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夏商时期的忧患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忧患意识是一种居安思危意识,它产生于夏商时期.夏商时期的忧患意识有种种表现,并且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原始性,它对其后历代的忧患意识或多或少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夏商文化的讨论中,提出从年代学进行判断的问题,于是出现了两种说法:一是以二里头文化一期以上为夏文化,二期以下为商文化,将夏、商文化断在一、二期之间,二是以陶寺类型的龙山文化为夏文化,其下所接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为商文化。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存在着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谨略陈鄙见,就诸方家。  相似文献   

3.
秦朝林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承大兵之余而一统天下,滥伐森林以供建筑和社会生产之需求,其对林业管理的指导思想主要表现为“封禁山泽”,并与征税相结合。“焚书坑儒”而留种树之书,但秦朝享国日浅,除栽植行道树外,其他之森林建设甚微。  相似文献   

4.
森林的管理与利用和统治者之政策密切相关,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造成的。初兴于西周之林政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已成为各国富国强兵的要政之一,受到普遍重视,其主要特点是:加强伐木管理,提倡人工林;采伐和林垦并重。  相似文献   

5.
夏商时期的和谐文化主要体现在制度控制层面、精神控制层面以及艺术审美三个层面。在制度控制层面,通过协调外交关系中的交往行为,以实现部落社会的和谐。通过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控制措施,通过推行荒政制度,关注弱势群体,通过控制人们物质消费的过度行为,以实现人际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精神控制层面,人们通过宗教信仰、道德修养以及礼乐为用等方式加强社会成员对社会规范的遵从,强化个体身心修养和谐意识,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在艺术审美层面,表现为听觉与味觉审美上的和谐,表现为视觉审美中的阴阳和谐、青铜图案与建筑审美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在夏商时期的一些考古遗址中发现了车痕和车马坑,这些遗迹表明当时存在一种非作战用的小车,商代晚期出现的马车达不到作战战车的要求.夏商时期的兵器演变特征明显,铜戈作为主要器类,以啄击为主要功能,适宜步兵所用;铜钱、矛、刀、戟、短剑、匕首等兵器也不适合车战所用.结合商代甲骨文的记载,夏商时期,作战的方式是徒步相击的近距离交战,商代晚期可能用战车作战,但战车始终未被大规模使用于战争中.牧野之战中首次使用较多的战车,这是车战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起点,之后在周人的推崇下,车战成为主要的作战方式.夏商时期战争形式的存在有其历史背景,与夏商王朝对铸造青铜兵器技术的垄断和吸收外来文化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我国很早就产生了海洋文化 ,它丰富了农业文明。夏商时期的海洋文化表现为出现了朦胧的海洋意识、海神崇拜以及早期的海洋旅游行为和以海岛为避难所 ,表现为开发了近海的海洋资源 ,有了一定的航海能力。它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还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夏商文化分界问题,学术界颇多争议。二里头文化是一个完整的文化还是要被肢解,不仅关系到夏、商文化的研究,更关系到考古学文化理论的创新。以往在讨论中只注重二里头文化的倾向使得这项研究始终没有突破。如果把二里头文化二里头类型与东下冯类型结合起来考虑,则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确凿无疑。  相似文献   

9.
依据有关史料,夏商时期的朝聘关系是当时屈服关系的一种体现.这种关系又具有一定的原始性,其朝聘用语与春秋时期的朝聘用语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10.
陈智勇 《殷都学刊》2008,29(3):33-36
基于长期观察和实践,原始社会晚期已经萌生原始时间概念。商王朝时期,时间概念已非常丰富和成熟,并应用于季节记时、年月日记时以及时刻记时。夏商时间意识特征:一是具有季节变化的周期性色彩,并与农业活动和人们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二是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和管理与运作制度,带有原始宗教色彩。三是开始出现了客观时间向主观心理时间的转换,对时间迟滞状态和时光飞逝现象的认识已经呈现。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与河南省洛阳市海外联谊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中国夏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9月17~22日在河南洛阳举行。日本的池田末利、伊藤道治、饭岛武次、荒木日吕子、下见隆雄,意大利的安东尼奥,英国的艾兰,美国的周鸿翔、胡博,加拿大的高岛谦一,台湾的王仲孚、杜正胜,香港的吴景宏,以及大陆的胡厚宣、李学勤、邹衡、田昌五、李民、常正光、刘起釪、刘启益、姚孝遂、陈全方、高明、商志(香覃)、王宇信及  相似文献   

12.
郭旭东 《殷都学刊》2002,(1):111-112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文明史研究中,夏商时代历史的研究,因涉及中国文明的起源、发展、国家的产生、中华民族的渊源等诸多问题而雄居显位。这其中,夏商都城制度的研究又是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字的起源当可追溯至田野出土的史前刻划符号,其中的部分经约定俗成而向文字发展,并在夏商社会生活中使用传播。经过长期的流通应用与演绎,不仅因需要而衍生出丰富的字形,还出现了具备记载、叙事、表达情感和传播传承功能的文体,两者结合有效地发挥着相应的文化积聚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夏商西周的国家政体表现为一种共主政治秩序。夏商西周三代通过朝觐、职贡、从征、出仕等制度来规范与维系王室与方国、诸侯的关系。这种关系已不同于部落联盟时期各部落之间平等的联盟关系,形成了方国、诸侯按一定秩序臣服于某一共主的政治体系;但是,方国、诸侯并不构成共主辖下的政区,王与方国、诸侯之间的关系并不如秦汉以后中央集权体制下中央王朝与地方之间的关系那样稳固和维系紧密。  相似文献   

15.
夏商西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古代军事爱国主义的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军事爱国主义从无到有、从稚嫩渐进于成熟,并伴随着朝代的更替和军事伦理文化的勃发而初具规模,思想内涵由单薄渐至丰厚。夏商西周是中国的奴隶社会,在这一历史时期,战争频繁剧烈,据记载,除夏朝建立过程中的战争外,当时大规模的战争有:夏后抒征东夷的扩张战争。,商汤灭夏战争,商王朝征讨蓝夷的战争,商武了征伐四方的战争,商谋辛、康了征羌、危战争,周武王灭商战争,以及酉周对四方的战争等。频繁的军事斗争,为军事爱国主义思…  相似文献   

16.
在我发言以前,首先想到我们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的顾问徐中舒教授和商承祚教授,不幸于今年1月和5月先后逝世,无任痛悼,为了表示对他们深切的怀念,建议全体起立,默哀一分钟。 朋友们,同志们,我们国家自从执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十几年来,学术界空前活跃,百花争艳,非常繁荣。这次会议是我们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和河南省洛阳市几个单位共同发起,现在单就与夏商历史文化有关的学会而言,就大有可观。  相似文献   

17.
林业对于"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浙江来说尤为重要.伴随着国家社会的屈辱遭遇,民国时期的浙江林政经历了坎坷的发展历程.民国时期的浙江林政,主要包括林政管理、林业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林业法制建设等几个方面.民国时期的浙江林政,在共性中有个性,在传承中有创新,在完备中有缺失,在混乱中有秩序.  相似文献   

18.
夏商学制的几个问题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个事物,一种制度都有 一个发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中国古代的学制也不例外。本文对夏商学制中几个聚讼以久的问题,诸如:庠序校与学校 的 关系,明堂与学校的关系,以及卜辞中所见的商代学校,作了一番考辩,以期追源溯流。  相似文献   

19.
论者常以为华夏民族在夏代已经形成,窃以为夏代确已形成华夏民族后世发展的核心,但华夏的三支主要来源夏人、商人、周人当时尚未融为一体,他们到西周时虽已融合,也仅形成民族的雏形,到春秋战国才形成稳定的民族共同体。秦的统一,是在华夏大认同的基础上实现的,因而战国七雄的兼并,也就是华夏民族的统一。今谨就夏商周三族的起源,形成与  相似文献   

20.
新石器时代及其以后的石斧,是人类较早的定型工具之一。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生产技术方面取得了极大进步。长江三峡地区西陵峡区域夏商时期文化遗存中,发掘出土了一种夹柄石斧。这种夹柄石斧是三峡地区先秦古居民发明的一种复合型工具。将其与手握类石斧进行使用性实验和比较,证实夹柄类石斧在生产方式和工作原理方面具有较大的科掌性,显示夹柄石斧是夏商时期西陵峡区域独具特点的区域文化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