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所以自80多年前晏阳初及其同仁发起“新乡村建设运动”之后,关于农村发展的讨论和试验就没有停止过。2006年,国家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之后,农村发展问题走出了以讨论和试验为主的“新乡村建设”阶段,而开始迈向更为务实的“新农村建设”阶段。新农村建设是针对当前农村不断衰败、农民处境艰难和农业发展缺乏后劲的大背景提出和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可以在其中实现生产和再生产,可以实现其人生价值和意义,村庄人际关系和谐,具有高度认同感的生活共同体。所以新农村建设应该不…  相似文献   

2.
虞伟庚 《职业时空》2008,4(9):240-24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陶行知先生是中国历史上对农村教育极为重视的教育家之一,他的许多主张都为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认真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对促进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将有极大的裨益。  相似文献   

3.
吴子明  吕书额 《职业时空》2013,(10):128-130
实施“幸福乡村计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幸福乡村建设路径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一种直接体现.牢牢把握生态文明理念,对深刻理解幸福乡村建设路径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对当前廊坊农村生态环境存在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速实现农民幸福美好家园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建设工作迎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高度强调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意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体现在:“新结构”即新的生产组织结构、社会管理结构;“新功能”即农村社会结构的功能转换或更新;“新主体”即各类型农村人口的转型和重组等。  相似文献   

5.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科学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民.是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固本之策。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呼唤新型农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建设现代农业靠新型农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把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设新农村关键是培养新农民。从新农村建设需要来看,无论经济发展,还是社会事业发展;无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7.
以土地整理为主要内容的“金土地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蒲江县在土地整理工作中,改变过去传统的做法,以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揽,以规划为龙头,努力实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化、农业产业发展循环化、农民居住方式集中化、农民生活条件城镇化、农村发展环境生态化,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成都市远郊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得到了省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被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蒲江模式”,同时被省国土资源厅在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8.
声音     
“推进城镇化不能取代新农村建设。中国人口多,主要是农民多;农民要进城,但不可能都进城,更不可能都进大城市;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同样化,搞所谓‘去农村化’。城镇和农村应当和谐一体,各具特色,相互辉映,不能有巨大反差,也不能没有区别。”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强调,新农村是升级版的农村,不是缩小版的城市。城镇化要加快推进,但新农村建设也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9.
从党的十七大开始,便提出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然而,受农村传统因素的制约,我们在新农村建设推进文化发展前进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本文浅析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喜与忧。  相似文献   

10.
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疾呼声中,“三农问题”顷刻间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名词。在此背景下,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规划,将“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此来加快农村现代化的步伐,突破“三农”瓶颈, 全面改变农村面貌、提升农业能级、改善农民生活,在农村彻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品“公共财政供给”与“私人和村社自愿的集体行动”这两种基本模式及其互动机制,重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及其利益格局、保护农村土地资源和农民权益保护,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整合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组织资源等最具紧迫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举措的落实,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工作已取得相对较好的成绩,但仍有少数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难以满足日益严峻的社会风险及农民需求,农民参保意识相对淡薄。本文从当地政府部门管理等方面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有9亿农民,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党的“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重大方针政策,其工作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农民是我国人群、社会构成的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镇龙桂 《现代妇女》2014,(10):251-251
新农村建设强调“新”字,解决“新”的根本途径就要求从劳动力自身的问题出发,而农村劳动力问题的解决根本点就在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关注新农村建设就要关注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本文就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现状,提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采取小区集中居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种创新模式,然后由于农村居民受到落后思想和文化素质水平限制,农村施行集中居住后的环境和文化建设成为了新农村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环境和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的问题和发展对策来阐述其在农村“三集中”的建设中重要性,说明环境和文化建设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影响,进一步说明环境和文化建设在苏北农村“三集中”建设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6.
农业问题是世界贸易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的重要议题;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也同样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不久前结束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我们要建设新农村,也需要眼光向外,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在参加此间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时说。  相似文献   

17.
王莉 《现代交际》2011,(12):93+92-93,92
重视和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体现,是提升农民群众整体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总结和分析永吉县文化大院建设的经验,可以更加增强农村文化工作者对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提升农民素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8.
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是农民土地财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有利于正确处理国家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目前,在各种各样的土地制度创新中出现了如下可以加以借鉴的三种“模式”。通过分析这些模式,可以增加我们对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流转问题的认识。本文将对我国三种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模式作一个分析和评价。一、苏州模式(“苏州式流转”)“苏州式流转”是农民集体所有存量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的一种简略概括。苏州市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初,它与苏州乡镇企业的发展、企业经营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住宅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振坡 《城市》2009,(6):9-14
住宅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有效地解决城乡住宅建设和发展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更是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积极稳妥地探索适宜我国国情和农民生活特点的住宅发展模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是9亿农民终生期盼、投入最大、最为迫切的生活需求.也是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的时代呼唤。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环境与生态保护是一项重要内容。据调查,在相当多的一些农村,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现象较为突出,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极不协调、极不相称。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必须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农村环境质量的改善。令人堪忧的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令人堪忧,首先表现在农民环保意识较差。长期以来,环境保护的重点大都放在了城市、工业集聚地、流域、自然保护区、风景文物保护区等,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