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是对我国经济增长波浪式运动规律的探讨,旨在把握我国经波动规律,从而加以合理调控。一、中国经济波动问题研究视角的选择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呈波动状态,从1952~1990年的社会总产值增长率来看,我国经济波动可划分为十个周期,见下表:  相似文献   

2.
<正> 中国农业增长是以波浪式的运动实现的。本文试图从研究中国农业波动周期的规律和形成原因出发,来预测“八五”期间农业波动周期的基本走向,并对今后如何保持农业稳定增长提供决策建议。 一、中国农业波动周期的性质与特点 农业增长的最简单定义是:一国或地区生产的农产品和农业劳务总量的增加。它一般以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的农业总产值来计算。一个农业波动周期由一个扩张期和接下来的一个收缩期所构成。在现代农业波动周期研究中,一般以农业总产值的环比增长率为标志,把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经济发展又出现了一次起伏。1992年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超过了以往几十年和最近十几年的平均速度;1993年仍会保持较快增长,而下半年比上半年将有较大落差。这次起伏,不同于过去,表现在回升时带有恢复性质,发现过热后立即加强宏观调控。但是人们认为,也有相同之处,表现在高涨和放慢,接着还可能进一步放慢,似乎仍是一轮周期性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曾经是经济理论探索的热点之一。多数同志以实证为依据,发现建国以来存在明显的周期,虽然具体界定上略有出入。于是认为,其中有规律可循。与此同时,有人以西方经…  相似文献   

4.
<正> 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佛山市,从1979年到1986年短短的八年间,经济的发展是令人瞩目的:工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33亿元上升到1986年的128亿元,增长2.87倍,年均递增18.4%,比全省的增长速度高出6.4%;1984年已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第一个翻番;1987年达到157亿元,比1986年增长22.7%,预计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将达到170亿元左右,提前12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国民收入由1978年的17亿元跃升到1986年的54.29亿元,增长2.2倍,年均递增15.6%,比全省高4.7%;人均国民收入1495元;1987年国民收入达78亿元,比增16.95%;198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93.36亿元,比1978年增长5.7倍,年均递增24.3%;农民人均年收入1986年为1016元,比1978年增加了800  相似文献   

5.
<正> 改革开放十年,广东经济发展很快.1979~1988年,按可比价格计算,全省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5.2%,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2.2%.但值得注意的是,财政收入(指预算内,下同)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却逐年下降,已由1978年的23.4%降至1988年的11.9%.下面先就全国和几个省市的情况,作一个比较.  相似文献   

6.
一、秩序演化:1979——1988年经济秩序变革的格局中国十年改革、开放,经济增长成绩斐然,举世瞩目.1979年至1986年,社会总产值每年平均递增10.1%,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315亿元.1986年同1978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02%,国民收入增长95%,国家财政收入增长98%,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至424元,城市人均生活费收入从316元增至828元,剔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160%和80%,居民储蓄存款由210.6亿元增至2300亿元.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低速发展的八十年代,中国经济所带来的高速发展充分证明改革、开放的正确.然而,透过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资金的大规模投入是近几年经济高速度增长的主要因素 资金紧缺一直是制约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这种紧缺是否一定因为资金供应不足?从我省资金供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答案是否定的。1980~1988年间,我省信贷资金平均年增长19.9%,财政资金年增长13.7%,预算外资金年增长19.2%,而同期按现价计算的社会总产值年增长率只有16.8%。我省每百元社会总产值占有货款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的高绩效与制度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长足的进展。有必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绩效作一客观评价,由此得出一些制度分析的结论。一、新中国30年的经济绩效国民党留给新中国的是一个带有显著封建性、买办性和官僚性及物质技术基础极其薄弱的烂摊子。据资料记载,①1949年我国的社会总产值为557亿元,工农业总产值466亿元,而人均的国民收入只有66元,从总量上看国民经济十分弱小。再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约占585%,第二产业为259%,第三产业是264%。当时,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在建国初期的国民经济三年恢复时期,国家经济工作的中心是恢复生产、增加供给、稳…  相似文献   

9.
经济发展是有周期的。经济周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一是经济周期中的扩张期拉长、衰退期缩短;二是经济波动幅度逐渐减小;三是各国的经济政策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世界进入后危机时代,其复苏期是漫长的。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的。2010年投资率将下降、出口难增长、消费应继续上升。新一轮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产能过剩、第三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分县地形起伏度及其与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地形条件是影响区域人口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中国的县域地形起伏度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且以低值为主,50%以上的县域单元地形起伏度在1以下(绝对起伏不超过1 000m),较好地表达了我国地形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空间特征。2005年全国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地形起伏度小于1的县域,经济发展向低起伏度地区明显集中,地形起伏度在1以下县域的GDP占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85.41%,相对于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向低起伏度地区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正> 到公元2000年,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广东怎么办?前两年的设想是,如果按照平均每年增长7.2%的速度,那么到2000年可以实现我省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任务,但按人口的平均数,将会低于全国的平均数.据省有关部门的测算,如果今后增长速度达到8.5%,我省则可提前三年(即1997年)实现“翻两番”,到2000年按人口平均的产值数可以达到全国的平均数,但仍然会低于某些比较先进的省份;如果今后平均每年增长10.4%,则可提前六年,即1994年实现”翻两番”;按照这个比较高的速度增长,那么到2000年我省可以赶上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从三中全会以来这几年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我省能不能设想选择一种比较高的增长率来提前实现翻两番的任务呢?原来设想的7.2%的年增长率看来低了一些.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我省人民应该振奋  相似文献   

12.
建国四十年来,特别是1984年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以来,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自治地方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1988年,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工农业总产值达1092亿元,比1949年增长20倍。近十年,工农业总产值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超过了“一五”到“五五”计划28年间平均每年增长6.6%的速度。广西的经济建设也有很大发展,到1988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达440.7亿元(当年价),其中工业总产值为271.8亿元,农业总产值为168.9亿元,分别比1950年增长93倍和4.5倍。但是,由于历史、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仍较低,经济发展较慢,还有相当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因此,加速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赶上全国的发展水平,不仅  相似文献   

13.
经济形势是一个大题目,正确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有利于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这里就几个问题谈谈基本看法。 第一个看法,从整体和全局上讲,总的经济形势是好的,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主要标志是两个:一是经济向前发展,保持了一定的建设规模和增长速度,保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继续提高。与高速增长的1988年相比,1989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3.9%,农业总产值增长3.3%,工业总产值增长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数,按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4.
基本建设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扩大基本建设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这不仅在理论上早已被马克思和列宁所证明,而且在实践上也被近现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所证明。自60年代初以来,中国约隔10年左右周期性地进行的大规模的紧缩、调整,基本建设总是成为首要打击目标。这严重地摧残了中国经济增长,使本来不够发达的国民经济受到伤筋动骨的损害,怎样认识基本建设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中国基本建设战线是否太长?怎样提高中国的基本建设效率?就是本文所要论述的中心论题。  相似文献   

15.
1 经济增长明显带有依靠要素投入平面扩张的特征。1978年——1988年期间,安徽省社会总产值增长2.1倍,工农业总产值增长2.0倍,国民收入增长1.6倍,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1%、11.4%和10.1%,成就是辉煌的。然而更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是这种增长主要依靠哪些因素推动的?具体说在这种增长背  相似文献   

16.
黄新飞  谭秋梅 《学术研究》2007,31(10):82-88
本文利用14个行业构造两种产业专业化指数,运用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法来分析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发现:以生产率为权重的产业专业化指数能够较好地说明贸易开放度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制,每提高1%的产业专业化指数可以带来中国长期经济增长1.65%。产业专业化指数对中国经济增长一直存在正向冲击效应,并且能够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变化。贸易开放度的增加,导致生产率较高行业的专业化生产,从而促进中国经济长期增长。  相似文献   

17.
3月30日至4月8日,我和自治区有关部门同志到哈密地区,就该地区贯彻落实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四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为期10天的调查研究。这次调查研究,虽然时间不长,但由于安排得比较紧,接触的面比较广,因而,对哈密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以及稳定方面的情况,都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一、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 1993年哈密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4%;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7.8%;乡镇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54.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净增91元;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9.4%,产销率达91.6%;财政  相似文献   

18.
《文史哲》2020,(4)
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场伟大的革命性的制度变革,已经孕育了过去4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过去40年的中国经济改革是如何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现在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运行体制?当下这种经济体制的实质、优长和问题是什么?在现行经济体制安排下的经济高速增长能否持续?未来中国经济与社会将向何处去?所有这些都是整个社会没有深刻反思的问题。回顾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过程,无论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农业经营制度的变迁和民营经济的成长,还是现代金融体系、现代政府宏观管理体系、现代公司制度的生成与变迁,抑或对外开放在中国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生成与发展中的作用,无不一再证明,在经济改革的试错过程中不断转变观念和提高理论认识,才是经济改革的原动力;建立法治化的市场经济秩序,才是未来中国当走的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中国大陆深圳和上海两个交易所1990年到2002年的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讨论了中国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股票市场的发展具有不利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造成此种情势有多种原因,最基本的在于对于中国这样处于转型阶段的证券市场,其功能定位、市场结构并不完全,市场效率很低,无法充分发挥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从而不能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希望通过发展股票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必须提高股票市场效率,只有配置效率高、运行良好的股票市场才有可能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粉碎“四人帮”以后,我省国民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和全国比较起来,我省经济仍然十分落后。从一九五○年到一九八○年,三十年来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0.5倍,平均增长速度为8.5%;我省只增长了5.4倍,平均增长速度为6.4%。同一时期,全国人口增长了78%,平均增长速度为19.4‰;我省人口增长了96%,平均增长速度为22.7‰。1980年,我省工农业总产值在全国的比重由1949年的2.4%下降到1.1%,而人口的比重却由1949年的2.6%上升为2.8%。按人口平均的工农业产值:1950相当于全国的77%;1957年相当于全国的62%;1965年相当于全国的51%;1980年相当于全国的39%。三十年来我省经济发展和全国的差距不是越来越小,而是日益增大的趋势。坚决改变这种状况,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迫切要求,也是我省对于四化建设应作的贡献。为了尽快赶上全国平均水平,我们认为,从现在起,就应该从宏观经济上认真考虑哪些事情我们有条件办好,哪些事情要办好还有困难,并相应地调整我们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