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战时期 ,重庆周边地区作家们以及整个知识分子群体被抛入社会的底层 ,他们的目光与思索自然无法绕开苦难的生存现实 ,诚如巴金所说 :文学创作“也是在进行斗争” ,是“为着自己的生存在挣扎” ,正是这种“为着自已的生存在挣扎”的现实 ,造就了渝派文学为生存而呐喊、为生命而讴歌的饱含作家朴素而凝重的情感同时又闪射着作家求真理性光芒的生存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
牛建新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1):87-89
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起,"自然派"即批判现实主义取代了浪漫主义,成为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主流.重新认识和评价这一文学现象并探寻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对我们的俄国文学研究和教学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薛新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1):207-209
抗战时期 ,重庆成为战时中国的文学中心。抗战时期的重庆文学具有战斗性、大众化、广泛性、辐射性、高水准等主要特点 ,这些特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充分显示了抗战时期重庆文学的空前繁荣。 相似文献
4.
马振宏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3):60-61
“文学形式本体论”是20世纪四十年代西方重要的文艺理论,它是与有着深厚根基的“作家中心论”及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迅速崛起的“读者中心论”形成鼎足之势。这一理论把对文学作品本体的研究当作文学研究的主要任务,认为文学研究可以不考虑文学自身之外的其它一切因素,而应通过语言分析,通过细读法去寻绎作品的本意。这种理论割断了文学与社会生活丰富的联系,弱化了人们对文学作品内容的关注,最终要把文学研究变成一种科学主义的程序化操作,从而使得文学批评陷入了另一种形式主义的泥潭之中。 相似文献
5.
王昌忠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27-38
立足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时代主题,文艺人民性是七月派在抗战时期提出并阐述的重要文艺思想.作为七月派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七月派诗歌有效、严格地践行、落实了七月派的文艺人民性思想.抗战时期七月派诗歌的人民性,体现在题材对象的人民性、主题内涵的人民性、策略技艺的人民性和美学风格的人民性诸多方面.七月派诗歌的人民性,一方面与抗战背景下文艺话语所普遍具有的人民性达成了一致,另一方面又显示了自身的独特性.人民性,是抗战时期七月派诗歌认识论意义和美学价值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6.
日本战后派文学是日本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自觉地接受《近代文学》的理论指导,在创作实践中坚持文学的社会性和实验性。社会性,使战后派文学对罪恶的侵略战争的“反思”更为深刻;实验性,使战后派文学走上了与当代欧美文学同步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抗战文学研究是一个成就与问题并存的领域.它从一开始便将自己的学术起点置放在对研究对象的"正名"当中,这里显然存在着对于学术活动的认识上的某种误区;如何发掘抗战文化与现代中国文化启蒙、文化自省的相互关系,依然是一个值得展开的话题;同时,中国抗战文学也不是左/右、进步/反动、爱国/卖国的简单对立,而是中国作家在自身生存环境发生重大改变之时复杂的精神选择的综合表现,作为研究者,可以从多方面发掘和阐释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源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4):41-44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多年来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缺乏对通俗文学的重视.实际上,在抗战时期,处在不同政治地域内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家张恨水、张爱玲、赵树理的创作均已表现出雅俗互融的风格.但由于他们的出身、生活经历和文化底蕴不同,因此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10.
论学衡派的文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春超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4):27-32
立足于文化守成的立场,学衡派注重文学中传统因素的传承。模仿说和道德论在中西文学理论中根基深厚、源远流长,成为学衡派考察文学问题的两个重要切入点。通过对模仿说和道德论的创造性阐释,学衡派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文学主张,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章绍嗣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4):5-9
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下,中国抗战文学和世界反法西斯文学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中国抗战作品大批"输出"和国外文学大量"输入",世界各国作家亲赴中国创作了一批反映中国抗日的优秀文学作品.中国的抗战文学是世界反法西斯文学有力的一翼,具有鲜明的世界性. 相似文献
12.
陶德宗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4):124-128
抗战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悲壮而辉煌的一章.其前奏曲究竟起于何时何地,是抗战文学研究必须弄清楚的一个重要史实.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几乎所有的新文学史家都认定抗战文学是随着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而一起发生的;到了80年代,又有一些新文学史著作认为"东北作家群"在"九·一八"以后的创作是抗战文学的先声.其实,这些结论都有违历史真实,因为在中国新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只有日据时期的台湾新文学才真正是抗战文学的初潮与先声. 相似文献
13.
张武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2)
雾原本是重庆的一个地域自然现象,成为战时作家们最受青睐的意象.对于雾,作家们有欣赏它保障生命安全的一面,也有促进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戏剧和长篇小说创作繁荣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作家们也厌恶雾对人的压抑,并上升到雾和国民党腐败统治的象征关联.对于雾这一意象的全方位分析,有助于理解抗战时期文学与重庆政治中心地位及地域文化复杂性关系的把握. 相似文献
14.
何瑶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
大后方文学是中国抗战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抗战文学特殊风貌的典型代表.《抗战文艺》是抗战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艺刊物.本文从贯穿整个抗战时期的文学期刊《抗战文艺》入手,将全面抗战时期的文学发展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即前期(1942年以前)和后期(1942年以后),并以此为基础来探究全面抗战时期大后方小说人物塑造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马红霞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5)
抗日战争的历史,是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日本侵略者展开生死搏斗的壮丽史诗.本文粗略地论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16.
孙国林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3):98-102
抗战期间,毛泽东有许多关于文艺的谈话、题词、书信等,没有收入"毛选".他通过这些方式以及其他实践活动,指导文艺家们配合抗战,形成一条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战线和方面军.本文就是根据这些珍贵资料撰写的. 相似文献
17.
以往论者较多关注侵华日军师团在中国战场上数量逐年增长幅度的大小,以及在各大战场上的分布比例,但在现代战争中真正起作用的是军队的实际战斗力,把侵华日军量的增长同质的下降两者结合起来考查,更有利于全面认识中国抗战的贡献。在抗日战争的研究、宣传以及扩大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方面,中国的影视文化界同样负有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8.
19.
高文波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3):101-105
抗战期间,胡风以文学家和文化活动家的身份,参与了抗战文学的全过程.他坚持经常的文学批评工作,为抗战文学的发展保驾护航;编辑出版文艺期刊和作品,培养进步作家;进行文艺理论研究,丰富了抗战文学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