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宁夏北朝隋唐墓葬出土了一批珍贵的文物,其中包括百余幅历史与艺术价值颇高的壁画。北周李贤墓壁画第一次完整展现了北周墓葬绘画风采,填补了我国绘画史空白,并对隋唐墓葬壁画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田弘墓壁画为搞清西魏—北周墓葬壁画的全貌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隋史射勿墓壁画为隋代考古所稀见。  相似文献   

2.
奇洁 《阴山学刊》2013,(5):29-34
美岱召位于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大青山南麓,是内蒙古地区建造较早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美岱召的建造以及发展历史对于明清时期漠南蒙古藏传佛教历史线索的厘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关岱召壁画中最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壁画当属大雄宝殿佛堂四壁。殿内壁画从多方面再现了土默特地方在明清两代蒙、藏、满、汉等多民族交流的盛景,诠释了蒙古族人民对于汉地文化以及藏传佛教文化艺术的借鉴融和,继而产生的具有蒙古族审美特色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3.
吴敏霞 《人文杂志》2007,(1):112-116
陕北佳县白云山现存碑刻150余通,壁画1300余幅,是白云山文化的具体物化表现。它们记载了历史,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从政治和社会两个层面上充分发挥了宗教文化的功能,对于丰富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文化内涵表现在:它们是儒、释、道三教相结合的产物,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白云山碑刻与壁画,内容丰富,技术精湛,具有极高的历史资料和艺术欣赏价值。探究白云山碑刻与壁画的文化价值,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道教文化、地域文化、书法艺术、绘画艺术,开发白云山旅游事业,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藏壁画是世界屋脊艺术百花园地内的一丛奇葩,在西藏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历史上,它既起到过麻痹人们心灵的精神鸦片作用,又为保存和发展民族文化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在今天,它不仅仍具有艺术上的欣尝和借鉴价值,还为研究西藏社会发展提供了形象化的历史资料。西藏壁画以它悠久的历史、独具的风貌、丰富的遗存而受到世人的关注。它是智慧的藏族人民贡献给祖国文化宝窟的一串璀灿的明珠。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境内大青山麓的美岱召,它的历史与明朝未年土默特部的历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般多认为此即阿拉坦汗所兴建,明廷赐名的“福化域”,同时又是喇嘛教的黄教派传入蒙古地区的一个重要弘法中心。在大雄宝殿西壁,有一组描绘蒙古族上层男女的供养人壁画,据构图、形象及服饰等分析,很可能为阿拉坦汗家族的重要人物。这些人物的身分还有待详考,今仅就壁画上出现的蒙古族发型服饰,浅叙一下元明清以来蒙古族服饰的演变。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遗产的观点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谓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相似文献   

7.
敦煌壁画的动画创作内容日益丰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同时也在国家规划层面构成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敦煌壁画动画创作内容的介绍与分析,探讨创作中的艺术手法,突出敦煌壁画动画创作的长处,并概要指出当前创作中的不足之处和创作前景.  相似文献   

8.
中国佛教壁画隐晦曲折地反映了世俗生活情态,大批寺庙客观上保护了民间艺术和民间工艺,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能工巧匠和艺术家,提供了艺术家从事创作的广阔舞台。中国佛教壁画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多方位多角度去研究佛教壁画,在研究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相似文献   

9.
我国壁画历史悠久,遗产丰富,是灿烂的东方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不幸的是,自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壁画却是最不景气的一个方面。然而,人民需要新时代的壁画。人民希望随时随地在城市乡村的广场  相似文献   

10.
汉风壁画是龟兹佛教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当地出土的汉文佛典与现存壁画之间的关系问题学界尚缺乏充分的探讨。本文利用刊布的大谷探险队所获汉文文书,结合汉风壁画的有关材料对此问题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1.
陕西唐墓壁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悠久传统和独特风格的中国壁画艺术,是中华民族绘画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屈原在《楚辞·天问》描述了楚国先王及公卿祠堂中的壁画;秦都咸阳第三号宫殿建筑遗址的廊房东、西壁绘有长卷轴式建筑壁画,这都反映出壁画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中的地位。到了唐代前期,由于封建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生活的安定,出现了艺术上千岩竞秀的局面,中国壁画也达到了空前成熟的兴盛阶段,成为唐代造型艺术中一株绚丽夺目的奇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对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记载不够详细,关于他们的生活更是简单到只有只言片语。文献记载的匮乏让我们很难想象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是怎样的。随着考古技术的不断成熟,在中国北方发现了大量的反映古代游牧民族生活的墓葬壁画。这些壁画形象地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饮食文化。见于古墓葬的壁画多为贵族、官吏、有财力的富贵人家的饮食生活,而在宴饮的场合中多伴以歌舞,并以饮食器具作为表演道具烘托宴饮的氛围,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通常集歌舞娱乐为一体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3.
天水麦积山石窟,是甘肃七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它不仅保存了从后秦到明、清一千五百多年间丰富的雕塑和壁画,而且还保存了不少的古人铭刻题记,为研究石窟的年代和历史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其中有几处北宋摩崖反映了元祐两党即改革派与守旧派之间的斗争,具有不可低估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4.
山西晋南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后稷作为农业始祖在此缘起。后人为了纪念其功业在此修建了许多祭祀后稷及相关农业始祖的庙祠。在这些遗存当中,有建筑、绘画、戏曲和雕刻等大量的艺术形式。笔者进行了大量的考察,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将晋南稷王文化的地理文化资源与历史文化价值进行了整理,尤其是对稷益庙壁画(国内唯一以农耕稼事为题材的壁画)进行了系统的图式语言分析与艺术文化考证,全面论证了晋南作为稷王文化始源地的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5.
敦煌历史上西夏曾两度攻占瓜沙二州。公元1068年,西夏再克瓜沙二州时,将原先瓜沙二州的统治中心由沙州迁移到瓜州。作为一个文化艺术相对落后的游牧民族,西夏早期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绘制多延续晚唐五代和北宋的风格,属于学习和借鉴的阶段,发展到晚期民族艺术逐步成熟,在壁画的创造和审美方面越来越多地显现出自己的民族特色和创造:如对莫高窟中历代装饰纹样的借鉴与发展,对唐宋以来“水月观音”形象空灵静谧、超然物外的发展,对文殊普贤变中山水由陪衬向主体背景方向的发展,对传统神话取经故事的演绎与创造,对汉传与藏传佛教艺术的融汇和吸纳等等。除此之外,与敦煌以往的壁画相比较,西夏晚期经变画中界画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无论在空间的布局上还是在艺术的表现上,都呈现出独有的时代特色,成为敦煌壁画发展史中重要的灿烂篇章。  相似文献   

16.
芒砀山虽说是个小镇,但它蕴含着丰富的宝藏,与此同时,芒砀山还是"汉兴之地",就是在这里,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挥师西进,逐鹿中原,开平民天子之先河,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历史符号"汉代"。葬在芒砀山的有梁国八代九王,上至梁孝王刘武,下至梁王后及嫔妃等。芒砀山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尤其是汉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墓葬的规模与设计更是别具一格。其中巨幅"四神"壁画比甘肃的敦煌壁画还要早六百余年,成为我国时代最早、级别最高、保护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古代壁画。  相似文献   

17.
新疆丹丹乌里克遗址新发现的佛寺壁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描述了新疆丹丹乌里克遗址新发现的佛寺壁画,对壁画内容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这批壁画的时代上限在7世纪晚期,佛寺为唐代遗存。  相似文献   

18.
过去,对于广西岩壁画和福建岩石刻进行调查研究,往往是分别进行的。现在应当把两者合在一起,作综合研究。因为两者有着“基本相类”的情况。只有对两者作全面地历史地分析,才能把两者间的根本关系寻找出来。一、花山岩壁画和汰内岩石刻的发现一九五六年,在广西左江流域的“花山”岩壁上,发现一批用赭红颜色涂绘的岩壁画,这批画把古代当地人民社会生活的某些场面,生动活泼地反映了出来。(见图三)左江岩壁画不限于宁明县“花山”一处,学术界所以采用“花  相似文献   

19.
龟兹石窟壁画对信徒及群众在色彩唤醒和强化宗教情感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心理暗示作用,而壁画内容通过审美判断进一步加深了教徒的宗教情感.宗教情感是组成宗教意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并作为宗教共时态结构的内在要素,在宗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宗教情感构成了宗教信仰的非理性力量的主要方面,是整个宗教系统的内在动力机制所在,对宗教的存在、巩固和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迭戈·里维拉在1932年受到洛克菲勒家族的邀请,为洛克菲勒中心开始绘制《十字路口的人类》的壁画,这幅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内涵的壁画,因有列宁头像而引起双方的争议,无法达成共识.壁画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领域、代表不同利益团体的人们参与了争论.宣传媒体的积极参与,使得壁画争议上升到了对于艺术的功能、艺术家的权利、社会制度的选择等诸多方面的思考,委托者与作者、支持者与参与者双方形成对立的两大阵营.洛克菲勒中心于1934年将此壁画销毁,争议再次白热化.最终,这幅未完成的壁画在同年里维拉回到墨西哥后,在墨西哥美术馆重新完成了洛克菲勒中心被毁的壁画,以表明对特定的社会变革的假想的信仰和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