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3 毫秒
1.
200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整整70周年。在中国和整个人类的历史上,二万五千里长征都是一个十分罕见的奇迹。它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骄傲,成为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伟大精神财富。在上世纪的80年代初,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哈利森·索尔兹伯里和他的妻子一起来到了中国,进行了被他说成是“一里也不少”的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旅行”。他进行了第一手的观察和思考,写出了《长征——举世无双的史诗》的名著。当时,他在书中就做出过这样的论断:“如果说美国革命的传奇,法国大革命的传奇‘都成了革命的象征’的话,那么,一九三…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年了。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杰出的汁人。1937年,当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里首次将《七律·长征》公之于世时,就曾经这样向世界宣告:毛泽东,“他是一个既能领导远征又能  相似文献   

3.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实质,是传播“科学”与“民主”的思想。它唤醒了中国人的现代意识。胡适正是运用“科学”与“民主”的思想武器,给传统思想学术界以极大的冲击,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当时,人们把他称作为中国现代的孔夫子或“现代的伏尔泰”。并且或多或少都从他那里得到过新思想的启蒙和思维方式的启迪。毛泽东同志在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谈话中,提及自己“五四”时代的思想状态时,就曾直率地承认过这一点。他说: 《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我还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我特别喜欢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康有为做了我的崇拜人物。(《西行漫记》)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在纪念这位为中华民族解放斗争和中国革命建设事业作出伟大贡献的领袖人物时,我们自然地想到了一部描写朱德将军六十岁以前的光辉历程的作品:《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伟大的道路》是美国著名女作家、记者,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史沫特莱在五十年代初期完成的一部传记式文学作品。由于政治的原因,该书最先未能在美国出版而是1955年由日文译本初版问世。之后,全世界先后出版了八、九个语种该书的译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西方进步人士认为它是“具有高度价值的社会和历史文献”,“可与特立齐科夫的《中国证言》和斯诺的《西行漫记》中毛泽东的‘自述’并列,充分享有社会学经典著作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埃德加·斯诺是第一位冲破铜墙铁壁般新闻封锁进入中国红色区域的美国记者。他的《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是忠实描写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部著作。由于斯诺  相似文献   

6.
当你打开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西行漫记》这本名著时,其中一幅身穿军装,面带笑容,稍稍歪着点头的“山西娃娃”的照片显得特神气勃发,神采飞扬,他看似童性未退,却已是老战士身姿。这位“山西娃娃”就是今天仍然健在,现住山西襄汾县城关镇76岁的离休老红军王东平。  相似文献   

7.
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以下简称《楼阁》),是一篇状物寓情的散文。作者在对“我”的小屋——“空中楼阁”穷形尽态的描状中,寄寓了厚爱与赞美的真情。文章是这样开头的——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简洁、新颖而只凝炼。说它简洁,是它仅只十四个字(连标点十六个),既写出了山的形态,也写出了小  相似文献   

8.
在纪念长征胜利四十周年的光辉日子里,我们重新学习毛主席长征时期的一组诗词,感到格外亲切。毛主席的这一组诗词,是震惊世界的伟大长征的艺术结晶。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党内尖锐激烈的两条路线斗争,高度概括而又具体生动地写出了红军战士“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英雄主义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彻底革命精神。它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相似文献   

9.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189-1940)是本世纪美国著名作家之一。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小说家,他一生以自身的经历作为创作素材,写出了不少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经济危机暴发前美国青年一代的“美国梦”破灭的作品。发表于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就是深刻反映这一主题的具有代表性的名著之一。它的发表,奠定了菲茨杰拉德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著名诗人兼文艺批评家艾略特称这部作品是“自詹姆斯以来美国小说迈出的第一步”。①菲茨杰拉德也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会纵乐,最讲炫丽”的“爵士时代”的文学发言人。美国,是一个充满了…  相似文献   

10.
60多年前,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满怀着对中国人民抗日事业的同情和支持,不畏艰险,排除各种阻挠,到以延安为中心的红色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写下了风靡全球的不朽之作《西行漫记》,向全世界翔实地报道了中国革命,扩大了中国革命在国内外的影响。斯诺和他的《西...  相似文献   

11.
格里利办报思想简析李瑛在19世纪中期美国的廉价报纸中,《纽约论坛报》是其中最为成功的一家,当时它的地位“仅次于《圣经》”。而在同期的美国报人中,霍勒斯·格里利是最杰出的一位,“由于他精心写作社论,并培养一批著名记者,在美国新闻界被誉为报业之父①。”在...  相似文献   

12.
1936年是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性的一年。美国记者斯诺带了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6月间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苏区。经过四个月的采访,他写成了轰动世界的杰作《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取名《西行漫记》)。在书中,他对早期形态的延安精神作了生动鲜活的记录和描述,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对哲学有很浓厚的兴趣,在哲学上用功甚深,他深知分析和解决革命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最关键的是要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到达陕北后,更加努力阅读他所能收集到的各种哲学书籍。关于毛泽东在陕北发愤读书的情况,有一些生动感人的记载。例如,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就有这样的叙述:“毛泽东是个认真研究哲学的人。我有一阵子每天晚上都去见他,向他采访共产党的党史。有一次,一个客人带了几本哲学新书来给他,于是毛泽东就要求我改期再谈。他花了三四夜的功夫专心读了这几本书,在这期间,他似乎是什么都不管了。”西…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一七年二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八首白话诗,这是《新青年》杂志最早刊出的文学新形式——白话体诗歌。后来,他把这一时期创作的白话诗结集出版,题名为《尝试集》,取“自古成功在尝试”之意,并表明这是实践他的实验主义。胡适为什么能够在“五四”前夜开一代风气,首举“白话文”大旗而作新诗呢?其具体缘由是因“一连串发生的几件小小的事件”而萌动的。在《四十自述》时里,他说过一件事:作为美国“庚款留学生”的他,每月总要收到一张自华盛顿清华学生监督处寄来的支  相似文献   

15.
2014年年末,《福布斯》杂志发布美国富豪榜,盖茨以810亿美元财富再次登上美国首富宝座.当记者采访盖茨时,他说:“这得感谢我的‘管家’——迈克尔·拉森.”这让记者很不解,拉森是何许人也,怎么不出名呢?这事还得从前说起. 1993年3月盖茨遇上了麻烦.媒体曝出盖茨当时的投资管家涉嫌银行诈骗,舆论压力迫使盖茨解聘了他,同时又要寻找一名新的投资管家,盖茨把这事交给了猎头公司.  相似文献   

16.
正耳朵几乎失聪,学业平平,最终却成就为"新闻史不可或缺的开拓者";"反右"狂潮袭来,许多人都未能幸免,唯独他稳坐"钓鱼台";写了一辈子的杂文,嬉笑怒骂,而"鞭子"却始终打不着他;一介书生,却被毛泽东引为布衣之交,一生受到七次接见……人谓他有"三不朽":1944年访问延安,写出了媲美爱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的《延安一月》;创办新中国第一张晚报《新  相似文献   

17.
从1934年年底开始,向西南和西北进行的红军长征和剿匪,作为一对互动事件,不断吸引大众媒体的报道,把它们对剿匪的兴趣,引向中国西部;也使1928年之后媒体对江西剿赤匪的关注,与九一八事变以来因开发西北而不断升温的、对西部中国的关心两者合流。范长江和他所属的《大公报》及周边媒体的西部行记,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等作品,向全国读者敞开了与东部中国有别的西部中国,与白色中国相对的红色中国,这两个意味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另一个中国。西部中国与红色中国,从空间与时间、过去与未来多个维度,预告了全面抗战爆发后大西迁所塑造的民族共同体经验,既彰显着中国现代化进程所遭遇的迷茫与困境,又昭示了那些期冀和梦想。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它由西门庆一家而写及了天下国家,集中暴露了我国明代中后期黑暗、腐朽现实的诸多方面,写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必然没落。它突出的特点是写出了“丑”,“‘丑’占据了小说中主人公和大多数人物的位置,整部小说以暴露‘丑’作为自己的主要内容”(叶朗《中国小说美学》)。不仅写出了丑的方方面面,诸如帝王之丑、权臣之丑、阉竖之丑、官场之丑、世情之丑、家庭之丑、而且写出了下丑与上丑的关系,揭示了与《水浒传》一致的主题——“乱自上作”。  相似文献   

19.
《中华魂》2011,(8):61-62
美国《外交》双月刊20l1年3/4月号刊载了美国全球发展中心主席南希.伯索尔、美国斯坦福大学高级研究员弗朗西斯·福山合著的《金融危机后发展方面的新思想》一书的节选文章《后“华盛顿共识”——危机之后的发展》。法国人类学和社会学学者保罗·若里翁在柏林墙倒塌20年后,发表了他的新著《垂死的资本主义》一书,并于2007年预言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危机。今年3月21日法国《论坛报》登载了该报记者对若里翁的专访文章《局势比危机前还糟糕》。这三位学者在上述文章中分别谈了他们对这次世界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又称“华盛顿共识”)和西方资本主义的看法,.本刊根据新华社《参考消息》等译载的这两篇文章予以摘要转登,供研究参阅。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抗美援朝”胜利50周年,近日,记者采访了一位历史见证者———陈福有。当年是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数道封锁线,将朝鲜战争停火的命令送达前线部队。著名作家巴金获悉这段故事后,曾于1953年采访陈福有并饱含深情写出通讯———《小战士陈福有》,刊发在当时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所办的报纸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