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本研究剖析了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社会文化背景、微观环境因素。为揭示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深层原因,在本文中提出针对大学生的解释模型"能量释放理论模型"。结合上述分析,本研究重点探讨通过运用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即个案工作、团体社会工作为解决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提供一种可行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最为严重的是极易诱发青少年走向犯罪,因此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文章深入分析了青少年迷恋网络的游戏的原因以及迷恋网络游戏的弊端,最后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着手提出了各种预防措施,以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世界卫生组织将网络游戏成瘾划归为精神疾病范畴,网络游戏成瘾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并亟待解决的公共健康问题。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给高校育人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需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及时采用可操作性手段进行干预。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出,对人的异化使人不能得到全面发展。网络游戏成瘾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信息时代的一种对人的异化,人的片面发展削弱了大学生的生存竞争意识与竞争力,使其意志薄弱、辨别能力下降,进而导致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基于生存适应力项目,构建以提高生存竞争力为主旨的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行为纠偏模型,以矫正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的行为偏差。  相似文献   

4.
以往研究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时,更多关注的是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成因、危害,即使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亦缺乏强有力的利益驱动机制.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预防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利益驱动机制的基本内容;建立该机制的理论根据、现实依据;打击网络游戏引诱行为与国家发展网络游戏产业的价值平?界定网络游戏引诱的标准,研究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百名网络游戏爱好者访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群体中网络游戏爱好者和成瘾者的人数在不断升高,大学生主动接受网络游戏和被动接受思想教育形成鲜明对比。带着此问题和部分网络游戏爱好者进行的交流表明:游戏的特征,爱好者心态是真实可信的。思想工作创新必须做重大转移。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导致其严重的身心健康问题和一系列家庭社会问题,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既有其个体自身的原因,也和外部社会环境影响密切相关。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休闲思想为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游戏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游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网络游戏玩家群体,是我国网络游戏玩家的"主力军",网络游戏成瘾的问题在大学生中表现得十分突出。由于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导致其身体、心理以及家庭问题相继出现,并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网络游戏成瘾对大学生造成的危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9.
以安徽建筑大学大一至大三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了大学生上网玩游戏的基本状况,结果表明:大学生一旦沉溺于网络游戏,则出现学业松懈、人际交往欠缺、生物钟紊乱等不良现象,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心理发展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虽然网络游戏有休闲娱乐、化解学习压力等作用,大学生若沉溺于网络游戏,则他们的身心健康会受到一定的危害。为此,针对目前大学生的网络游戏行为,提出可行性的管理对策,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游戏,进而引导大学生合理地利用闲暇玩网络游戏。  相似文献   

10.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深受高校学生的喜爱和迷恋,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诸多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从大学生的学业、人际关系、身心健康、情绪情感等问题上出现的负作用,分析了大学生迷恋网络的心理动态,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网民良好心理素质的方法和途径,如提高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加强学校网络监控和管理;增强校园网络的教育功能;开展网络心理教育与咨询等,对高校引导学生进行健康成长的人格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在高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并引发了诸多问题.工科大学生因环境、个性等差异,更容易导致网络游戏成瘾.分析其成瘾心理,通过心理治疗并辅之以其它方法,是防治网络游戏成瘾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从社会方面、高校方面、家庭方面和大学生自身方面提出了防治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网络游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网络游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联性并提出相应对策。通过调查问卷法收集问卷2096份,运用两种不同的数据挖掘算法,对网络游戏特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进行数据挖掘。研究结果表明,各个特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联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成瘾度、游戏类型、持续时间、花费、频率。通过对K-Means算法和决策树算法研究结果的对比,发现最终两者得出的结果大致相同,说明网络游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关联,运用数据挖掘对网络游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是可行的。文章从学校、社会和家庭视角在防治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着重对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形成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大学生参与网络游戏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15.
网络游戏玩家的心理诉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众多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大学生参与网络游戏与游戏类型密切相关。他们通过各种网络游戏满足不同的需要,聊天交友类游戏反映出大学生强烈的归属需要与亲和动机,具有较强权力动机的大学生倾向于选择策略型游戏,而竞速类、教育益智类游戏与大学生的成就动机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16.
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众多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大学生参与网络游戏与游戏类型密切相关。他们通过各种网络游戏满足不同的需要,聊天交友类游戏反映出大学生强烈的归属需要与亲和动机,具有较强权力动机的大学生倾向于选择策略型游戏,而竞速类、教育益智类游戏与大学生的成就动机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17.
网络游戏作为网络的衍生物,已成为人们消遣、娱乐的方式之一,并形成了以网络游戏为核心的“网络文化”。在网络游戏成瘾的消费者中有为数众多的大学生,这一现象给学生本人、家庭、学校、社会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以网络游戏的运营特征为基础,采取实地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式获取资料,对在校大学生参与网络游戏成瘾的行为动机、行为表现和行为结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北京约有20余万名中学生迷恋网络游戏,平均一次持续玩5小时以上的学生高达72.9%。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难题。随着网吧管理条例的实施,学生在家里玩游戏的比例急剧上升,占被调查人数的82.5%,其次才是网吧。54%的学生对家长隐瞒了自己玩游戏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网络游戏消费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昆明市区内主要5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为主要调查方法,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消费行为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并在此调查结果基础之上,得到关于高校和网络游戏开发运营商两个角度的相应结论及建议,最大程度地减少网络游戏对其主要消费群体———在校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使其走向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工作实践入手,直面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参与网络游戏及由此产生网络成瘾症和学校应采取的引导、整合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