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钟敏 《兰州学刊》2008,(Z1):227-228
文章略论了海莫斯(D.H.Hymes)的交际教学法,包括其理论基础、特点、教学原则等;强调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提出运用交际教学法,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创造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使语言学习者在真实环境中学习英语,从而提高以交际为最终目的的语言水平。  相似文献   

2.
孙蕾 《理论界》2005,(9):141-142
交际语言教学法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时至今日,这种教学法已得到世界范围内外语教师和学生的认可,被广泛应用在外语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领域。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被引进中国,交际语言教学法经历了抵触,接受,采用的过程。在传统语言教学法根深蒂固的中国和现有以学习语言结构为目的的考试制度下,如何能更好地应用这一方法,如何在教室学习环境下让学生更好地增强语言交际能力等相关问题已经成为广大语言教师和学习者日益关心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在高校基础英语教学中应用交际语言教学法的重要性,分析归纳了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从教师的角度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语言的产生与发展、语言与思维,语言与语境,语言与交际之间的辩证关系,交际法的原则以及对交际法的理解等方面阐释了语言与交际的正确思路,强调交际法或功能教学法成为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英语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的实际性、语言学习的目的性、语言的功能性、跨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交际的氛围和环境、真实的语言材料,注重语篇,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交际教学法的成功运用能体现上述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5.
语言政策的制定和与之配合的教学活动总是依社会需求变化在不断修订.随着社会发展和世界融合,语言交际功能显得越发重要.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目前语言教学改革的核心,“交际教学法”也随之盛行.本文旨在探求,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下,源于西方的“交际法”在中国的课堂教学中是否切实可行,针对中国的国情,该如何定位和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并以此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要求英语学习者必须提高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本文从语言能力在交际教学法中的作用、语感的培养、交际英语的特点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几个方面 ,探讨了如何提高英语学习者英语交际能力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交际式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CLT)也叫"交际教学法",主张通过真正的沟通来学习语言,当语言学习变得真正有意义时,学习第二语言会变得更加容易,更加愉快。交际教学法是关注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化需求。把语言与外部世界(而不是教室)相联系,让学生迅速而愉快地获得所需技能。  相似文献   

8.
交际语言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外语教学法,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中有其优势和缺陷。本文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来探讨这种方法,并由此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供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9.
口语作为一门语言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当在语言教学中体现出应有的地位,从而实现语言存在的实际意义———交际作用。因此大学英语精读教学应当在交际教学法的指导下与口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田雪 《理论界》2007,(10):153-154
本文通过论述传统英语教学法的弊端和交际教学法的实质说明交际法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在如何组织交际法教学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交际既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又是基本手段。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环节(背景知识导入,课文理解,语法和词汇教学)中利用交际法并发挥其优势,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交际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交际教学法在教学原则上强调语言在真实语境下的交际功能;在方法上则是创造让学生在课堂上运用真实语言完成交际任务的情景;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课堂角色发生了转变,由单一的控制者变为调控者、顾问和研究者。本文将通过分析课堂事例探讨交际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和这种转变对教师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艳梅 《阴山学刊》2001,14(1):95-96
对高中英语新教材及大纲的片面理解导致英语教学走入“交际教学法”认识上的误区.正确理解英语交际教学思想,使语言结构教学与交际功能教学相结合,贯彻“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是走出误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交际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叶红平老师的情景交际教学法的依据来源、基本思想和基本做法,提出“教学过程交际化”“交际过程情境化”的语言教学思想,从情境创设、情境导入、交际巩固等基本方面总结了叶红平老师的基本做法。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世界最广泛使用的第一语言,英语是实现国际跨文化交际的语言载体。在全球化发展及中国日益崛起的今天,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倡导交际语言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CLT)成为重中之重。本文旨在介绍CLT法的特点与其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指出教学现状对CLT法实现的制约以及探索提高CLT法的教学模式实现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交际法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后,引发了外语教学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的重大变革。它以其新理论、新方法得到国内许多教学专家的一片赞扬。然而和所有其他教学法一样,交际法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本文旨在从几个不同的侧面揭示交际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同位共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对交际教学法基本原则的理解和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帮助英语教师有效地使用交际法,上好英语课,以实现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8.
陈舒 《南方论刊》2009,(3):53-56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人们之所以特别重视这一现象的研究,是因为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使得各国人民得以频繁地交往。实际上,我们经常在从事跨文化交际。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两种形式。据研究结果表明,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30%通过语言交际,70%通过非语言进行交际的。而非语言交际则主要通过体态语言进行的交际形式。论文中的非语言交际则以校园非语言交际及其文化差异为例。作为一名英文教师,通过校园非语言交际及其文化差异的了解,我们可以学会运用非语言交际行为去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跨文化交际的普及和深入,有益于所有人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文化交际的能力,使我们能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有效地工作。  相似文献   

19.
试论传统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相结合的可行性及其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传统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的比较及其两者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探讨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任务,介绍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做法。从而得出结论:外语教学的方法应根据各自的实际需要,吸收各种教学法的长处,摒弃其短处,兼收并蓄,讲求实效;传统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相结合不仅必要,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自1972年Hymes 提出“交际能力”概念至今,交际语言能力理论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影响外语教学和测试领域的主要理论体系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锲而不舍地补充和完善交际语言能力概念,试图将其发展成为一个可操作的理论模型。20世纪90年代,Bachman 提出了一个包含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机制的全新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型;21世纪初至今,《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所包含的交际语言能力观在全球外语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如何有效地测量交际语言能力仍是目前语言测试面临的一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建议根据测试的语境来定义、实施测试的构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