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刑事诉讼法典,尊重和保障人权绝不意味着只是尊重和保障被告人的权益,尊重和保障被害人的权益应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应有之意,尊重和保障被害人的权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我国被害人权益保障的发展,是伴随着刑事诉讼法典的修订而逐步完善的,同样我国被害人权益保障方面也存在有不尽完善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尊重实践和尊重科学是邓小平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邓小平尊重实践的思维方式可以从尊重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尊重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体现出来 ;尊重科学的思维方式则体现在他处理国家事务、提出与制定治国方针与政策时的科学决策中。邓小平从实际出发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对待资本主义 ,“三个面向”以及“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都表现出这位“总设计师”的尊重科学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尊重,是一门深奥的学科,亦是一笔难能可贵的财富。——题记什么是尊重?怎样才能受人尊重?尊重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尊重的解释,或许我们无法给予你全面、透彻的答案,但,纵横历史,点击国内的名人事迹,他们的真实事迹,却能给予我们关于“尊重”的诠释和深深思考。  相似文献   

4.
加强高校德育的尊重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新世纪高校德育的新走向.高校德育的尊重教育主要包括政治尊重教育、法律尊重教育和道德尊重教育,三者共同构筑了高校大德育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5.
馆读矛盾有很多是因为馆读之间缺乏应有的了解和尊重而造成的。尊重服务就是馆员在服务工作中尊重读者,并重视对读者进行图书馆尊重的教育,从而建立和谐的馆读关系。  相似文献   

6.
周总理的这篇《讲话》,贯穿了维护各民族一律平等的精神。他在《讲话》中指出:“肯定地说,民族自治权利必须受到尊重。凡是宪法上规定的民族自治权利,以及根据宪法制定的有关民族自治权利的各种法规、法令,统统应该受到尊重”。我们体会到,周总理教导的尊重民族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不是可尊重可不尊重的问题,而是必须受到尊重的。  相似文献   

7.
新高校教师,作为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知识型员工,普遍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除了要求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等得到满足外,更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理解。这种尊重不仅来自学生,同样来自高校管理者。本文主要从高校管理者角度研究尊重教师问题。阐述了尊重教师的内涵,并分析了当前高校管理中教师不受尊重的表现及原因。提出了高校管理工作中尊重教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对南通市1440名城乡老人尊重需求的满足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城乡老年人中感受到子女尊重的人数最多,感受到村居成员尊重的次之,感受到村居领导尊重的最少。农村老年人比城市老年人更多感受到来自子女、村居成员和村居领导的不尊重。影响城乡老年人尊重需求满足的因素主要有老年人个人情况、老年人所在村居尊老敬老宣传和实际敬老行为、老年人整体社会保障状况等。社会可改善各相关影响因素,以提高老年人尊重需求的满足程度。  相似文献   

9.
公民道德可以说是一种以法律为资源的道德,公民道德基本要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节约、敬业奉献”是与法律所规定的公民义务内容相一致的。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忽略对公民权利的维护和尊重,这是道德教育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的原因之一。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倡和培养尊重他人、尊重权利、尊重公共生活规则的道德习惯,首先要让公民学会尊重自己,让整个社会尊重普通公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充分信任和尊重”条款是美国联邦宪法第四条中的第一款,它要求每个州对于他州的公共法律、案卷和司法程序,应给予充分信任和尊重。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联邦最高法院对“各州信任和尊重外州公共法律”的要求是相当宽松的,而对各州信任和尊重外州判决的要求却近乎苛刻。这主要是因为过分强调对各州法律的信任和尊重会造成一州为另一州立法或一州法律只能在外州执行的荒谬结果,而强调对判决的信任和尊重却可以在不过分损害各州主权的前提下促进联邦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1.
尊重教育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人本主义哲学为基础,以尊重为教育原则和方法建构和谐教育氛围,尊重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尊重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先进教育理念。尊重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将尊重教育理念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一种反思,  相似文献   

12.
也谈尊重     
尊重二字古已有之。《说文》:尊者酒器也;凡酌酒者必资于尊,故引申以为尊卑之尊字。重者厚也。古时妇幼不得当众饮酒,敬以丰厚之酒,曰尊重。可见规格之高,礼节之大。民族心理文化发展至今,“尊重”一词脍炙人口,广而知之。《现代汉语词典》:尊重即尊敬或重视,如“互相尊重”等等。依我理解,尊重不外有两层意义,一为尊重自己,二为尊重他人。而尊重自己往往是以尊重他人而得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红军长征时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风俗政策的基本情况,认为其基本特点是: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与严格执行部队纪律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作为党的民族统战政策的重要内容;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必须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4.
王锋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9,25(3):113-113,117
在教育过程中,儿童常常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构建充满情趣的文化世界,对生活产生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尊重儿童文化,应尊重儿童享有的权利;尊重儿童文化,应创造适合儿童文化发展的环境;尊重儿童文化,应构建走向合作与探究的生态课程。  相似文献   

15.
孙勇 《金陵瞭望》2011,(24):85-85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把坚持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把尊重劳动、尊重意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针.意义十分深远。对于企业来说.将以上四个尊重更具体化.就是尊重员工、尊重人才、尊重用户、尊重管理。这四个尊重用以人为本加以贯穿.就凸显出尊重人的劳动,尊重人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6.
在选修课教学中围绕立德树人实施尊重教育。以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为逻辑起点,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塑造主体人格为本质特征,以尊重、提升学生的精神品位为价值导向,是落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文章指出 ,尊重主要包括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尊重知识这五个道德维度 ,它是人类最起码的道德共识 ,是全球的底线伦理原则。对于解决经济全球化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尊重与“尊重的教育”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尊重为个体与人类生活所必须,"尊重的教育"更是当代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课题与实践课题.本论文分析了"尊重的教育"的理论内涵与前提性问题,指出了"尊重的教育"是兼具目的与过程、感性与理性、认知与行动的教育理论;在理论前提上,笔者分析了"尊重的教育"何以是积极的教育,尊重的逻辑来源以及尊重的价值基础,以期更全面地透视"尊重的教育"的本体内涵.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扬弃既往文明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蕴含着尊重自然的伦理精神。尊重自然的伦理精神包括人类对自然的认可性尊重和评价性尊重,前者指人类要科学地承认自然的形而上地位;后者指人类要形成对自然的积极评价;此外,还包括人类在实践中要遵循、践履关爱自然的行为规范。生态文明时代的尊重自然的伦理精神将规约和引导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促成人与自然共荣共生。  相似文献   

20.
盗版问题的研究很多,但绝大多数都停留在表面.盗版问题面临的已经不是制度规制上的空白,而恰恰是一种尊重权利、尊重创造的法律文化的缺失.所以,盗版问题的解决,除了法律制度上的完善之外,还需要重视和加强尊重权利、尊重创造的法律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