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元卿 《人才开发》2005,(11):40-41
对大学毕业生来说,面试求职既是一个自我选择和自我“推销”的过程,又是对个人基本能力及素质的测试和检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提高求职择业的成功率,使自己能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婆家”,大学毕业生应该利用自己的智慧,制定适合自己的求职策略,从而使求职事半功倍,尽可能地实现自己的愿望,在社会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一、精心准备策略。有备无患。对每个大学毕业生说来,择业求职就如同一场“战役”,必须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准备,其中包括自我心态的调整,求职宣传资料、求职网页的构思设计和精心制作等。著名科学家巴斯德…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就业问题.从高校的培养模式由“精英化”转到“大众化”以来.一直是困扰我国人力资源配置的一个问题。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衰退.使我国经济面临着“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局面。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下,大学毕业生须知找到理想工作不仅要在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上全面发展和提高自己.  相似文献   

3.
刘强 《人才开发》2007,(5):49-49
“求职包装”已经是个不太新的名词。花钱将自己的求职介绍信和简历精美地装订成册,这已经是每一个求职者的起码装备。今年,在一些求职的大学毕业生中,又有了更新的“装备”。为了在求职应聘中增加取胜筹码,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开始在原来仅仅“包装”简历证明信件的基础上,真正大把大把花钱“包装”自己了。  相似文献   

4.
吴昊 《人才开发》2007,(8):43-44,51
前提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高速增长。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08万人,比上年增幅48%,2000、2001年,扩招增幅分别为38.16%和13.3%。2001年全国共有115万大学毕业生,2002年有145万,2003年有210万,2004年有280万,2005年有340万,2006年更达413万。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增长向社会输送了更多人才,同时也带来了就业的难题。2001年、2002年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分别为70%和65%。2003年受非典影响,初次就业率仅为50%。2004年底,教育部公布的总体就业率为83%,尚有47.6万毕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就业体制的改革"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给大学生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也给用人单位带来了择优录用人才的"自主权"。但是,由于一些用人单位还存在着偏见:"宁要武大郎,不要穆桂英"。因此,女大学生们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清楚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作好充分准备,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坚持自尊、自立、自信,从而获取择业的成功。 一、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 目前社会上确实存在着因性别差异而造成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女大学生在生理、心理、性格上同男生有着一定的区别,有其自身的不足和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6.
石义全 《人才开发》2003,(11):26-26
眼下,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把眼睛盯在大企业和经济效益好的单位。他们不仅期待在这样的企业和单位待遇和地位高,工作环境也好,而且,还期待在这样的企业里有所作为。特别是今年,是大学扩招后毕业生踏入社会的第一年,他们将与众多求职者一起聚成一  相似文献   

7.
很多人在考虑加拿大移民的时候,似乎都希望落地之前,最好拿到一个工作合同,下了飞机就直接打车去公司上班。加拿大工作机会到底怎样?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加拿大的经济,和美国以及其它发达国家的经济一样,在经历了90年代初痛苦的衰退后,早已爬出谷底,正在攀升一个又一个新高。在整个90年代,年复一年,加拿大被联合国评为“生活质量最高的国家”。加拿大的几个主要城市,也一次又一次被评为生活质量最高的城市。在这些对生活质量进行了量化处  相似文献   

8.
张靓 《人才瞭望》2009,(9):25-26
一、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一)应届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而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其就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的第一批本科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毕业生人数为212.2万,  相似文献   

9.
大学毕业生就业应做到“八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届大、中专毕业生不久就将毕业离校.走向社会。开始新的生活。年初.我们曾对某高校的本科毕业生作过一个问卷调查.毕业生普遍感到就业压力很大。我认为压力来自3个方面,一是社会压力。市场供大于求,“僧多粥少”:二是家庭压力.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亲戚朋友在期盼;三是主观压力.就是虚荣心作怪.没有一个好单位、好工作不光彩。  相似文献   

10.
江琳 《人才瞭望》2013,(7):54-54
2013届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进入尾声。日前,重庆市教委要求各高校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对未就业学生进行职业培训或创业培训,并再次重申:学校不能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据悉,今年该市高校毕业生达到16.3万人,为历年来最多的一次。  相似文献   

11.
晓剑 《人才瞭望》2013,(8):89-90
近期,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5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如何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指出,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达699万人,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  相似文献   

12.
当前.受金融危机影响,就业矛盾突出。据统计,漯河市2009年有近6000名应届毕业生走向社会,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全市共有近万名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为破解就业难题,以创业带动就业,近日,该市人事局特意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举办了一场创业成才报告会。通过创业典型讲述他们扎根基层、自主创业的精彩人生,启迪未就业大学生转变观念,做出理性选择,激励未就业大学生靠创业成就梦想,用激情点亮人生。  相似文献   

13.
大学毕业生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人才资源。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毕业生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考验。如何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自1999年实施扩招以来,我国高校  相似文献   

14.
当前有不少人感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在的大学生就业为何难?作为个人,如何正确面对这个问题?在新一届大学毕业生即将步出校园走上社会之际,我想就此话题作一粗浅的探讨,希望能给求职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 一、当前就业形势分析 社会上的就业岗位除了自然减员等因素空出的岗位外,主要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而新增岗位的数量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据测算,  相似文献   

15.
, 《国际人才交流》2012,(12):13-13
11月13日,在伦敦的中国留学生刘琦(化名)接到了英国一家著名奢侈品电商中文编辑岗位的聘用通知。虽然求职过程艰难,刘琦却仍算是“幸运儿”:她是拿到最后一届“英国大学毕业生工作签证”(Post—study—workVISA,以下简称PSW签证)的中国留学生中的一爪。  相似文献   

16.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经常听到一些用人单位抱怨说:“现在应届大学生的‘成活率’太低,单位花费的岗前培训成本太大,与其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还不如直接招收有经验的员工,这样就可以‘来之能战’,从而降低用人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2020年11月20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这一通知重点提及用人单位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为限制性条件.  相似文献   

18.
在日前举行的长沙市"进重点大学,揽万名英才"第三批见面洽谈活动长沙专场招聘会上,11000多名求职者入场应聘,其中应届毕业生占七成以上。有记者抽查了100名进场应届生的薪酬预期,结果46%的大学生薪酬期望为1000元至1500元,39%在1500元至2000元,在2000元之上的仅占15%。  相似文献   

19.
就业等民生话题是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长华痛批学历歧视,这两年,一些用人单位招聘时直接排斥普通高校毕业生,即使是毕业于重点大学的博士,也常常会因本科读的不是‘211’‘985’大学而被拒之门外。王长华直言,这样的选人机制简单粗暴,直接损害了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权益。近年来,院校歧视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有资料显示,七成多的高校毕业生遭受过就业歧视,90%以上的招聘广告中含有歧视性条款,许多毕业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起点上就面临歧视,连起码  相似文献   

20.
刘军 《人才瞭望》2016,(9):29-3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准发力,千方百计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驻马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部门对黄淮学院2014年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统计分析情况报告如下:一、学院基本情况黄淮学院是2004年5月由原驻马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中原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升格的一所综合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首批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院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