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文化美、前文化美与复合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美学中的其他重大问题一样,美的分类,也是美学史上一直没有规范解决的问题。传统美学中常见的分类是根据审美对象自身性质作出的,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等等,这种分类最大的缺陷是把“美”的分类变成对“美的事物”的机械归类,没有也无法揭示美自身的不同生成特征和规律。从系统美学角度讲,美是不能脱离审美关系系统而独立存在的,美只是审美关系中客体的系统质,因此,美的分类是不能脱离开审美系统的。依据审美关系生成性质,应将美划分为前文化美、文化美与复合美三大类,这一新的分类方式既有助于美学学科的规范,也有助于我们对美学和艺术现象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2.
李志宏教授之所以要否定"美的本质的问题",断然认定"美是什么"是一个伪命题,就是因为他所谓的"认知美学"完全否定了"美的事物"和"美的本质和美的属性"的实存,认为承认"美的本质问题""美的事物"以及"美的本质和美的属性"的实存,就是混淆了"美"字(美概念)与"美"(美事物)的不同,把"美"字的存在当成"美"的存在。实质上,认知美学一方面否定"美的事物"和"美的性质"的实存,另一方面却把事物之所以美归结于"认知结构中形式知觉模式的建立及其显效状态"。这是不折不扣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美论观点。这种所谓的"学术的科学化步伐"实际上就是一种虚构。认识论美学有其生命力的场域,但无法完全取代社会本体论美学,而且,离开了社会本体论美学,认识论美学也只是无根的浮萍。只有多层次、多角度、开放性的美学研究才能够解决"美的本质问题",新实践美学的研究模式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汉语语境中海德格尔美的思想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玉刚 《人文杂志》2007,(6):107-112
新世纪汉语语境中对海德格尔的美和艺术运思既有较深入的阐释,又有基于一定学理和价值参照作出批评的力作,表明汉语学界对海德格尔的美的思想研究已推进到新层面,就"思的事情"而言这未尝不是有启发性的研究思路!从另一视角可以洞察海德格尔美的思想对中国本土化美学研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康德以批判哲学为基础,通过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派美学的调和,推动近代西方美学产生了关键性转折。从"美的分析论"到"崇高的分析论",康德从不同方面考察和论述了审美中感性和理性的关系问题,试图以不同方式将两者调和起来,回答审美愉快的情感何以具有理性的性质这一基本问题,并通过对"美的理想"和"审美理念"内涵的揭示,对美和审美的本质特征作了深刻概括和创造性阐释。康德美学的内在矛盾,表明依靠调和无法真正解决美和审美中感性与理性等对立面的辩证统一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基本解决则是由黑格尔完成的。  相似文献   

5.
康德的美学范畴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的审美判断力批判包含美的分析和崇高分析两个主要部分,形成了其美学范畴的主干:必然→美→崇高→自由。他按照逻辑学的体系从质、量、关系、情状(模态)四个方面分析了美与崇高,得出了美的无功利的令人愉快性、无概念的普遍令人愉快性、无概念的必然令人愉快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等性质,并辨析了美与崇高的形态和审美感受的差异,从而组成一个使人由必然经过美与崇高而达到自由的美学范畴体系。  相似文献   

6.
美的建构与解构——从美学原理中的三大问题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法 《晋阳学刊》2011,(6):57-62
美学原理中有三大问题,美是主观的,同时又有客观性,美是有个人性的又是有共同性的,这两个问题的理论解决在于第三个问题,美的建构与解构,理解了美的建构与解构,就理解了美的形成,客观化、普遍化、符号化的问题,理解了美的解构,就理解了美的差异和变化。审美现象学,美由个人性到普遍性的过程,美的建构与解构是本文论述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康德美的特质与审美主体性论要温纯如康德美的特质在西方美学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西方近代美学中对经验主义思潮和理性主义思潮关于美的特质对立性发展所作的统一性的总结。它融会各派美学特质,构成自身美学体系的基础。康德正是从美的特质出发,确立了审美的主体性,把...  相似文献   

8.
高冀 《社会科学战线》2022,(2):136-145+282
法国学者夏尔·巴托《归结为同一原理的美的艺术》一书在推广"美的艺术"这一概念中做出了独特贡献。巴托明确提出了"美的艺术"的划分,即"5(诗、绘画、雕塑、音乐和舞蹈)+2(演讲术和建筑)"。其中,诗、绘画、雕塑、音乐和舞蹈以愉悦为首要目标,并不追求实用,因而是最典型的"美的艺术"。巴托重新阐述了古已有之的摹仿论,并对各门主要艺术的特点详加分析,认为所有的"美的艺术"均能体现出"同一原理",都是对"美的自然"之模仿。巴托系统论述了艺术创造问题、艺术欣赏问题和模仿原理在各门艺术中的体现,在美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美的艺术"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其在词汇、制度等层面对同时代人和后世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孙绍振的文艺美学思想与康德的批判美学、黑格尔的美学理念、正反合三位一体模式,有可比性的对应关系.孙氏新美学原则的当代性反思判断,主要对"美是生活"论、"生活决定"论与"政治一元"论等三大传统观念提出挑战、质疑与反拨;其学理则进一步对机械反映论、二元对立论与非审美论等三大形而 上悖论作出批判与超越;然后又以二律背反、正反合三位一体模式与波普尔的证伪与证实相结合方式等方法论模式,建构起自己的美学系统.  相似文献   

10.
审美判断之二律背反——康德美学方法论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美学是个充满矛盾的整体,“二律背反”贯穿并牵制着这一整体。它是康德阐释审美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逻辑支点。“美的判断”和“崇高的判断”是康德运用“二律背反”对审美判断力的总体设定,表现为形式和无形式、感性和超感性、有限和无限的区别和对峙。另一方面,康德美学作为一个过程,驱动美向崇高转变的逻辑支点则是他关于“纯粹美”和“附庸美”的先验假定,这是康德美学动态层面上的“二律背反”。康德运用“二律背反”揭示了审美活动最深刻的、最重要的内在矛盾,这是康德美学方法论的根源,也是康德美学的主要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1.
钟锦 《河北学刊》2003,23(3):127-130
本文通过与辛弃疾、陈维崧词作的对比 ,指出苏轼词作的超旷风格主要由道家 (庄子 )哲学精神的影响所造成 ;此种精神即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美之分析”中所分析的“美”。并且结合苏词 ,阐释了“美”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之特质以及美善二者之关系。此种阐释对苏轼词风的深入了解有所助益 ,同时也可以澄清常州词派词学理论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晓芳 《云梦学刊》2004,25(4):71-72
历朝历代中对女性歌颂之作颇多,文人们对女性美的欣赏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南朝文人在对女性的歌颂诗作中,将女子的形象从神还原为人,拉近了女性美的审美距离,具有明显的现代情爱的特点,在女性审美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维山 《兰州学刊》2006,42(7):73-76
对“美的规律”内涵的认识,虽然意见纷纭,但是总的出发点是一致的。争论各方都把“美”理解为美的事物,从美的事物出发探求美之为美的规律。马克思提出的“美的规律”是一种生产中的规律,是一种关系规律。它不但包含美的事物的规律,还包含主体审美的规律。由此,“美的规律”的审美之维是一种必要的维度。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的创造能力的总和。作为与真、善相并列的美,对应的本质力量是判断力。只有找到了人创造美相对应的本质力量,“美的规律”才有了真正的存在基础,对“美的规律”内涵的研究才能取得豁然开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阳美"是一种时间意义上的张力,是儒道所共同追求的哲学理念,它是针对私有制观念而提出的,主张人的欲念是可以调控的,最终可以达到无我、忘我的境界。这即是儒道的"情色"论的核心内容,皆归于"乐感人生"。"阴美"是一种空间意义上的张力,是佛教所追求的一种宗教境界,它以"缘起"和"色空"论著称,与"乐感人生"观相反,主张"苦感人生",并且在教义内涵上追求"苦修来世"的"涅般木"式的空间跨越性,在传播上也展示出"融帝化儒""融入化道"的空间魅力。佛教的"阴美"对儒道的"阳美"在客观上起到了补进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曹晖 《北方论丛》2002,(2):58-60
科学哲学家马赫所阐发的思维经济原理,提出了思维经济性是科学所遵循的原则.而同样,经济性和简单性也是美所遵循的原则.因为(1)经济性是衡量美的一项重要标准;(2)经济性是人类审美的一种趋向;(3)经济性是科学美学的基本特征.无论艺术还是自然科学,都是沿着和谐而简单的轨道向前发展的.简洁,精炼、探求本质和内涵是艺术与科学共同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在儒学史上,元代许衡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儒者以“治生”为先务的思想。许衡的治生论是基于当时儒者的经济状况而作出的一种应对,表达的是儒者学做圣贤需要先解决生计问题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作为儒学的一个口号,它的确存在着措辞不当的问题。王阳明从儒学的基本教义出发,对它作出批评与修正。晚明以降,不断有学者对许衡的治生论给予肯定,但这些辩护在策略上都是极力撇清治生与营利的干系,在理论上都没有真正驳倒王阳明。当代学者余英时先生则从王阳明对许衡治生论的批评中解读出明代儒家伦理有了新发展。儒家伦理在明代是否有了新发展,以及这种伦理发展与社会风尚变化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因果关系,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论证。  相似文献   

17.
人的自身生产与身体美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自身生产是人类实践的物质生产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类一切实践(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与美和审美关系密切:1)人的自身生产生成了人的身体及其与人的审美关系,从而生成了人体的美和审美;2)人的自身生产与其他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生产一起扩大了人本身的美及其审美的意蕴;3)人的自身生产的丰富形态给文学艺术表现人的美及其审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后现代主义的美学之中,人的自身生产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即消费社会的身体的感性价值的凸显改变着美和审美的形态和特征,突出了美和审美的平面化、娱乐化、商品化。这样,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身体的审美关系的科学——身体美学,就呼之欲出了。在中国的现实之中,这些是值得我们充分关注和积极引导的。  相似文献   

18.
张鹏飞 《兰州学刊》2010,(4):137-140
中国古典戏曲尊崇“大团圆”结构模式当与华夏民族传统思维的整体性、求同性、直观性的“天人合一”的“中和”期待视野调谐融和。它蕴含着国人对以人的肢体、语汇、舞蹈、音乐、绘画、雕塑等为传播媒介的艺术表达体例的独特悟化以及炎黄子民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哲学观念、文化心理、叙事视角、生命品位等在艺术演绎人生现实上的审美映射并彰显着悠观风卷云舒式的诗意栖居的生命情韵。  相似文献   

19.
“社会美”范畴创构六十年之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美是中国现代美学独创的范畴,也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的重要贡献,首次出现在蔡仪美学中,至今已有六十年的历史。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初步繁荣之后,这个范畴逐渐被冷落,甚至被遗忘。社会美理论的确存在许多有待澄清的问题,但其生活指向和现实关注却显示出中国美学的基本特色,当今文论界所推崇的西方审美化理论,完全可以纳入社会美的框架之中。社会美有古代和现代两种历史形态,当前的审美化理论不过以一种后现代的方式强化了社会美的古代特点,实际上是向古代美学的倒退。从美善混同的功利性转变为美真结合的认知性,从漂亮炫目的形式美转变为生活原生态的现象化,这是社会美范畴走出困境的关键;这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也将切实地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明代中朝使臣往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武初年,明朝皇帝朱元璋与高丽国王王颛互遣使臣,开始了两国使臣频繁往来。在明代,朝鲜派往中国使臣1252次,平均每年4.6次;中国派往朝鲜使臣153次,平均每年0.6次。使臣的相互往来,沟通着两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密切联系,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关系发展,两国关系出现与明朝以前不同的特点:政治上联系愈加密切,形成了政治上的“一体化”;经济上,朝鲜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对朝鲜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影响,成为朝鲜的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