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国防和经济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优化国防和经济建设战略环境,科学确定国防和经济建设资源配置,积极创新国防和经济建设体制机制,确保国防和经济建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块状经济,是以县域为单位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县域具有农村范围大、农民数量多、以农业获得收入维持民生的特点。县域经济的基础就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只要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大发展,县域经济才会繁荣起来,而建设现代农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1,(43):I0001-I0001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作出战略部署: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5年之后,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4.
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湖北经济快速崛起,努力使以武汉为核心的周边地区成为带动整个长江流域和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最活跃增长极,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武汉城市圈的重要战略决策。按照这一重要战略决策,作为武汉城市圈核心层的孝感农业应该如何抢抓机遇,选准功能定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加速推进孝感农业现代化建设,为武汉城市圈的做大做强多作贡献,是新时期加速孝感农业发展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临港经济开发区在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宜宾市提出了建设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战略,期望把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川滇黔结合部区域的现代化综合经济区和城市新区。本文从临港经济模式、区域经济理论、地理特征、腹地经济、政府政策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宜宾建设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可行性,同时也提出了该战略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6.
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坚持不移实施城郊型经济发展战略,以富民强县为目标,努力建设三大基地,抓紧解决三大问题,大力推进三个集中,精心培育三大市场,强化三大基础建设,完善三大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是今后一段时期贯穿璧山县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7.
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和核心,是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环节。没有镇域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县域经济的崛起。因此,全面审视莱芜市镇域经济发展现状,深入剖析全市镇域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和探讨进一步做大做强镇域经济的对策,对于莱芜市统筹城乡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以及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促进莱芜市经济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指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军民融合思想的根本目的在于“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扩大国防与经济两大领域的利益交汇点,是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曹伟 《管理科学文摘》2009,(35):366-366
近年来,在建设国家能源基地的带动下,榆林市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由此引发了南北区县发展差异过大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方面的问题,妨碍了榆林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本文在结合榆林市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下,探讨并试图给出缩小南北差距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宏观形势的分析和团风发展现状的思考,团风县要在新一轮发展中缩小与先进发达地区的距离,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经济建设为第一中心,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招商引资为第一重点,以农民创业为第一关键,以优化环境为第一保障,牢固树立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的思想,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外抓招商、内启民资,全力建设三大“名片”,即湖  相似文献   

11.
在后危机时期,美国为主的经济大国正逐渐进入新的调整阶段。在这个欧美各大强国经济尚未触底的时刻,我国率先进入了经济复苏时期。但在经济复苏的同时,我国在对外贸易上,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难题,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化的建设。本文基于提出在后危机时期我国外贸的困境,继而进行分析我国外贸困境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实现我国外贸增长的模式构建。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这就要求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巴中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政府办公室更要以十七人精神为指导,在结合上做文章,牢牢把握政府工作重心,立足本职,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邓芙兰 《科学咨询》2007,(11):10-12
发展劳务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迫切需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劳务输出,做大劳务经济,对于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发展劳务经济有利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有助于持续增加茯民收入,有助于做大捉业、做强工业;分析了制约劳务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并应从健全网络体系、健全服务体系、搞好劳动力培训树立劳务品牌,抓好外派劳务等方面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相似文献   

14.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基础层次,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西部强塔,重点和难点在与农村,实现全省现代化,关键在县域经济。把大力发展县城经济作为突破口,全省经济总量才能快速跃升。  相似文献   

15.
李娟 《决策与信息》2013,(12):106-106,276
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时期的经济思想,是一方面要对抗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另一方面要同党内“左倾”错误做斗争,领导革命根据地军民开展经济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当时他领导的经济建设思想对苏区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正确的提出了战争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促进了苏区的经济发展。同样,对当今的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梁红军 《决策探索》2011,(10):22-23
河南地处中原,既是传统农业和资源大省,更是新型工业和服务业大省。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河南省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得到显著提高,并通过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的崛起。当前,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河南形成了比较完善、富有特色的产业结构,但在产业发展中也仍然存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就成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化有勋 《决策探索》2005,(10):21-21
一是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必须抓住当前国家实施中部崛起以及加大农业农村投入的良好机遇,积极论证、筛选、储备,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努力争取项目资金,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以项目建设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8.
我们保康县马桥镇素有磷矿之镇、蜡梅之乡的美誉,是襄樊市通往神农架林区的“口子镇”。近年来,我镇立足山区优势,打山水资源牌,走特色发展路,保持了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成为保康经济第一镇。展望新世纪,如何把我镇由保康的经济强镇建设成全县的第二经济中心,必须着力实施发展大村、大产业、大户、大集镇的“四大”战略,在经济规模和质量上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9.
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对立是指过快的人口增长和消费,会对经济建设和资源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经济增长的粗放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从而也就影响了经济建设和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导致恶性循环的结果。统一是指经济建设与控制人口,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都是为了人类生活的幸福和舒适。经济建设离不开人以及资源环境的支持,高素质的人和资源环境是经济建设的前提,而人的生活水平和素质的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又都有赖于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20.
陈云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努力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对如何解决新中国的民生问题,曾提出过许多杰出的思想和独特的见解,对克服和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的思想,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陈云的关于民生问题的基本思想,至今仍然能给予我们许多启示,对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