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琼州大学从 1 994年起 ,设立了以培养中学计算机师资为目标的计算机教育专业。为适应社会对计算机人才日益广泛的需求 ,1 997年又增设了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计算机高职专业。计算机高职专业的出现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需要在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做出较大的调整。几年来 ,我校计算机教研室以准确理解和把握计算机高职教育的专业需求为基础 ,从作为专业教育载体的课程设置体系着手 ,对计算机高职教育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尝试 ,初步形成了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特点的计算机…  相似文献   

2.
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类型,其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建设要体现出跟传统本科教育的差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的课程体系建设要紧紧围绕着应用型人才的高级性、职业性、技能性和创新性来进行,把握好跟市场、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从高职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分析企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并从专业课程结构的改革及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方面,阐述了高职设计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办学模式,着重指出高职设计教育人才培养应以企业需要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高等人才。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树美  李淑玉 《南方论刊》2006,(12):107-108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实用性人才的艰巨任务,因此,广大的高职院校都在探索着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方式。作为以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的高等职业院校,要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有足够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体现应用性、实用性的办学特色,建立以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特征的教学新体系。1.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深化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以使其在今后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大众健身市场对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山西5所高校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但普遍存在着专业目标定位笼统、培养模式模糊、课程体系杂乱以及重点不突出、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因此,山西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应坚持以培养"操作型、技能型、服务型"人才为原则,优化课程设置,重视实践教学,尽力推广依托社会开放办学模式,以提高其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毕业前不惜重金投身于社会软件培训机构接受再教育,这一现象给高校的IT教育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反思。针对此问题,展开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了软件培训机构在IT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优势:专业定位准确,教学环节连贯而完整,教师专业素质高,办学模式产业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市场培养"技能型"IT人才,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培养"双师型教师",办学模式产业化、企业化等应用型本科院校IT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当前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教育发展的要求,为此,文章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客观必要性、培养体制、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构建教学型多科性大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李斌 《阴山学刊》2007,21(2):111-113
为了实现提高专业教育水平和"以本科教育为主,面向工矿企业,培养具有应用开发能力的工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在办学思路、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特色等方面的实践与改革,研究普通高校如何提高专业教育水平,探讨专业教育进一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李世英 《天府新论》2008,(4):159-160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培养目标定位比较准确和办学有特色,高职教育不仅对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也为进入大众化阶段后的高等教育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尚有待进一步提高.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新疆高职教育生源质量较低,师资队伍较弱,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脱钩,专业设置不尽合理,实践教学成为“软肋”,教材内容滞后或缺乏职业特色。科学定位高职教育,科学地进行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为新疆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重任。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树立适应与创新相结合的教育观念,建立以科学为基础、以培养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教育体系,立足于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服务;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调整好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既要坚持为地方经济服务,又要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在机遇与挑战中,为使高等职业教育在求得生存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壮大和发展,就必须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路和对策问题作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4,(5):253-256
人文素质教育是21世纪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功利主义、物质主义等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能力提高,而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影响了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基于这种现状,地方高校通过转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强调课程设置中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优化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建立科学灵活的学生评价体制等四个方面来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将有利于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浅谈如何提高技工学校计算机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水平,使学生能满足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是技工学校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从如何认清办学理念、加强师资培训、构建课程体系、加强教学考核等几个方面去提高技工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质量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工程技术人才。文章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就课程体系设置、工程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实践证明,基于"产学研"平台和校企导师团队及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是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面向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阐述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人才政策、现状与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张从创新办学理念和质量观、创新专业设置、创新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创业能力培养、强化创造性人格培养等方面加强人才培养,以达到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陈阳 《理论界》2002,(6):98-99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的目标是实用型、技能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高职教育中开设《大学语文》课,也是造就人才,培养精神的需要,这就要求把培养与人才目标相适应的阅读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文化素质结合起来,因此,它的教学应把握培养目标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构建一个有职教特色的语文教学模式,即: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考试方法系列改革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应满足社会时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对现行的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管理机制等进行系统化的重新构建,创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要走特色办学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这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不准,办学没有特色,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造成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高职院校不同程度地出现生源紧张。为加快培养高职人才的步伐,教育部将缩短高等职业教育学制,由三年制转为两年制,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办学特色,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新升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学专业生源和就业状况的良好势头及其相对较低的办学成本,使其成为了近几年来新升本科院校最热门的专业。但由于办学条件和办学经验受到限制,很多新升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定位过于宽泛,没有根据"新升本科"的实际情况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为此,新升本科院校的当务之急应在分析和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条件的基础上,构建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工程教育认证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一流新工科建设的点睛之笔。在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制定适合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至关重要。结合河北工程大学的办学定位,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从人才定位、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确定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四位一体育人新模式。研究成果可以提高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期为地方同类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