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2016年9月29日,《日本学刊》编辑部与《拉丁美洲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马克思主义专栏与技术性编辑交流会,共同探讨学术期刊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及技术性编辑若干问题。按照会议主题,《拉丁美洲研究》编辑部主任刘维广首先做了题为"《拉丁美洲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的发言。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的统一部署,《拉丁美洲研究》自2015年以来积极刊登马克思主义文章。2016年,《拉丁美洲研究》继续精心组织"马克思主义与拉美社会主义"专栏文章。刘维广详细介绍了专栏的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主办,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学术交流杂志社协办的“第九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于2014年11月1—2日在哈尔滨举行。这是继2006年第二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举办以来第二次来到这里--黑龙江大学论坛的发起单位之一。此次论坛的主题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编译局、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黑龙江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20余位学者在大会上作了主题发言。会议围绕“原苏联、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前沿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2007年5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30周年庆祝大会在社科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致信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大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4.
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项重大举措。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学科与科研队伍建设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和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科研力量进行全面估价,并提出有益的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5.
2000年10月30-31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来自英、美等国和地区的12位海外学者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等单位的60多位国内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围绕人类和人类社会向何处去,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状况与21世纪人类科学和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具有生命力的发展取决于哪些关键问题的解决等主题进行了讨论。会议分为10个时段进行。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刘吉研究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  相似文献   

6.
《探求》2020,(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精辟概括了马克思的生平和伟大人格、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理论品格、学习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和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遵循。最近笔者阅读了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朱妙宽老师所著的《马克思主义三化十二论》一书(以下简称《十二论》),觉得此书较好地遵循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7.
2006年11月20~21日,"马克思主义:历史与现实"--首届中俄思想家论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和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编译局、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以及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大学、俄罗斯国立经贸大学等中俄两国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8.
20 0 4年2月1 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外中国学研究中心(以下称国外中国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与会代表有国外中国学研究中心的理事长、主任、副主任、顾问、秘书长和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领导,新闻记者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其他一些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共5 0余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任、国外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黄长著教授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辞。黄教授在致辞中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院科研局领导的帮助下,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会议于2 0 0 3年9月批准…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思想史教授卡门卡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邀请来华访问,于1984年11月10—11日在该所作学术报告,并就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等问题同中国学者进行了广泛讨论。卡门卡教授曾撰写许多有关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法学、法哲学以及中国法律思想等方面的著作。1980年他曾作为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执行秘书随团来华,并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签订了中澳社会科学学术交流协议。在同中国学者进行的座谈中,卡门卡教  相似文献   

10.
法、德学者谈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徐崇温1995年10月24日—1995年11月11日,以刘吉副院长为团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出访法国和德国,了解苏联东欧剧变解体以后,两国的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状况。我们共访问了11个单位的41位学...  相似文献   

11.
Western Marxism     
The end of the "ice age" of dogmatism in the USSR has spurred a lively growth of the most varied conception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scientific classification of which, in terms of the political currents to which they belong or the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they use, has hardly begun. The situation resembles the painful condition that characterized Western European Marxists after the Twentieth Congress of the CPSU in 1956. As Louis Althusser, the well-known Marxist philosopher, wrote, "The end of philosophical dogmatism has not restored (the former) Marxist philosophy to us. … It has given us real freedom to investigate, but it has also engendered a kind of fever. Some have been overhasty in calling philosophy what was only an ideological commentary on their sense of liberation and their taste of freedom. However, the temperature is falling as inevitably as stones tossed in the air. What the end of dogmatism did was to restore the right to carry out a scrupulous inventory of our intellectual property, to determine both our wealth and our poverty, to ponder over and publicly formulate our problems and to begin to perform the difficult task of true investigation" [1, p. 21]. One of the guarantees that this task will be accomplished is the knowledge of what has been accumulated by world thought and in particular Western European Marxist theoreticians [2]. The latter is all the more important in that we assumed a priori that our theoretical stagnation was inherent in aMarxism in general. Experiencing idiosyncrasy for dogmatism, we turn to non-Marxist theories, even as we disregard what Western Marxist theoreticians have developed. But the evolution of Marxism in the West, which has been through its ups and downs and crises, is important not only in itself; it also is indicative of processes arising in the social sciences in the USSR. It is interesting in this connection to examine how social changes have influenced the frame of mind of Western Manrists, and how these changes have been reflected in the themes of their investigations, in their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and political positions, and in the definitions of the subject of social changes. I should first like to discuss the very term "Western Marxism," which for a long time we denied the right to exist. Its theoretical boundaries and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have always been the object of heated debates in the West as well, which spurred the American critic of "Western Marxism," Stanley Aronowitz, to say that the "term Western Marxism does not designate any concrete set of doctrines. Its historical function is linked to the anti-Leninist movements of our century as an object of incrimination, and the term is used less often tolabel apostates of various kinds. Its theoretical status is doubtful andproblematic" [3, p. xiii]. Uncertainty about the meaning of the term is expressed even more clearly by T. Long: "I will use the term "Western Marxism" to apply to those who have proclaimed themselves Marxists, as well as to those who have proclaimed themselves non-Marxists since the time of Lukacs, who in large measure took up Marx's challenge, studying the strength and weakness of his theor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the prospects of humankind's potential emancipation" [4, p. 11. The first use of the term is discernible earlierin Comintern materials from 1924 in connection with certain works by G. Lukacs and K Korsch. However, the term came into general currency in 1955 thanks to M. Merleau-Ponty [S] who applied it to Lukacs's book Hktory and Class Conscwusness (1923). For Merleau-Ponty, "Western Marxism" was identified with the tradition of humanistic, subjectivist, and nondogmatic Marxism, in contrast to the official doctrine in the USSRand the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2.
焦坤 《求是学刊》2007,34(6):45-51
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不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两大发现,而是唯物史观与科学社会主义一体化的伟大成果。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成熟发展的标志。澄清理论界长期存在的错误观点有助于我们更加贴近马克思的自身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13.
澄清马克思哲学价值所在,是理解和捍卫马克思价值哲学的哲学维度,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表明马克思哲学是一种价值哲学,所以应该重视马克思哲学的价值维度,应该从价值哲学的视角看待它,发展它,实现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思想,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解决环境问题的荒谬性。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才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并提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希望。福斯特还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找到了其中所蕴含的生态学思想,并且证明了这些思想都来源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其中,以马克思的物质变换裂缝的理论最为重要,这一理论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生态唯物主义自然观并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完整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整体观是建立在批判黑格尔抽象整体观、传统集合论的整体观和无人的整体观基础之上的新整体观.马克思的新整体观在回应20世纪人类生存问题中自我分化和自我发展,这种分化和发展显现为卢卡奇的方法的整体观和主体意识的历史整体观、萨特的主体意志的历史的整体观,阿尔都塞结构的整体观、后结构主义的异质整体观和当代量子力学形而上学化的原初整体观.相对而言,前三种整体观是一种更强调整体的强整体观,而后结构主义的异质整体观是一种虚化整体的弱整体观,当代量子力学形而上学化的原初量子观重申了整体的优先性,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对后结构主义的整体观的纠偏.从马克思整体观生发出来的这些整体观构成了新马克思主义整体观的谱系学图景.  相似文献   

16.
桑春红 《学术交流》2007,42(7):10-13
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事业所需要的理想人格,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人一直关注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人格就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人的全面发展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其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进一步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新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作为当时社会的理想人格,是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们今天如何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学明 《求是学刊》2001,28(4):12-15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是 2 0世纪 80、90年代中国哲学界的重大事件之一。过去 2 0年中国哲学界许多问题的展开和许多理论倾向的形成 ,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引入相关。李惠斌教授认为 ,在过去 2 0年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过程中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带来了重要的启迪 ,为建立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新的世界性话语模式 ,提供了重要的话语背景。张一兵教授强调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要“重新面对我们一度以为完成了的文本和人物”进行经典文本的深度解读 ,同时要实现研究范式的转换 ,研究的重心要从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向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思潮和晚期马克思主义。胡大平博士对后马克思主义做了专门的划界。张翼星教授概括了目前哲学界关于法兰克福学派 ,特别是哈贝马斯以及关于萨特思想和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他认为目前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已大大突破原有若干派别的范围或框架 ,呈现更广阔的视野。陈学明教授回顾了过去 2 0年中国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争论 ,提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一定要着眼于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启示 ,必须强化问题意识 ,必须拓宽视野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作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8,(5):20-2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方法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方法;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方法;矛盾分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辩证方法。  相似文献   

19.
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化过程。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具有"世界化"形态的理论学说,它的全人类性价值诉求和宽广世界眼光决定了它的世界共享性,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离不开世界化维度。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世界化"新形态必须始终把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作为其理论发展的肥沃文化土壤,并在关注和解决已进入当代实践领域的世界重大问题,引领世界前进方向中实现。  相似文献   

20.
徐峰 《阅江学刊》2011,3(5):53-58
基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角来研究与分析气候危机可以拓宽其研究路向。虽然许多人长期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抱有敌视的态度,但只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才能够探寻到导致气候危机的真正肇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伦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正是围绕这两大进路展开批判: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逻辑的批判以否定其解决气候危机的能力,对资本主义消费文化观和宗教伦理的批判以澄明其反生态和伪正义的本质。可以说,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视角为正确认识和解决气候危机提供了全新的思维范式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