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口问题,是清代(鸦片战争以前)浙江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清代浙江的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总量都达到了封建社会时期的最高峰值,这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清初浙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乾、嘉时期,人口的继续急剧增长,明显超过了社会经济的同步增长,从而引起一系列社会矛盾,耕地不足,粮食紧张,流民日多。人口压力已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不良因素,整个社会正处于高危地段,缓慢运转,危机一触即发。本文拟对清代浙江的人口增长情况,人口的性别比例、平均寿命及城乡结构,人口问题的压力等问题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2.
浙江历经数千年来的开辟教化,至清代其文化已奠定了极其深厚的基础。梁启超在《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一文中说:“浙江与江南——江苏、安徽同为近代文化中心点”。“实近代人文渊薮,无论何派之学术艺木,殆皆以兹域为光焰发射之中枢焉”。那么,清代浙江学者在学术上有何成就呢?其学风有什么特点呢?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论述,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沈炳尧 《浙江学刊》2000,3(1):123-129
清代金衢严乡村借贷的借本,是以货币等形式,以数量、用途及其土地所有制特征体现的普遍而特殊的借贷现象。在清代金衢严乡村社会中,随着商品经济和宗族势力的互动,和乡村借贷经营形式构成的变化,告贷人对银钱、粮食的需求,除用于果腹蔽体之外,大体上把借本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即或把借本作为手工业或商业资本,因高利贷封建剥削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手工业、商业资本维持重复再生产尚且困难,因此,并非是金衢严乡村借贷中普遍现象,并且,就可能充作的封建商业资本而言,并不具有自己所特有的生产方式,并非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资本。总体而论,清代金衢严乡村借贷的借本,具有直接或间接地维护传统封建宗法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许会娟 《社科纵横》2013,(1):282+307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至东汉中后期,是经学发展的昌盛期,而到东汉末年,经学就进入了中衰时代。郑玄对两汉传统的今古文经学进行了全面研究,对当时以及后世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清代浙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海塘江坝的修建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与人民群众的辛勤努力,清代(鸦片战争以前)浙江人民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其突出表现就是为抵御海潮的侵淫肆虐,而兴起的修筑“海上长城”———海塘的热潮,它的规模与成就均遥居历代之冠,从而使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且保护了杭嘉湖平原、浙东滨海平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同时,内地湖泊水网及西北、中南山区的水资源也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农田水利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清代礼学研究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触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以及因时代更迭和不同视角的解读所形成的歧异,历来是颇有争议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和学术问题。正是由于礼所具有的广泛性和具体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时代性和超越性、政治性和学术性、进取性和保守性等历史个性,所以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成为被人们关注和争论的一大焦点。在此,结合对清代礼学的学习和研究的体会,简略谈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灶丁是一种特殊的人丁。清代前期的浙江灶丁按其归属可分为州县灶丁和盐场灶丁。州县灶丁税负较轻,而盐场灶丁税负沉重,加之战乱和迁海政策的影响,各盐场灶丁逃亡,栽籍丁数不断下降。摊丁入地的推行,不仅减轻了无地少地灶丁的赋税压力,也使清廷的赋税征收有了保障。  相似文献   

8.
蒋波 《唐都学刊》2014,(1):46-49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学而优则仕"成为士人一种主要人生追求,但在经学兴盛的东汉,不少儒生却隐居不仕或暂时不仕。经学发达与隐居不仕这一表面上看似矛盾的现象,其实有着内在必然性,它与部分儒生清静无欲、专心经学有关,也是士人生存环境发生改变、汉代选官制度滞后的产物。这类士人或专心习经,或隐居教授,推动了东汉经学的发展;他们习经目的单纯,与当时社会上一些钻营者形成鲜明对比,无形中起了"激贪厉俗"的作用。东汉经学士子的隐逸,大多只是暂时的,并不表明学仕分途。  相似文献   

9.
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朝代,它是以满州贵族为主联合汉、蒙等族贵族地主共同掌握全国统治权的政权。这个朝代曾经有过一段较长期兴旺稳定的阶段,曾经大力发展过当时的社会经济,促进了封建文化的繁荣,与此相适应,又曾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推到了前所未有严密周备的程度,在体制上有重大的兴革,颁行的规章制度也最为详细,从而也建立和健全了它带有明显特色的文官制度。一、请入关前的政权建设和文官制度的形成清入关前的文官制度,是伴随着以满族为主体独立政权的建立,伴随着本政权专制政制和法制的缔建,同步地发展起来的。它…  相似文献   

10.
刘运好 《浙江学刊》2015,(2):103-112
魏晋以降,随着文学的自觉,经学与文学分野。然而,文章渊源于五经,仍然是时代普遍的文学观念。因此,经学诗性思维的审美特质也影响了魏晋诗学理论及其诗歌创作的话语方式。依经取义的内容表达,讽颂美刺的功能表达,引类譬喻的艺术表达,是魏晋诗学最基本的话语方式。这种话语方式,直接渊源于《诗》学,然又汲取了《易》学的"象意"说,融合了汉代《楚辞》学。这说明魏晋的思想解放与文学自觉都是相对的,而接受传统、整合提升则是主流。过去的思想史、文学史似乎都把魏晋的思想解放、文学自觉强调过了头,反而部分地遮蔽了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浙江留日学生运动作了较为全面的评述,并重点论述了浙江留日学生所以名列全国前茅的原因、浙江留日学生在辛亥革命中所起的重大作用等  相似文献   

12.
徐坤 《求是学刊》2006,33(2):121-125
清代杂剧作家深化了明中后期杂剧作家个人化的观照方式,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融己身入剧,注重主体情感与个体趣味,使个人化特色表现在戏曲活动的各个方面。这一个人化倾向有其产生的独特原因,它在推进清杂剧案头消亡的同时,亦促成了文人杂剧的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13.
论清代的边疆史地学暴鸿昌边疆史地学是清代学术史上的重要篇章。有清一代,边疆史地学人文蔚起,卷帙繁富,制作炳然。从事者先后相望,至道成以降,遂成显学。如同乾嘉考据之学,足以代表某一时期的学术特征。因此,对清代边疆史地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清学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7,(11):121-125
全祖望作为浙东学派的重要代表,学界对其研究多见于历史学领域,而经学思想关注较少。实则,经学思想对于全祖望思想研究来说不可或缺。总体来看,其经学思想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思想的整体性研究与经学著述的专题性研究两个方面。虽然两个方面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留有很大研究空间。对此,学界一方面亟需以更加宏观的视角将全氏的经学思想置于清代经学的发展脉络中重新审视,另一方面还应该在微观分析的层面上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5.
龚自珍的经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人著名的龚自珍,留下了许多的文学作品,给后世的人士以鲜明强烈的印象。另一方面,他作为社会改革的先驱者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师事刘逢禄,受公羊学的影响,发挥经世致用的实学,同魏源一起扩大了常州学派的影响。本文考察他接受公羊学的洗礼以前,提出《明良论》《平均篇》《乙丙之际箸议》等经世策的背景,以及他接受公羊学以后的思想状况与特色。  相似文献   

16.
满语是满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有清一代研究满语,历时既久,成果亦多,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近年以来,满学作为独立的国际性学科,正在蓬勃发展。当此之际,兹就清代的满语研究略加考察,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高满语研究水平,促进满学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清代散文的繁荣及其原因王凯符一五四以后,清代散文受到了冷落,究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传统文学观念发生了变化,小说、戏剧受到重视,致使清代小说、戏剧的成就,掩盖了清代散文应有的光辉。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因...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6,(10):119-121
清代戏曲作品相对于元明戏曲表现出了鲜明的自娱化倾向,其原因在于清代戏曲作家大多是饱学之士,他们创作戏曲的动机不是为了在场上搬演,而是将戏曲等同于其他文体,用于抒情言志。清代戏曲自娱化的倾向还与中国文化的发展特性有关,中国文化是文字型的文化,一切艺术形式最终都要转化为文字型的艺术。在音乐文化和文字文化的对立中,音乐的成分最终都是被文字取代。因此大多数音乐文学最终都要向案头化和雅化转化,而其功能也由指向他人和社会为主转向自我言志抒怀为主。而戏曲由清代之前的悦人心目为主转向清代的自娱为主,也是受这种整体趋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私营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个体经济从小到大,私营经济从无到有,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从低到高,已经成为浙江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私营经济的大发展,一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二靠我省各级政府的有力支持,三靠浙江人民抓住了乡镇企业、专业市场等发展市场经济的历史性机遇大胆创新。我们要以十五大精神为指针,在发展私营经济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私营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的偏见,消除把私营经济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之外的疑虑,推动浙江私营经济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论近代浙江的兴学活动徐吉军郑黎平近代浙江的兴学活动,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会学校的大量设立;二是新式学堂的纷纷涌现。它们在近代浙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徐吉军,男,1961年生,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郑黎平,女,衢州地委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