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夏承焘早年从事词的考据之学,中年以后转入词的批评之学.他的考据成果如<唐宋词人年谱>、<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唐宋词论丛>等著作,代表了20 世纪人谱牒之学、白石词乐之学与声韵之学的最高成就.他的批评成果如<月轮山词论丛>和<词学论札>所收录的相关文章,也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从考据之学到批评之学,体现了夏承焘在研究方法上由"词内看词"到"词外看词"的重要转变.他的"词内看词,,表现为对词的字、句、声、韵、调、体式、版本等的校勘和考订;他的"词外看词"则表现为诗词之比较、词文之对读、词作与词论之互参,以及由作者的时代、环境、遭遇、个性、政治倾向、生活态度、文学观念,考察作品的思想、情感、表现形式与风格等等."词内看词"与"词外看词"各有优点和局限,夏承焘的过人之处是能把两者较好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晚清学者杨希闵所辑<词轨>是一部选论精当、颇具手眼的词选.从选本批评角度对其加以考论,有三端值得重视:这是一部在清代后期词学语境下出现的词论型词选,其选心近于常州词派词统,但又不囿于常州词派,其推尊唐五代北宋词,又承继云间词派余响;其分为正、附两大选阵,在选人方面特重诗词兼擅、一身二任的词人;其评词重自然浑成,有性情境界者颇得重视.  相似文献   

3.
<历代词人考略>是晚清四大家之一况周颐的一部词话,同出一源的三十七卷本<历代词人考略>和<宋人词话>共汇集了有关唐宋词人六百八十多家的文献资料以及况周颐给每位词人写的词人小传和按语.<历代词人考略>是况周颐词学批评理论的重要补充,对认识况周颐的词学范畴、词学史观均有助益;<历代词人考略>中还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词学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4.
2007年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丛书”推出了徐安琪的《唐五代北宋词学思想史论》,这是第一部建构唐五代北宋原生形态词学思想体系的专著。该专著由其博士学位论文修改而成。作者于绪论中表明,本书旨在“建构在词人或批评家丰富的审美经验之上的、在理论批评和创  相似文献   

5.
咏物词是唐宋词中的一种重要创作类型,前人对于咏物词的发展兴盛往往存在着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咏物词是南宋词人的专利。但通过对唐五代词进行详尽的考察,我们发现唐五代咏物词数量其实相当可观,尤其是敦煌民间咏物词,在题材内容、创作机制、情志内涵和审美风范方面均具有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咏物词是唐宋词中的一种重要创作类型,前人对于咏物词的发展兴盛往往存在着一些先人为主的观念,认为咏物词是南宋词人的专利。但通过对唐五代词进行详尽的考察,我们发现唐五代咏物词数量其实相当可观,尤其是敦煌民间咏物词,在题材内容、创作机制、情志内涵和审美风范方面均具有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李齐贤是朝鲜词史上最重要的词人之一,也是成就最高的词人之一,他的词对朝鲜后世词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开创了以词写景的文学范式,其次是开创了以健笔写豪情的词风传统,再次是树立了朝鲜特有的词学理念。李齐贤在朝鲜词史上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但消极的影响也存在,不过瑕不掩瑜,无损于他在朝鲜词史上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8.
姜夔是宋代词学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词人,他集前代词学之大成,开后世词风的先河。他清空骚雅的词风对南宋后期江湖词派影响很大。对于这一派词人而言,姜夔无疑具有开宗立派、示法后人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9.
清代一些批评家以诗或词的形式表达词学思想或进行词学批评,一些著名的论词诗和论词词成为词论家的代表性的词论文献,成为词学理论的载体,对当时乃至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浙西词派的厉鹗、常州词派的宋翔凤均有《论词绝句》,晚清四大家王鹏运、朱祖谋也写有论词诗词,有些表达了对词体特征、词史发展、词坛利弊的看法,有些评议了历代词人、词作风格特点、渊源、影响等问题,颇具理论色彩。这些论词诗词是他们词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彭孙道是清初词坛上一位优秀的词人,被王士禛誉为"近代词人第一".他的词学思想也颇有独到之处,本文结合<金粟词话>,探究其词学思想.本文首次总结出他在词论上以自然为宗,并举雕琢;兼容并包,不以婉约、豪放争长;积极倡导,纠云间之弊三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认为,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但唐五代曲词与两宋词的本质区别,主要是宫廷词与士大夫词、市井词的不同.词体在唐五代时期,其主流始终在宫廷文化之中,李白的宫廷应制词、西蜀花间词、南唐词是此时期的三个标志;所谓民间词应该是中唐之后才发生的,真正实现这一转型的标志应为东坡词.  相似文献   

12.
唐五代词,是探究词体流变必然追溯的重要阶段。从词史发展的角度看,唐五代词从敦煌民间的“曲子词,”到中唐文人的“长短句之诗,”再到花间的“诗客曲子词”、南唐的“士大夫之词,”这一连串概念环环相生的演进,表明词体在原生态时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雅俗流变过程:先天俗质——初始雅化——雅俗并存——去俗从雅。其中,雅与俗的分合消长,成为推进词体衍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词完成了由唐至宋的过渡。  相似文献   

13.
散乐歌舞是唐五代曲子产生的前提,教坊乐渐变为唐曲子,是唐五代曲子辞"倚声"之源,唐五代曲子与唐"燕乐"无涉。柳永词的用调充分体现了唐五代词乐在北宋初期的延续,柳词的声情体貌,均源自"花间",与教坊俗乐紧密结合,既倚声"善为歌辞",又能"填腔"制撰新曲,"变旧声作新声",使之传播极广,接受甚众。苏轼以诗为词,是真正的"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但由于不咏调名本义,脱离词乐声情,也使得词成为了案头文学,逐渐丧失其作为音乐文学的特质。  相似文献   

14.
隋代及初唐的民间词即是当时的民歌,中唐以来文人词属于诗余性质。温庭筠是词史上第一位大力填词的文人。他生活在需要小词产生的环境里,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创作。温庭筠的作品代表性风格是设色浓丽,辞藻繁密;另一种风格是气韵清拔,格调高峻。温词是对齐梁时代美学精神的隔代传承。以温庭筠为代表的晚唐五代词是一种介于俗文学与雅文学之间的并逐步向雅文学转化的过渡性文学样式。《花间集》中的词人围绕温、韦分为两派:一派以温庭筠为代表,可称为"伶工之词";另一派以韦庄为代表,可称为士大夫之词。以温庭筠为代表的一派词人在文学自身以及历史发展的双重指向下,开拓了全新的诗歌之路。伶工之词在晚唐五代词稀⒗的发展期是不断进步的,由温庭筠到欧阳炯、顾,词的语言和表现手法变得越来越纯熟而自由,为词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唐宋语境中的“以诗为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晚唐五代开始的"以诗为词"的创作实践和北宋中期围绕这一创作现象的批评论争,不仅涉及到词的创作方法和词史发展的方向问题,更对诗词体性的异同之辨产生了重要影响."以诗为词"在唐五代及北宋前期的创作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填词对诗歌句式句数及婉媚风格类型的趋同,而从北宋中期开始的相关评说则重在分辨诗词体性之异.唐宋语境中的"以诗为词"在强调词体之独立和本色的同时,也主张通过诗人句法来体现词中的情感力度和壮阔风格;而在演唱风格上则在宋代普遍流行的女音之外,追求声调高逸的男音色彩."以诗为词"的内涵及其演变在唐宋语境中可以得到准确阐释,并可借此展现宋人词学观念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16.
南唐末代帝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世纪学者对于李煜的生平及词的研究既全面又深入,并出现了一些较大的争论,争论的重点集中在四个方面:版本及生世考辨;词作思想内容之辨析;词艺品评及创作比较、创作分期的讨论;艺术成就及词史地位。对于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科学的客观的再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探索李煜生平及作品,也能对于围绕该课题的学术发展有一个全景式的观瞻。  相似文献   

17.
今存之宋金《刘知远诸宫调》、《西厢记诸宫调》及南宋《张协状元》戏文,它们的曲调有一部分吸收了词调,但已有性质的变化。此外它们的曲调还有来自唱赚、唐代教坊曲和唐宋大曲的,而且皆与宋词词调有密切的关系,有的可补宋词词调之阙,为研究中国音乐文学史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许渊冲英译唐宋词追求形似与形美。选取了诗行、人称代词、句子与句子结构和英译整体形态等四个参数,对许译《最爱唐宋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英译唐宋词,形式变化在所难免,形似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大家追求的理想,形美往往与形似成反比,追求在形似基础上的形美真是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19.
唐五代在汉语史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这一时期重要作品《敦煌变文集》和前代相比晓畅易懂、明白如话,体现出这一时代的语言特征,是古白话系统逐渐成熟的标志。通过对敦煌变文中词缀的分析,揭示出部分汉语词缀从魏晋六朝到唐五代这一时期的发展变化,证明了附加式构词能力逐步增强是近代汉语复音化趋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李珣是五代西蜀花间词人中的一名重要作家.他的词风清新明丽,主要体现在白描手法、清新优美的意境、清丽自然的语言和清空善转的结构等四个方面.李珣的这种词风赋予了其词与花间风调有别的艺术风采,不仅为浓香腻粉的花间词坛增添了一道清新明丽的风景线,也因此奠定和确立了他在花间词坛乃至五代词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