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标题遐想     
近日,有个朋友诉说,他原从事新闻工作,干得蛮不错。只因他是个少数民族,就把他调到了民族工作部门。他干了一段时间后,觉得还不如干本行发挥作用更大。又有一个朋友告诉我一个好消息。说,××电视台决定重建民族组,以加强民族宣传。我听了很高兴,立即想起一个人:“赶紧把新闻部的×××(系少数民族)调进去!”我这个朋友却挤了挤眼睛,说:“不,他还是留在新闻部好。那里没有少数民族记者不行!”我顿  相似文献   

2.
杨四海 《民族论坛》2006,(11):48-48
在这个夏日的正午,湘西的王村仍然站在酉水北岸。其实王村一直是站在那儿的,在这里,我用“仍然”这个副词强调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因为在我没有见到王村之前,它已站在那儿有两千年了。而两千年之后的这个夏日的正午,当我从绿得发青的酉水支流——那惊魂动魄的猛洞河漂流到王村水码头的时候,浑身上下水淋淋的我,还不知道几十级石阶之上那个山腰间的“芙蓉镇”——就是我想象了好些年的王村!在我的记忆里,《芙蓉镇》是古华写下的一部小说,后来它又被谢晋执导成了电影。可我对发生在《芙蓉镇》里的人物、故事早已没有了清晰的记忆,这么多年了,…  相似文献   

3.
薄情     
偶尔逛街看到一条秀丽的牛仔裤,试完才问价,打完折还要一千多。我已经存了撤退的心,小姐还鼎力推荐:“这个十年都不会变形。”我笑起来:“那我呢?我能十年不变形吗?”还有一句更残忍的话我没有说:我肯穿十年吗?我的衣柜早就是深宫孽海,无数得不到我宠幸的衣袂在欲哭无泪。拒绝有一种残忍的愉快,仿佛被我轻轻推开的是一个痴情男子,他说:“我十年都不会变心。”但他出现得不是时候,他不能成为我生命中亲密的爱人,就什么也不是。我照样会哂笑而答:“但我做不到。”背叛是怎么开始的?我曾经一时糊涂,花大价钱买下白衣白裤,袖管绣了一团荆棘,才下…  相似文献   

4.
朱茜 《民族论坛》2006,(9):22-24
(一)那晚步出戏院的时候,已是夜里十一点多了,散场时的熙攘人流和车水马龙渐渐散了去,路上行人已稀。在等出租车的间隙里,我又回头看了看戏院门口大幅的宣传海报,《1699·桃花扇》的字迹在深沉的夜幕里已不甚清晰,耳畔依稀还萦绕着的三弦的咿呀声也慢慢地模糊了起来。“要车么?”一个中年人的声音招呼道。“嗯。”我回过神,拉开了车门。出租车缓缓起步,司机笑道:“是看《桃花扇》演出的吧?这年头,像你这样的小年轻,没几个人会看昆曲演出了。”“我看到的年轻人还不少呢。”我应道,“不过还是老年人多些。”“我在这块带了两天客了,基本上来…  相似文献   

5.
我们叫做“日出舞”,可它却历时长达4天之久。“日出舞”是白山印第安人阿帕切族为庆祝一个少女从孩童成长为妇女所举行的最盛大的仪式。我14岁的那年,本不想举行这个仪式,我觉得难为情,因为所有的朋友都会盯着看我。可我的双亲非要举行不可。我的妈妈——连她自己都没有举行过——说这个仪式很重要,“这样一来你就可结结实实地活到老了。所以,我也就默许了。我父母为此准备了一年之久。他们四处邀亲访  相似文献   

6.
阿角     
“阿角还在吗?”“她的情况怎样?”“现在她……”不少人向我打听阿角的命运。是的,人们没有忘记冲破一切阻力,创办了凉山第一所民族学校的彝族女教师。  相似文献   

7.
去年12月24日,一名11岁瑞典女孩被父母活活打死,因为这对愚蠢的父母相信女儿“被邪灵附身”。打死孩子后,孩子的母亲主动打电话给警察局,说:“我这里有一个没有生命的女子,她不能动了。”警察立即出动,将他们拘留。同时,警方还发现这个女孩12岁的兄长被困在斯德哥尔摩郊区一间屋子里,他身体被严重打伤,并且已不省人事。据报道,这些孩子是“因宗教原因遭殴打的”,而这个家庭相信这些孩子被邪灵附身。一个邻居说,他们在这一天半来,听到“恐怖的重击声和喊叫声”以及暴力冲突声“掺杂着哭叫声、歌声和掌声”。但令人吃惊…  相似文献   

8.
如何使更多的人来关心、参与,做好民族题材电视宣传这篇大文章,这是每一个民族宣传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认为最根本的还是使这个“话题”能抓人,能感人。本文拟就此问题,谈谈对中央电视台《中华民族》栏目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借助媒体优势,发挥栏目特色在当今这个...  相似文献   

9.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就被各族人民奉为一种美德。遗憾的是,由于不适当地宣传“高消费”、“能挣会花”,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个传世之宝被冷落了,不提了,甚至被一些人鄙弃了——“都八十年代了,还要讲这个吗?”  相似文献   

10.
已经48岁的旭仁花,指着照片中那个蒙古族姑娘告诉我说:“那就是我,离毛主席多近啊!”至今,她还非常清晰地记着1964年6月12日这个难忘的日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中亚     
一自从我上次在阿尔泰学的研究中做关于艺术情况的调查报告到现在已经5年了。这次我要讲述另外一个问题,我非常希望它是一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那就是从历史和文化观念上给我们大家所关注的“中亚”这个词下一个定义。什么是中亚?35年来我一直对这个问题感兴趣,观点自然也有所发展,尽管没有重大的改变。所以我这里要说的虽然不是全“新”的,但它确是别人和我自己研究所得出的总结。在中亚的自然结构和文化结构当中,由于我缺乏这方面的专门知识,在以下的章节中没  相似文献   

12.
101岁的老寿星“我外公有100多岁啦!他是个清朝人,还留着长辫子呢。”瑶寨老人赵福才的外孙女春凤在电话里这样给我描绘他的外公。还没等我说话,她又说了,“你想听他说话啊,不行呀,他到山上割草去啦!”听后,我忍俊不禁,“清朝人”!今夕何年呀?还有清朝人啊!不过我这一去采访还真吃了一惊,可不是,湖南省宜章县莽山瑶族乡道洞村的赵福才老人家,今年都101岁了,真正是个清朝人,比宣统皇帝还大几岁哪!老人家留着一头清朝的长发。他自己说,打从记事时起就蓄长发,织条辫,挽个鬏,一直没剪过。他说“我青年时期就有人要我下发,我就是没有下。”他至今…  相似文献   

13.
易子 《民族论坛》2003,(12):41-42
我用十二分的热情在做这份工作,在坚持这个栏目,却正是因为对它没有把握,对“民族”二字信心不够,所以力图为它增加力量。所以,当看到“2003年省会各民族联谊联欢活动”邀请函上“共约2000人”参加时,我心中一边大声对自己说“你一定要参加”,一边却在打鼓。是的,正如一个朋友所说“这是一个浮光掠影的时代,一个又一个紧俏的话题,装饰着我们日益精美而木然的生活”,我生活在其中;但我来了,我一定要寻出和写出它的美来!栏目主持:易巧君  相似文献   

14.
一个印欧部族在亚洲寻找一个家。这个部族与众不同,明显地缺少能力和活力,其后裔说一种称作“吐火罗语”的语言。由于生性孤独,他们选择了遥远的亚洲腹地——位于中国新疆天山脚下大漠北边的一串绿洲为其永久居留地,因为那里少有或没有争逐。当汉人于公元前一世纪首次遇到该族时,他们未能象对他们的北方和东方邻人那样,辨认出这是一个独特的群体,甚至连一个名字都无法给出。甚至今日,在我们关于中亚历史的知识已在本世纪大量增长的情况下,我们仍未能给这个部族命名,连其语言学称谓“吐火罗语”也还在争议之中。为了避免混乱,我将不用“吐火罗人”,而用“讲吐火罗语的人”这样一个语词来代替。  相似文献   

15.
拉姆 《中国民族》2014,(5):62-68
在哈萨克语中“沙尔合提”意为“剩下的”。在我借宿的这个人丁稀少的哈萨克家庭里,沙尔合提是19岁的妹妹的名字。沙尔合提出生不到20天父亲就去世了——丢下年轻的妻子和儿女,最小的、还没来得及享受父爱的她只好被叫做“沙尔合提”。  相似文献   

16.
到今年10月就是我与《民族团结》结识35周年。35年的实践,我深深地体验到它是我的良师和益友。 1957年秋,邮局的同志把一份《民族团结》(试刊号)送到了我们县委宣传部,同志们都抢着阅读。因为当时领导上交给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在继续深入宣传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同时,进一步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化三改”步伐,和汉民族一起过渡到社会主义。当时,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方面的学习资料很少,开展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困难重重,因而接到《民族团结》这个刊物感到十分宝贵,认为这是进行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宣传教育不可多得  相似文献   

17.
苗家女蒲学仙是个“乐天派”,开口常言:“笑死人了!”她工作出色,得来的奖状贴满了住室四壁,自己却说:“我不想当先进,真的.只想办几件实事.我当了几年村干部,欠下丈夫、儿子还不清的情.”蒲学仙的家乡在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米贝乡竹坡村.1972年,她与复员回乡的海军战士江万年结了婚.她没有象普通农村妇女那样做一个贤妻良母.她当过团支书、妇女主任.1986年9月村民们又选她当了村长,还兼调解  相似文献   

18.
在山田信夫刊布的回鹘文买卖契约中,有一个词出现过六次,它的转写字有三种:“ygn”、“ygn”、“yign”,均译作“甥”。他还把ygntaγay释为“甥舅”。其他学者也有类似的解释。但是,笔者认为ygn的汉译应该是“嫂子”或“婶子”,ygnimtaγaym的汉译应该是“我嫂(婶)子、我叔(舅)”。这个词组多出现在违约赔偿的句子里,即发生了违约现象,当事人的兄弟、子女、嫂(婶)子、叔(舅)都要承当后果。这个现象反映出在古代吐鲁番的普通家庭里,作为妇女的嫂子或婶子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  相似文献   

19.
我把西藏比作爱人,似乎是个老套的比喻,就像把祖国比作母亲,把孩子比作花朵。话俗理不俗,在我心中,祖国等于母亲,孩子等于花朵,西藏就是我的爱人。在很多人的眼里,西藏比外国还要外国。而所有关于西藏的书总是脱离不了“遥远、荒蛮、神秘”。我一直拒绝这个印象。遥远的,只是心里的距离,荒蛮的,只是崇山峻岭,神秘的,只是我们无知,陌生的,只是形式。也许我永远不会一步三叩,但茫茫转经路上的五体投地我完全感同身受。任何有信仰的人,无论你信仰什么“主义”、“教派”,你都不会诧异。我没有端着相机到处抓拍“奇异”,在我眼里,西藏的一切,她…  相似文献   

20.
佘族大学生     
“先生,求求您,请收下我吧!”“先交五块白洋。”“我实在没有钱呀!”“没有钱怎能念书,你是哪一族?”“我是苗族。”“滚!滚出去,畲客婆!”“老学究凶神恶煞一般地,举起烟管,对准祖父的头,狠狠地一击,祖父血流满面,书没读成,反而在家躺了一个多月不能出门……。”这是中央民族学院分院语文系的畲族学生蓝国运,向我叙述他家先人的念书遭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