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独生子女家庭的出现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家庭结构,家庭结构的变化所引发的养老问题尤为突出,其根源就在于独生子女家庭已不具备中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客观基础。从养老角度来看,国家近期推行的"单独"可生育二胎政策也是为了缓解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养老困境。在上述问题背景下,本研究将对我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模式选择意愿进行实证研究,运用logistic定量分析模型,根据老年人对于家庭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三种养老模式的选择意愿及影响他们选择的因素,分析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中老年人面临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大核心养老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针对如何集国家、社会、家庭三方力量解决我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养老困境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产生了数以亿计的独生子女人口,数量庞大的独生子女及其家庭成为我国独有的人口社会现象。所有关于中国独生子女的问题都绕不开对这一概念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操作化。在此就我国独生子女及其相关重要概念,结合实证研究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厘清和界定,以期引发更多的研究者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社会支持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实行至今已逾30年,正是这30年来独生子女父母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并冒着传统养老风险而生养一个子女,使中国摆脱了"人口危机",实现了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顺利转变,独生子女父母们的功劳可谓大焉.政府应像管计划生育工作控制"生"的问题一样,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后续社会保障问题.即要强化独生子女养老事业(包括家庭养老)规则化、制度化的问题.妥善处理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消除终身只生育一个孩子的育龄夫妇的后顾之忧,是我国稳定低生育率的关键.基于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支持所存在的经济、生活以及精神等方面的问题,从政府和社会、独生子女父母、独生子女等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包蕾萍 《社会科学》2012,(5):90-101
1980年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以来,中国独生子女总量已经居世界首位,从家国关系的视角对这一群体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估非常有必要.基于全国5000份问卷调查样本,对独生子女生命历程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的量化分析发现:家国同构模式并未对独生子女家庭现阶段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但另一方面,“优势递减效应”的存在及公共生命历程一致性也为其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国家一社会互动过程中,作为中间组织的家庭能力建设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生育政策调整背景下,重新思考国家-社会关系中家庭的位置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由于传统的家庭风险分担机制对他们无法发挥作用,而面临着三代人的医疗风险,成为高医疗风险家庭.但当前我国农村正在构筑新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并没有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给予有效关注.国家应以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为基础,在有条件地区应鼓励并资助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参加商业医疗保险计划,并通过尽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医疗问题.  相似文献   

6.
独生子女风险及其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定意义上看,当代社会独生子女家庭就是风险家庭.子女的唯一性导致了家庭结构的单一性及家庭功能的脆弱性.独生子女及其家庭所面临的风险也是整个社会发展所面对的风险及挑战,国家应当积极保障独生子女家庭的利益,通过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增强独生子女及其家庭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完善政策性、制度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独生子女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增进多元化、服务性的公共福利,提升独生子女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仲经 《家庭科技》2008,(11):17-17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现在已经到了适婚年龄,都市里涌现出了第一批“双独生子女”家庭。面对退休在即的四位父母与一个小孩,他们该如何理财呢?先来看看这类家庭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失独家庭养老困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生子女家庭是一种高风险的家庭型态,承受着家庭中唯一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伤残、患病夭折等风险,以及家庭结构的缺损甚至瓦解的风险。丧失独生子女的父母,不仅面临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精神缺失、经济返贫,还担忧未来如何养老、由谁养老等现实问题。虽然国家针对失独家庭给予一定的扶助金,但随着物价的高涨,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生活情况,国家给予的扶助金根本无法解决失独父母的医疗、养老保障问题,这也是失独父母最担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两个视角分析失独家庭主要面临养老困境,并提出在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上,提高扶助标准、建立健全的养老机构服务标准及服务体系、放宽收养政策等相关政策建议,以更好的解决失独家庭面临的养老困境。  相似文献   

9.
贺建军 《中文信息》2013,(9):123-124
中国离婚率的不断提升,这就意味着单亲孩子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独生子女的教育本来就成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而单亲孩子的教育更成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中的大难题,为此,本文将通过四个具体案例来思考我们的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10.
风笑天 《河北学刊》2006,26(3):83-87
当代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面临着严重的现实困境,主要原因是现实社会已失去了传统中国家庭养老模式的客观基础。在这种情况下,独生子女父母老年保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转变老年人对子女赡养的依靠与期望的传统观念, 全社会在提倡尊老、爱老、养老的同时,还要开展对独生子女父母的教育和宣传,让他们从观念上变“依赖养老”为“独立养老”,变“依靠子女”为“依靠自己”。  相似文献   

11.
独生子女与父母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自芳 《人文杂志》2004,(5):113-119
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既以亲情和道德伦理为主导 ,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经济关系体现在父母与子女之间不同阶段的需求和供给的交换关系。在独生子女家庭 ,由于一对夫妻养育一个子女形成数量上的不对等 ,在中国特定的家族文化因素影响下 ,往往出现父母在养育子女期间对独生子女的过度供给 ;相反 ,在父母年老时 ,独生子女对父母的供养则出现供不应求 ,难以满足父母的要求。本文实证分析了以上两种情况所带来的客观后果。由于过度供给而造成独生子女的人格缺陷 ,由于供给不足而导致独生子女家庭的老年父母出现家庭供养的特定问题。本文相应地提出了父母在抚养独生子女时避免过度供给 ,将相对过剩的供给能力转变为自身积蓄以保证养老需要 ,以及加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加强对独生子女的家庭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独生子女父母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付出了自己的代价,按照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国家和社会应该为独生子女及其父母提供一定的补偿作为交换。针对独生子女及其家庭面临的困境,应从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家庭层面出发,为他们提供优待措施,帮助其克服困境。  相似文献   

13.
中国计生家庭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与城乡统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30多年以后,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和医疗问题已开始逐步显现.同时,中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也面临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城乡人口总和生育率失常、性别比失衡、计生家庭风险难以分散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和行政手段推动之间矛盾重重.因此,有必要建立城乡统筹的计生家庭生活保障制度来化解这些计生家庭所面临的难题并促进计划生育政策的转型.城乡计生家庭生活保障制度可以从三个层次展开,即社保层面的基本保障、政策性保险层面的附加保障和商业保险层面的补充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20多年来 ,中国关于独生子女的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在十个主要的问题上得出了一系列结论。但目前的研究在学科视野、研究角度、对象、理论、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在新世纪中 ,独生子女研究应重视和加强对青年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性、独生子女的婚姻与家庭、独生子女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宏观性、潜在性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独生子女研究已开展了30年.相关研究基于两种视角:一种视角是把独生子女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独生子女的个性特征、社会化、社会适应等问题;另一种视角是把独生子女作为研究变量,探讨独生子女现象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已有研究至少有三个问题没引起足够重视:独生子女人口对社会结构各层面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成年独生子女和"独二代"研究;农村独生子女问题.这也是继续开展独生子女研究需要着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青岛市20世纪70年代政府实行“晚婚晚育、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的部分城市青年独生子女的调查,反映出这一代独生子女以家庭的形式照料老人的现状,指出了他们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了建议。调查表明,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负担很重、问题很多,它将直接影响社会发展,成为今后我国普遍的社会重大问题,为此,全社会应及早重视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青岛市20世纪70年代政府实行"晚婚晚育、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的部分城市青年独生子女的调查,反映出这一代独生子女以家庭的形式照料老人的现状,指出了他们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了建议.调查表明,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负担很重、问题很多,它将直接影响社会发展,成为今后我国普遍的社会重大问题,为此,全社会应及早重视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独生子女研究30年:两种视角及其局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独生子女研究已经开展了30年.相关研究基于两种视角:一种视角是把独生子女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独生子女的个性特征、社会化、社会适应等问题;另一视角是把独生子女作为研究变量,探讨独生子女现象对家庭、社会的影响.已有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至少有三个问题没足够重视:独生子女人口对社会结构各层面的影响及影响机制;成年独生子女和"独二代"研究;农村独生子女问题.这也是继续开展独生子女研究值得着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论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家庭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家庭因素关颖1979年,党和政府从我国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提出了“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人口生育政策。“独生子女”便成为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特殊的社会选择。新一代独生子女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家...  相似文献   

20.
李洁 《南方论刊》2007,(11):67-68
本文通过个案访谈的调查方法,选取11个武汉市高校教师独生子女家庭作为调查对象,探讨武汉高校教师家庭第一代独生子女与其父母之间的代际差异问题,并分析与揭示出这一特定群体代际差异与不同时代个体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以及社会大环境有密切关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