层人民生活画卷。《雾都孤儿》不仅在当时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也为完善后来的英国文学添砖加瓦,并使狄更斯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具盛名的作家之一。通过分析狄更斯在《雾都孤儿》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并对小说中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可以促使读者对社会改革深思,让更多人体现出自己善良的一面,从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亨利·菲尔丁是18世纪的英国小说家、戏剧家。他的小说是18世纪启蒙主义时期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的顶峰。他的代表作品《汤姆·琼斯》是英国文学发展史中的一部巨著,被很多文学评论家当做小说创作的典范。这部小说在主题的表现、人物的塑造、小说的结构、写作技巧及小说语言等方面都为其他作家树立了榜样。《汤姆·琼斯》主题明确、思想性强,它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丑恶,讽刺了资产阶级上层社会的虚伪和贪婪,无情地抨击了政法界的腐败现象,并探讨了人性和道德伦理问题,及自然和文明之间的关系。作者在揭露抨击社会丑恶的同时也描写了很多美好的事物,既激起人们对丑恶事物的愤恨,又鼓励人们去追求真善美  相似文献   

3.
描写和揭露封建官场政治的黑暗与腐败,是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传统主题之一。在《金瓶梅》和《红楼梦》两部明清世情小说名著中,对封建官场权钱交易、卖官鬻爵、贪赃枉法、欲清不能等黑暗腐败的政治现实,进行了比其他古代小说作品更加全面深刻和细腻具体的描写与批判。尤其是《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把对封建官场政治黑暗腐败的描写与揭批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黑暗的心》的文本细读以及结合康拉德创作的社会历史意识形态,本文试图阐述康拉德在对待帝国主义问题上的双重性:一方面,基于向读者"展示真实生活"的创作理念,在小说中他描写了十九世纪末欧洲国家对非洲大陆的血腥掠夺和野蛮统治,对殖民扩张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另一方面,在字里行间又体现了他本人作为当时主要的殖民国家——英国一员的无比优越性。文章最后指出,受十九世纪末英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康拉德在创作上产生了这样一种双重性。他的"展示真实生活"的创作理念受到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他的"真实"已经是对客观存在的扭曲反映。这种局限性是他无法避免的,我们在阅读《黑暗的中心》和康拉德其他的作品时应该记住这一点,从而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英国资产阶级》一文里指出,狄更斯、萨克雷、夏绿蒂·勃朗特和盖斯凯尔夫人是当时最“出色的一派小说家”,“他们在自己卓越的描写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这无疑是精辟的论断。长期以来,教育界、文艺评论界公认,狄更斯是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大  相似文献   

6.
狄更斯是19世纪继莎士比亚之后又一位举世闻名的英国伟大作家。《双城记》是他的著名长篇小说,该部作品故事背景被设置在了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时代。在《双城记》中,狄更斯通过对封建贵族阶级残暴统治的无情批判和对人性罪恶的揭露,表达出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对暴力革命的憎恶,并深刻地展现出了宣扬仁爱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精神。首先简述《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光辉,而后浅析作品中主要人物体现出的人道主义精神,最后再对其蕴含的时代意义与社会意义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7.
论骆宾基“歌颂光明”的小说创作李怀亮一骆宾基在解放后一些谈创作的文章中都强调在社会主义时代文学的主要任务不是暴露黑暗而是歌颂光明。他曾经打算写一组连续性的短篇小说,总题就叫“歌颂”。确实,他解放后创作的小说也从来没有一篇以揭露社会问题而引起过象《组织...  相似文献   

8.
《聊斋志异》这本书描写的生活面十分广泛,几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角落,触及人生的各个方面。其中关于科举考试的描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许多篇章实际写的是作者自已大半辈子的辛酸经历,书中许多人物身上都有作者的影子,掺合着几多血泪,呕心沥血,精心结撰而成。所提出的既是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也大都是作者感慨最深,反复考虑的问题。这部分作品在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是异军崛起,独标一帜,空谷足音,后启来者,尤其在小说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之地。第一,在中国文学史上,这么集中地以科举制度为题材,深刻地多方面地揭露科举制度的黑暗内幕,《聊斋志异》是第一部,而且可以说是世罕其匹的一部杰作。科举制度起于隋唐,本是为了用以取代  相似文献   

9.
解构主义大师希利斯·米勒的文学研究生涯是从研究狄更新开始的,他的成名作《狄更斯:他的小说世界》通过细读狄更斯的六部小说,重点探讨了狄更斯小说中的意识问题.米勒的意识批评,将狄更斯的小说解读为作者世界观的表征,将意识作为作者与读者的会合点,提出了客观现实和主观心理的融合的文学观念,颠覆了时代精神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因果关系,展示了米勒作为批评领域极具争议的人物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0.
表面以描写一个孤独少女渴望借助爱情逃离家庭为叙事框架,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伊芙琳》实则不仅影射了近代爱尔兰移民潮,更揭露了其导致的白皮肤性奴这一异常社会现象,以及当时的爱尔兰人对女性纯洁的广泛焦虑感和道德恐慌。小说以独特的反讽话语策略与社会语境和历史隐喻关联为基质,揭示了日常家庭伦理矛盾与冲突背后隐含的核心政治、经济及宗教等话题。  相似文献   

11.
秦燕 《琼州学院学报》2009,16(4):73-74,82
本文分析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哈维夏姆和马格维奇两人的悲剧命运,展现了19世纪英国个人社会地位至上的主流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2.
作家的创作与其生活体验有着紧密关联,同时,他们的作品又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象狄更斯创作《雾都孤儿》及夏洛蒂创作《简·爱》。海明威发表了不朽名著《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武器》。长时期来,文坛为之哗然,批评界为之震惊,读者为之叹服。两部作品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描写了当时青年一代的幻灭感,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叛精神及强烈的反战情绪。系统分析,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时代的影响及作者的经历是海明威创作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的小说理论和他的《新中国未来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末年,适应变法维新的政治需要,资产阶级改良派掀起了一个相当广泛的文化运动.他们倡导“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在诗歌创作上,他们主张打破传统形式,自由抒写,融合新思想、新知识、新名词以及口语入旧体诗,以更好地为改良运动服务.在小说创作上,他们主张自觉地配合改良运动,用小说宣传变法维新.揭露官场的黑暗,抨击帝国主义罪行.他们一反前人轻视小说的传统观念,把小说提到空前未有的重要地位.这一运动在当时曾产生很大影响,梁启超就是这场运动的突出代表.  相似文献   

14.
郑炳南早期的小说创作多幼稚、轻浅,然而,其中有些作品对香港政坛某些人物的揭露和讽刺却相当尖锐而深刻。《香港风云》是他的代表作品,小说描写了香港回归前波谲云诡的政治风云。笔力触及台港两地的黑社会和台港大陆三地的警方。对亲英民主派也有辛辣的嘲讽。  相似文献   

15.
《变色龙》是十九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讽刺揭露小说,发表于一八八四年,它在契诃夫的早期创作中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在俄国历史上是极其黑暗的一个时期。列宁说过,当时的俄国整个是一座牢狱。沙皇政府残暴的高压统治窒息着整个俄罗斯。丑恶的社会制度到处在繁殖着罪行和恶德,社会风气糜烂不堪。契诃夫的这篇小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罪恶现实,揭露和鞭挞了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小说的题目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变色龙”是一种蜥蜴类的动物,它为了进行  相似文献   

16.
谭恩美在小说《接骨师之女》中对母女冲突的描写较之其前几部作品已居于次要地位,她更多地展现了女儿对母亲爱的萌发与理解,倾注了对多元文化的思考。这一叙事策略上的变化可以窥见作者文化心态的发展,也即多元文化观的显现。多元文化观正是我们解读《接骨师之女》以及挖掘谭恩美小说创作主题思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英雄传奇《水浒传》,除了重笔浓彩地渲染,热情洋溢地讴歌了众多叱咤风云、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的烈举伟绩之外,也为我们刻划了一系列生活在当时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不仅社会地位低下,而且在作品中所占的篇幅也极其有限,有些甚至只是昙花一现的匆匆过客。但是,在《水浒传》全书中,他们却不是可有可无的。作者对他们倾注了极大的热忱,同情他们的遭遇、歌颂他们的品德(亦不讳言他们的缺陷),通过对他们的具体描写,揭露了当吋社会现实的黑暗和阶级压  相似文献   

18.
马克·吐温创作于1870年的《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采取书信体小说的创作形式,通过三种叙述者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出主人公艾送喜所处的世界,反映了马克·吐温借艾送喜所见所闻对美国社会问题的揭露尤其是对美国虚假民主的抨击,以此引起国人的警醒。  相似文献   

19.
塞缪尔·约翰逊博士说过:“对于一个为空幻症所缠绕的人来说,当他享受了原来可望不可及的豪华生活之后,除了固执己见地去探究他所热切希望得到的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再也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所可疗治的。”《远大前程》就是这样一种探究性的作品。它把一种孤独意识弄进一系列人际关系之中,而又把每一种人际关系集中于他们所受到的种种教育上。虽然这本书作为狄更斯喜剧精神的始衰终兴而受到欢迎,但是,他初期小说中的质朴、欢快的乐观主义早已荡然无存了。于是,他便转向于描写扭曲和倍受折磨的爱情的一系列探索之中。当然,这些畸型的爱情普遍存在于扑朔迷离的大千世界上。诸如《荒凉山庄》是一个由迷雾和毛絮包裹的世界;《艰难时世》是由冰冷恬静的星空所伪装的混乱世界,而《小杜丽》则是描述一个监狱如林的世界,一个是非颠倒和黑白混淆的世界,一个充满着颓唐、荒诞的梦幻,而理应受到极度鞭挞的世界。喜剧的火花被  相似文献   

20.
张资平的小说创作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他一方面对教会及教徒的阴暗面竭力揭露针砭,另一方面他又在其作品中努力弘扬着救赎、忏悔、宽恕等基督教思想,这似乎构成了张资平小说中的一种矛盾。张资平的小说创作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还表现在他在创作中对《圣经》教义的引用、对《圣经》典故的借用、受《圣经》构思的启迪等方面。张资平的小说创作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在文学创作中给后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