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语法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词类活用的鉴别标准是什么?有人提出: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名词、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而,活用为动词;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等等。比如:“出入相友。”(《孟子·滕文公上》)他们首先认定例中的“友”是名词,在这里它前边有副词作修饰,所以活用为动词。众所周知,具体的一个词,从古到今,不但大多数在词义上发生了变化,而且有的在词性上也发  相似文献   

2.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名词、形容词和不及物动词活用为“致使性”及物动词的一种文言语法形式,属于词类活用的范畴;而“双宾语”是一个谓语动词同时带有两个宾语的一种句式,属于句型结构的范畴。南开大学教材《古代汉语读本》早已打出了“为动双宾语结构”的旗号,而应用更为普遍的“使动双宾语结构”却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汉语中有一些名词(或动词)在保持原有词性的同时,又能在其它语言环境中用作动词(或名词)且功能意义相对稳定、词形不变,这样的一类词叫做名动同形词,这种现象就是名动同形现象。识别这种语言现象的关键是分清它是词类活用还是词的兼类。以词类的功能意义是否对等,可以把它分为功能意义对等的名动同形词和功能意义不对等的名动同形词两类。其特点主要有:一、作为名词和动词,读音相同,词义之间有联系;二、有一般名词和动词的特征;三、通常不能重叠使用;四、充当主语或宾语时,谓语有四种情形。使用名动同形词时要避免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4.
传统语言文字学,一般是指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以前,人们对语言所做的研究.它有3个传统,即古印度传统、古希腊传统和古代中国传统;语言学的3个传统是与人类文明的3个发祥地结合在一起的.从对后代的影响来看,前两者对世界语言学影响较大.一、古代印度语言学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以前,印度就有了一种用古代梵文写成的《吠陀》(Veda),这是婆罗门教最古的经典文献.为了传播和阅读这种经典,古印度学者用经验法对古梵文的语法进行了相当精细的分析、描述,前人的这些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伟大的语言学家巴尼尼(Panini)著名的《梵语语法》(Astadhyayi,又称《八书》)中.这部诗歌体的著作对梵语语法进行了详尽的描写,把《吠陀》的语法现象总结为3996条简炼的语法规则.在这部书里,把词分为4类:静词、动词、介词和小品词.表示实体意义的词叫静词,表示动作意义的词叫动词,介词的功能是限制静词和动词的意义,小品词包括比较小品词、连接小品词以及只用于诗歌中做形式成分而没有实际意义的小品词,代词和副词不算独立的词类,分别归入静词和动词中.在构词法方面,认为词由词根构成,认为一切有实际意义的词根都是由动词词根变来的;又把词分为词干和词尾两部分,词干是不变部分,词尾是变化部分;每个词在句  相似文献   

5.
“词有定类,类有定职”,这是古今汉语所共有的语法规律。不过语言现象又是复杂的,在实际的语言活动中,有时也会因为某种原因临时打破这个规律。“词类活用”就是对这个规律的一种突破。 “词类活用”指的是原属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用作乙类词这种临时性的词性变化。例如:在《鸿门宴》中有“瞋目视项王”和“范增数目项王”这样两个句子。两句中都有“目”这个词。“目”表示的是视觉器官的名称,是名词。“目”就是眼睛,“瞋目视项王”中的“目”就是名词,当眼睛讲。而在“范增数目项王”这个句子里,“目”的词性就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6.
基于隶属度的汉语词类的模糊划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每类词的典型成员的语法表现来选定一组分布特征,按照这些分布特征对于相关词类的重要性、根据经验给其中的每个特征设定权值;再用每类词的非典型成员的语法表现作校验,做成一套可用以对汉语有关的词进行词类模糊划分和隶属度计算的量表。希望借此可以使得现代汉语中有关的词不仅能划归到某一个或几个词类之中(即词有定类),而且能显示出它从属于这一个或几个词类的程度到底有多大(即类中有别)。  相似文献   

7.
句式中介词结构漂移的语篇语用解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句式具有语篇功能,语篇功能制约句法结构。文章主要考察了否定句、假设句、条件句、时间状语从句句中介词结构的分布,这些句式在语篇中具有非现实性,不在叙述的主线上,属于背景信息,具有低及物性的特点。介词结构在小句中的漂移受及物性决定,高及物性的小句中介词结构位于动词后,而低及物性的小句中介词结构位于动词前。通过溯因推理,介词结构在这些特殊句式中只能处在主谓之间,处在动词之后不合语法。研究发现,真实语篇语料的考察证实了这一推测。  相似文献   

8.
本文共分为三部分:一是阐明古文译为英文的准确性,讨论古代汉语中双宾语结构、名词活用为意动动词、名词活用作状语、特殊词语的含义的翻译方法;二是阐明古文译为英文的规范性,探讨正确使用直译法和意译法、古汉语凝固结构“何…之有”反问句式、宾语前置句式“宾语+是+动词”的译法以及对古汉语词语的正确理解和灵活翻译;三是论证古文译为英文的准确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词类活用”问题,自上世纪20年代提出以来,人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讨论,但仍然还有许多理论问题值得思考。本文借助词汇学、语义学、语法学等有关理论,对“词类活用”现象进行剖析认为是一个词的词性之所以可能改变,是因为其隐含意义在特殊情境下的凸显,而情境的特殊性则主要体现在词与词的搭配关系上;随着词性的改变,词义也发生了变化,有时语音也跟着改变,其结果是原词裂变出新词。  相似文献   

10.
关于汉语句子焦点问题的两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豫峰 《中州学刊》2006,(2):245-247
汉语的焦点是一语用概念,表示强调信息。汉语的句子有静态句和动态句之分,句子的焦点相应也分为静态焦点和动态焦点。汉语纷繁复杂的句式是人们为了安排句子焦点,强调客观事物不同侧面的内容信息,调整观察视角而形成的。静态无标记焦点是在长期运用中静下来的,动态焦点标记词是为了突出焦点需要而从动词演变过来的。静态无标记焦点和动态焦点标记词都存在着语法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连续”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将其词性标注为动词。通过对“连续”一词出现的句法环境进行考察,发现“连续”经常做状语,已丧失了动词典型的语法功能——在句中单独作谓语,却保留了动词可以作定语、受“不”修饰的非典型语法功能。经过分析,认为它是语法化的一个中间体,其词性应该为副词兼区别词。  相似文献   

12.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说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类活用”问题,早在清代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一书中,就已谈及。1898年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对“词类活用”(马氏的术语是“假借”,不是“活用”)作了较全面的揭示。嗣后,1922年陈承泽氏在他的《国文法草创》一书中,把“词类活用”作为一个重要的语法理论,专门加以系统地论述,从而在我国语言学界引起了很大  相似文献   

13.
从对汉语“NP1 V NP2 XP”格式中V的考察着手,可初步认定汉语中语类选择一个论元补语小句的几类动词,并重新界定了汉语论元补语小句的标准;根据重新界定的论元补语小句的标准,确定了汉语中动词性小句的存在,使动结构中论元补语小句的存在;认为小句理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它可以统一解释一些错综复杂的句子结构,是汉语研究中一种值得重视的句法和语义分析理论,体现了语法研究中理论上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为"的本义是"役象以助劳",在甲骨卜辞中多用作名词,在西周铭文中逐渐引申为表示一般动作行为的泛义动词。动词"为"的词义引申和词义泛化是其语法的基础。引进动作行为受益对象的个词"为"是直接由动词"为"虚化而来的,从"为O"结构到"为O1O2"结构再到"为OV"结构是其产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辛弃疾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夜半清风鸣蝉"二句中的"别枝"应释为分开树枝,"半夜"应释为中分夏夜.理由有三其一,从词义上分析,"别"和"半"用的是本义分解、中分;其二,从句义上分析,这样理解,词中所描绘的意境更加美好;其三,从句子结构上分析,"别"和"半"释为动词,这两句话的对仗才工整,更见作者遣词造句之妙.  相似文献   

16.
构式义和动词义的互动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中"同一个动词形成不同的句式"现象的成因到底是由动词的多义性还是由构式的多义性所决定的?在比较了Goldberg的构式语法和词汇中心主义在此问题上的观点后,认为这种现象的形成既是由动词的多义性决定的,也是由构式的多义性决定的;构式义和动词义互相影响、互相制约,通过整合共同构成句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及物动词作为动词的一种次分类,其内部并不是同质的,因为有些及物句能转换成被动句,有些则不能。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可利用被动式作为一种测试手段来判断及物动词的及物性问题。在参照原型及物结构与非原型及物结构的观点及观察语料的基础上,首先把及物动词按能否进入被动句式分成两类,然后再根据能否单独出现在被动句式把出现在被动句式的动词分成两类。这样,及物动词就可以按照它们的及物性被分成三个次类,以此建立汉语及物动词的及物性阶层。  相似文献   

18.
汉语的词类研究一直面临着一个困境:做到词有定类则类无定职,做到类有定职则词无定类。该研究从认知语法的视角入手,对如何走出该困境进行了初步探索。根据认知语法的概念凸显观,文章对汉语主要词类进行了重新定义;认为汉语词类范畴具有典型性,其典型成分与典型构式相对应;人的识解与语言的使用所形成的各层次引申构式使汉语词类发生非范畴化;词类范畴与原型构式、引申构式一样都属于象征单位,是人的语言知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是语法功能,这个标准在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划分中得到充分贯彻.而语气词因为其语法功能的独特性(不与其它成分发生结构关系),长期以来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本文从能否被包容出发以语气词的语法功能为标准对语气词进行界定,提出一个全新的语气词界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有些语法专著和文章认为,名词只要放在能愿动词的后面,就能活用为动词。我认为,这种提法和判断方法是不科学的。能愿动词后名词动化的原因,绝不仅仅是因为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我认为,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这仅仅是词与词的组合形式,并不表明语法关系,与名词动化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