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电影音乐的民族性是中国电影音乐世界性的根本路径。中国有属于自己的电影音乐,也要有属于自己的电影音乐传播。中国电影音乐的民族性是中国电影音乐传播的沃土,也是中国电影音乐传播的灵魂。发现并培育拥有本土民族文化资源的电影音乐艺术品牌,使其在文化的形式和内涵上具有无可替代的独创性,它就必然会在世界电影乐坛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国原创交响性电影音乐的创作,在借鉴经典好莱坞电影音乐表现手法的基础上起步,在如何融入民族性内核,以民族化的音乐元素激发共同体情感认同的思考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音乐发展之路。中国原创交响性电影音乐在“摇篮时期”表现出对经典好莱坞电影音乐在形式与技巧方面的回应。进入“十七年”时期,民族性表达的创作手法以融入民族音乐元素为特点,并发展出具有中国艺术精神的音画关系。到“新时期”,民族性表达展现出丰富的艺术个性和创新性,展示出多元化的趋势。这三个时期共同揭示了中国原创交响性电影音乐在审美取向、创作手法和音乐功能定位等艺术理念中,民族性观念的发展与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3.
音乐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很多人来讲,民间、民族音乐是一个对应民族文化与原生文化环境,既亲近又遥远的精神世界;一个奇异、欢乐、充满天真而又迷人的人天合一、浪漫自由的与生活合一的精神时空;在其简易、不易、变易的历史长河中,实用与审美并存,显示出质朴天真、充满活力的精神特质,千百年来陪伴着各民族同胞在自然之苦的生态环境中挣扎、平衡、和谐、生发;承载着生活与精神的协调,表现着人们的文化心理、民族性格和审美理想;在生活中鼓舞着生存和创造的勇气与力量,也给人们带来圆满的笑声、意趣和希望。  相似文献   

4.
"华语电影"概念的提出与阐释是把两岸三地的电影艺术作为整体文化形态来进行把握,是华语文学整体观理念的一种延续。民族性多元化视域中的华语电影彰显了中国文化的不同层面的思想艺术精髓。把华语电影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比较研究和探讨总结,既有利于从客观上把握华语电影的审美特点和发展趋向,又有利于增强民族意识,弘扬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5.
以《人生》、《黄土地》、《老井》、《美丽的大脚》等为代表的中国西部电影,立足于本土生活,以本土观众为诉求对象,注意发掘本土性的文化层面,拓展历史性的文化视野,对西部的地域文化充满深切的人文关怀,尤其是中国西部电影精湛的艺术表现与对西部人生体验的真诚表述,体现了独特的"西部趣味"。中国西部电影导演从述说转向反思、从本土走向世界、从精英主义转变到世俗主义的文化立场更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文化姿态。  相似文献   

6.
以亲历者的身份,揭示了西部电影现象背后许多珍贵史料,并对其发展历程进行了科学的梳理、分类和理论阐述;总结了西部电影样式的流派特征、发展规律、内在质地、艺术表征和对中国电影发展的深刻意义,其史与论的双重价值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影音乐美学功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的历史梳理,论述了中国电影音乐的美学功能:人类的情感是表现音乐的源泉,音乐能给人们心灵以最深刻的情绪与情感变化体验;人类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也是其获得自我确证的一种方式;电影音乐是通过影视艺术音画结合的途径使人们可以更直观地感知和体验内心情绪及情感变化,在实现自我确证的同时,也实现了画面与音乐所表达情感的相互确证。因此,这也使电影音乐的审美情感活动更易于为广大观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8.
运用分析和归纳的方法,探讨"西部电影"的题材,将西部电影题材划分为"现实"题材和"西部奇观"题材两大类,并认为这种分类是受到创作者和时代背景影响所致.之后就新西部电影的题材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新西部电影应大力发展以"创业"为主题的"现实"题材作品和以商业性为导向的"西部奇观"类作品.  相似文献   

9.
回顾中国西部电影20年来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分析和总结其艺术创作、产业化发展过程的得与失,其间包容了中国电影发展中不可回避的本质性问题,即如何使民族电影在全球化语境下迅速走上产业化道路.在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新西部电影将在文化与产业化的有机结合方面得以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者认为 ,电影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性有矛盾性一面 ,因为电影艺术具有意识形态性 ,各民族审美心理定势具有排他性。因此 ,中国电影首先要立足本国 ,适应本民族观众的审美需求。然而 ,民族性与国际性又具有一致性。中国电影在内容上要寻求中外观众审美需求的共同点 ,弘扬民族精神 ;要注意民族审美心理定势的交融性。提倡民族性 ,并不排斥国际性。我们要借鉴外国电影创作经验 ,借鉴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本民族电影艺术。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论述了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民族唱法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并对在教学中民族唱法如何与西洋唱法相互借鉴、突出民族风格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人才强国”是我国“十四五”时期一大重要发展战略,体现我国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也是我国对人才发展的高要求。我国把“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作为做好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地区流动,形成良好的人才发展新局面。人才引进是人才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人才集聚的重要方式,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以及各地区间人才的合理流动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人才引进政策上,我国鼓励多方式引才并努力满足人才多样化需求,给予引进人才多方面的优惠待遇,以满足各地区对人才的需求。当下我国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归根到底,各地区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抢人大战”的势头从未减弱。而目前人才的缺失是不少地区存在的共性问题,西部作为我国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人力资源远不如东部地区,人才的刚性引进方面劣势明显,要想弥补其在东西部人才争夺中的不足,西部地区必须加快转变引才方式,将柔性引才作为开展人才工作的重要手段。就柔性引才的价值诉求看,实行柔性引才是发达国家解决人才问题的成功经验,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更是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柔性引才方式对西部地区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音乐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功能和意义以及音乐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问题的论述,指出音乐素质教育是面向大学生乃至全社会的绿化事业,为了达到提高全民族音乐素质的目的,提出了提高音乐素质教育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我们要通过民族音乐教育,培养学生民族审美观和民族精神,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吸收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神韵,让学生在民族音乐声中感受到祖国的辽阔和温馨。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发现体验民族音乐的美,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师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积极思考、师生互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掌握中华民族音乐的精华,更加热爱祖国,喜欢民族民间音乐。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古老传统文化的泱泱大国,民族音乐传统悠久丰富。然而,在当今的乐坛和音乐教育中,许多人已形成了“西方一元化”的理念,民族音乐受到冷漠。因而,我们一定要重视民族音乐教育,调整音乐教育课程结构和教育内容,加强学校民族音乐教材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民族音乐教育的氛围,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培养民族音乐的“知音”,使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后继有人。  相似文献   

16.
作品以芜湖的历史文化为起点,以褐山为聚焦点,以特色的地域民歌主题为素材描绘了景点之秀美,以层次多变的结构布局叙述、展开了音画的不同内容与层次,以鲜明的主题形象、配器着色营造了清雅的江城山景及其清新旖旎的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17.
传统乐曲是我国民族器乐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众多且带有厚重的传统底蕴。然而,传统乐曲在演奏技法上不如近现代创作乐曲丰富,其旋法特征又区别于当前我国在各阶段学校教育中使用的西方音乐理论体系,从而导致传统乐曲在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传统乐曲在开拓学生多元的音乐视角,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应当通过强化教材建设、丰富教学手段、注重实践锻炼等方法来促进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中传统乐曲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在灿若星河的民族文化中,民族民间音乐以其多样的形式、多彩的内容熠熠生辉。只有当民族民间音乐这一古老的艺术与新时期的文化教育相融合、相激发时,它才能焕发勃勃生机,放射出新的光彩。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如何将古老的民族音乐文化引进课堂,并同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相结合,在相辅相成中将音乐文化传承下去,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放射出新的光彩,已成为今天音乐教学的一个重中之重。文章重点论述了民族民间音乐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周年和西部13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十多年来,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级开发区积极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示范和促进作用。作者将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级开发区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的发展历程归纳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分析了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级开发区自改革开放、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次金融危机到现阶段不同的发展特征,对于进一步发展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外向经济,并使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以及制定西部大开发第二个10年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民族民间音乐是世界民族音乐的瑰宝,民族器乐作品在音乐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欣赏民族器乐作品有深远的意义,是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欣赏中,强调听辩能力的训练,突出对音乐主题的掌握,欣赏的作品要具有趣味性、启发性、艺术性.通过深入了解民族器乐发展史,研究、分析民族器乐作品的结构形式和发展手法及在实践中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民族器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