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河北日报》,见有关于乡村干部打死农民的报道,而且在这篇报道的最后,文章还有各级领导“对此案给予了高度重视”云云。 据这篇报道说:“24岁的青年农民张彦桥被活活打死,这一惨案发生在河北省永年县朱庄乡政府大院内,而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在与一位农民朋友聊天,说到地方政府为群众办实事的话题,这位“老乡”提到政府办实事,不但没有丝毫称许的口气,而是气忿地说:“现在最怕听到政府要为我们办实事了。那些干部嘴上说要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但是实际上光打雷不下雨,办实事是假,为自已脸上抹粉是真,是为名摘形式。”  相似文献   

3.
程辉 《秘书之友》2013,(7):21-21
前不久,一农民将一个久拖不决的难题反映给下乡调研的一位镇干部,农民真真切切地看到那位镇干部把这个问题写在"民情日记"上,并当场答应三天内一定给回音。谁知一晃半个多月过去了,没有丝毫反响。应当说镇干部到老百姓家里去访民情、听民声、知民意,把握群众脉搏,了解实际情况,并且把社情民意记下来,是一件好事情。可问题在于记了"民情日记"之后怎么办?是把记  相似文献   

4.
村干部是个特殊群体:农民中的“干部”、干部中的“农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村官城居”逐渐多了起来。  相似文献   

5.
巧说“不”     
威尔逊(美国第28任总统)任新泽西州州长时,曾接到一个电话,报告他的一位担任议员的朋友去世的噩耗。威尔逊沉浸在悲痛之中。几分钟后,他又接到那人的电话:“州长,我希望顶替那位议员的位置。”威尔逊蜕:“我完全赞成。”说着停顿了一下,还没等对方来得及高兴,他接着蜕:“如果殡仪馆同意的话。”威尔逊装作没所瞳对方的意思,巧换“顶替”的概念,使其碰了一个软钉子。  相似文献   

6.
Holly  Weeks  连青松 《经理人》2005,(11):60-62
说“不”挺难,不顾对方的失望与坚持而说“不”更难。此时,如何得到别人的聆听与尊重,同时不损害双方关系?  相似文献   

7.
“平民”,即老百姓,是相对于干部来说的。干部就是干部,平民就是平民,不能说县委书记、局长、乡长就是平民,如同不能说你平民(老百姓)就是干部一样。从起先锋模范作用的角度论,毛泽东还明确说过共产党、干部“不能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因为那样就降低了标准。这也说明了干部和平民不一样。那么,“平民意识”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8.
目前,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正在积极响应江总书记大力倡导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号召,纷纷下乡驻厂进学校,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的难题。于是,笔者想到了一个细节问题:干部下基层穿什么样的鞋为好?八年前,笔者在乡下办点时,一位农村基层干部曾对我说,他们进城办事时一般都穿皮鞋,把自己打扮得体面一些;而到田间地头去跟农民群众打交道时,就得穿便鞋,显得朴实、随和一些。  相似文献   

9.
<正> 芬克斯酒吧地处中东,是一位叫罗斯恰尔斯的犹太人开的。一天他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我和10个随从将前往你酒吧,你能谢绝其他顾客吗?”罗斯恰尔斯答:“你们可以来,但要谢绝其他顾客不可能。”第二天对方又打来电话:“我是出访中东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罗斯恰尔斯仍礼貌地回答:“您能来本店我深感荣幸,但因您的缘故而将其他人拒之门外,我是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基辛格最终未能如愿。罗斯恰尔斯就因为坚守“不得例外”这一原则,生意越来越红火,使之成为全球15个最佳酒吧之一。  相似文献   

10.
郝淼 《决策探索》2011,(13):71-71
公推公选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受到各方面肯定。在有的地方,组织部门精心谋划,各级干部踊跃参加,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然而,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有人形象地说,有这么一些“空中飞人”,似乎只要“赶到一个地儿,做上一道题儿,讲上一段词儿”,就可以“考而优则仕”。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跟着组织部。天天有进步”。这句话虽然有些调侃.但也从一个层面反映了组织部门在广大干部职工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作为“管干部的干部”和“管党员的党员”,面对这种敬畏,组工干部要与时俱进地保持清醒的头脑.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  相似文献   

12.
9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大连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与企业家代表座谈。谈及就业时,李克强表示:在每个领域,即使是看似很平凡的岗位都可以作出不平凡的事。我们每一个人,包括大学生、研究生,也应该有这样的理念。另外,获得理想的职业、走到高的岗位往往也是从低层做起的。我并不想把“总理”和“农民”这两个岗位做贵贱之分。但是,我也可以告诉大家,在几十年前我就是农民。当年我当农民的经历对我今天担任总理的职务受益匪浅。李克强并非第一次谈到自己的农民出身,总理履新后的首次出京调研,在江苏江阴,他对围拢过来与他合影的乡亲们动情地说:“我也是大队书记出身哪!”李克强曾经插过队,当过农民,对那段经历自然很有感触,对农民也很有感情。  相似文献   

13.
陈晋 《决策探索》2009,(23):82-84
做领导应该干什么事,毛泽东和邓小平说过两句极为相似的话。毛泽东说:“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邓小平说:“我的抓法就是抓头头,抓方针。”  相似文献   

14.
张道刚  李亮亮 《决策》2011,(10):42-44
20多年前,胡耀邦同志视察怒江时曾动情地说:“我们的干部能在这个地方工作就不容易了。”段跃庆在这里已经默默耕耘了近5年。  相似文献   

15.
如今骚扰电话满天飞,但对很多企业负责人和地方干部而言。“010”开头的电话对他们来说,更像是“魔咒”。一位和笔者相熟的地方干部说:“至少90%是骚扰来电。但很多不是一般的骚扰电话,接就等于接了麻烦。”部分企业老总和地方干部还称,看到来电显示是陌生的“010”号码就头疼,“我们管这叫‘010恐惧症’”。  相似文献   

16.
宗文 《领导广角》2000,(12):8-10
在许多人的脑海中,中国的领导干部与国外同行相比似乎有一个最大的优势,“能上不能下”。“只要不出大的事故,当国家干部肯定是一辈子的差事。”然而今年以来,这件事情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中组部在深圳龙岗等地试行的“处级科级干部引咎辞职和投票表决制度”成了一个信号,中国的干部可能将不再是终身的职业了,在任期内不干出点事业,你的饭碗就端不牢了。  相似文献   

17.
据《望》第50期报道,继黑龙江原省长田凤山和原省政协主席韩桂芝案之后,不久前,黑龙江省又有5位副省级和一批地市、厅局级干部纷纷落马,引发黑龙江省“政坛地震”。根据我国现行的干部管理制度,副省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须由省人大代表选举表决方能通过。而令人费解的是,一些“问题官员”为何都能在人大获得高票通过?接受采访的一些人大代表说,本来有些人可以在人大划票阶段被选下去,可是在韩桂芝等“问题官员”坐镇进行“权力监督”之下,“民主监督”也就形同虚设了。据一位人大代表说,此次落马的一位副省级干部在…  相似文献   

18.
《决策》2009,(8):78-78
《大气候》是李昌平的新著。2000年,他“上书”朱镕基总理,喊出了“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以一个草根加基层官员的身份提出了“中国农民的出路在哪里?”的疑问。接着他就写了本书《我向总理说实话》,名声大震。  相似文献   

19.
时下,人们常把组织部门的考察人员称之为“伯乐”。这些当“伯乐”者大多具有较高的基本素质,但是在“相马”时,有的业务精通,实际工作经验丰富,对干部考察得比较准,为组织用好干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有的由于业务生疏,实际工作经验相对不足,考察中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往往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据其考察结果所用的干部不是难以胜任本职工作,就是容易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由此可见,要真正当好一个“伯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当“伯乐”者必须具备一定基本素质并经过相应的培训和测试,从而为做好干部考察工作打下基础,从而更准确地识别“千里马”。  相似文献   

20.
华西村老支书吴仁宝一次与外地乡村党组织书记真情对话时,针对“有村支书抱怨他们村的老百姓不听话”的问题说了三句话:“我不怕老百姓不听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