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地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始终伴随着激烈的文化论争。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上是一种"去民族化",即它否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造成了"中国意识的危机"。与此观点正好相反,有人指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种"极端的民族化",实质上是搞"民族主义"。此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围绕"文化内容"的民族化还是"文化形式"的民族化问题,理论界一度展开激烈的争论。直面论争,澄清误解,回击诘难,有助于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淑萍 《河北学刊》2007,27(2):18-21
当前学术界在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中,存在简单僵化、任意比附的问题.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对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以及"现实"理解的失误上.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前提应为暂缓"结合",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重新定位传统文化、深刻了解当代中国现实的基础上再谈所谓"结合、融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在近现代中国经历了从一种"文化时尚"到学术论战中受人追捧的"文化模式",再到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的三次重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它较好地处理、协调了与西方社会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国情实际等三方面的关系,很好地凝聚起中国社会中的先进知识分子、工农群众以及广大社会阶层,表现了马克思主义与近现代中国人同呼吸、共命运、求发展的实践品格和理性追求,展现了深厚的文化魅力和广泛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的产生具有现实根源,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依据之一。虽然"融合论"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性和互补性进行了有益探讨,但它却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功能消融了,从理论和实践的"合理间距"看,"融合论"追求无缝隙的做法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结合"和"融合"是两条不同的道路,只有坚持"结合",才是思考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正确视角。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文化主体性之重建主要围绕文化的独立性与主导性两个基本维度而展开,以张岱年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学派和现代新儒家为此做出重要贡献。二者虽都反对"全盘西化",但现代新儒家表现了比较鲜明的文化决定论倾向;张岱年则主张以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而实现社会制度与思想文化的整体变革。现代新儒家表现出融合中西的开放姿态,但刻意回避马克思主义而以"中体西用"作为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基本模式,主张走"儒家资本主义"道路;张岱年立足于中西马文化的良性互动,明确区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之"体"与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之"体",主张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创造"形式和内容等方面都具有民族的特点"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相似文献   

6.
文化认同内含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中。从静态看,思想品质上注重实践性,思维方式上注重辩证性,价值诉求上注重整体性,这三大文化认同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可能的内在前提;从动态而言,文化认同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政治诉求时期为革命思想认同,经济诉求时期为均富思想认同,当下文化诉求时期为最高形式"文化植入",即"把马克思主义培植为一种中国的本土文化",进入民众的实际生活,发展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两种文化精神存在着某些内在的文化精神价值的关联。这种文化精神就体现在对一种更高的公平和更合理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一种对平等世界的价值诉求和渴望,其在以儒家为主导的传统文化中被表述为"大同",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体现为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正是这种文化精神关联的存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篇章,推动和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化马克思主义将经典马克思主义中作为上层建筑之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视作独立而重要的变量,以文化批判的方式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它源于"一战"之后以葛兰西、卢卡奇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对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经验的文化反思,其发展形态在德国主要指法兰克福学派,在英国大体是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在当今美国则以多元文化主义著称。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对我国当代文论和美学建设以及文化研究与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发展和尊重多元文化生态,致力于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和思想解放的实现,是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性,也是文化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  相似文献   

9.
"马魂、中体、西用"作为主导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学术范式,是在文化"三流合一"论、文化"综合创新"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为"体""用"之争开辟出新格局。在当代中国文化的特殊语境中,该范式既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作用,积极挖掘"中体"和"西用"的积极性成分,实现综合性地创新;更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之‘魂’",对"西用"之流弊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成分过度融合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批判,故"马魂、中体、西用"在当代中国的日常生活世界中表征出"一元、三维、六向度"的整体性结构。以此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文化"综合创新"论,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为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范式基础。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文化在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明显,中国要想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此,必须处理好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最佳结合点就是实现两者的互动发展,这是一种文化自觉,本文从这种文化自觉视域下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通与契合、互补与共融以及互动与发展,并指出不断推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两者互动发展的最终理论旨归。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条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五四运动时期,我们选择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社会历史原因,是期望通过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中华传统文化,改造中国社会,挽救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二是文化心理原因,中华传统文化心理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是我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心理条件.马克思主义没有在她的故乡生根发芽,却在中国开花结果,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心理相契合的明证.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传统文化心理与马克思主义相通相近,是我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心理条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文化基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心理相通相近表现在社会理想、伦理价值观、民本思想、实用理性、思维方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生命力体现在:它凝聚了马克思主义的精华,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它指引我们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推动了中国社会向现代化目标的持续转型;它指引我们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继续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4.
在文化学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文化变迁现象。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文化自觉的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一个文化传播和融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践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历史性转型,也实现了文化创新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文化学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解读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也有利于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戴兆国 《学术界》2012,(2):133-139,286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会通无疑是当前文化自觉的核心话题之一。如何确保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会通朝着拓展包容性、提升整合性、增强适应性和激发创造性的方向发展,就成为这一会通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前提。中国文化第二期发展过程中宗密会通儒、道、释,其思想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会通的方向,同时对于中国文化第三期的创造也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在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文化错位”现象。从表面上看,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深层次依然保持着古老而沉重的传统文化的“超稳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传统生活的经验主义和人情化的文化模式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是一种强大的文化障碍,影响着真正的现代性在中国社会生成。从根本上修正这种“文化错位”,才能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承接。  相似文献   

17.
李焕云 《云梦学刊》2011,32(6):10-14
许多学者认为,异质文化的疆界难以逾越,文化冲突普遍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及其成果,充分证明了异质文化的会通融合既可能又是必要.向世人提供了宝贵的启迪意义。基于人的类本质的共同性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生态,不仅激活了中国固有的文化基因,而且促进了具有民族性和现代性双重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为人类文化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文化中国”的建设中,让“斗争哲学”适当休息,让“和而不同”理念走向前台,学习“别人”、强化“自我”,无疑是比较意义上的最好选择.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的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经历了由“回到马克思”到走向“马克思主义”范式的转换。这种范式的转换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历史联系。因此,考察一个世纪的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对于我们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创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反思中国的当下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早期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有着某些契合点。如传统大同理想、民本思想、经世致用思想和敢于斗争的传统等,都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些民主性精华,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的社会哲学思潮,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立足,并生根发芽,这绝不是偶然的文化事件和历史事件,它们彼此之间肯定有着契合之处。当前,在新的历史大环境下,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关联性,将对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最可靠的理论保障。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通之处和相互之间的影响,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进行有效梳理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