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对在理工科大学生中进一步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进一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需要;同时,艺术教育肩负着传承优秀文化,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的光荣使命,大力加强艺术教育,是教育改革和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理工科院校如何加强学生的艺术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需要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罗良清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3,(2)
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是公共艺术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是提升大学生文化品位、艺术修养的重要渠道,而理工科大学的艺术教育对于推进校园文化素质教育尤为重要.通过对目前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从理工科大学的办学特色出发研究其公共艺术课程改革的对策,以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3.
针对理工科院校人文艺术教育问题,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分析了理工科院校人文艺术教育现状。结果显示,大部分高校仍然存在着生源人文底蕴不足、学校重视不够、教师缺乏融合意识等诸多问题。提出可以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尝试解决。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理工科院校在人文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人文教育内涵的理解肤浅,价值导向不明确;注重知识的继承性而实践性和开拓性不足;内容设计追求多样性而统一性、协调性不足;在人文教育的精神领域忽视民族精神和国际视野;教学模式单一,教育资源整合不足。要实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和谐发展应重塑理工科院校的人文教育理念和客观环境;树立整体文化观,构建完善的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发挥好“两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将传统文化融入“两课”教学;在理工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 相似文献
5.
于兰英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3):131-132
从对湖南省14所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调查来看,湖南省的理工科院公共艺术教育近年来有了长足的的进步,但也存在着课程开课率不足,师资设置不足,课程内容单一,课程形式单调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翟俊巧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119-120,126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必修的人文学科,对于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师应在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为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充分挖掘英语知识中的人文教育内涵,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外活动,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空间,培养理工科学生对于人文精神的兴趣和感知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7.
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通识教育在国内高校的实施对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同类型学校具有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也决定了其通识教育模式应与之相适应。本文旨在通过评析理工科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现状,包括目标、措施、内容等,发现问题与困境所在,并尝试提出与其办学特色相契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理工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艺术活动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教育属于校园文化的精神文化范畴,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气质养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文化素质教育在人才整体素质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而艺术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文化品位、人文素养等文化素质更具有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将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列入国家的教育方针.理工科院校要清醒地意识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竞争致胜的砝码,在培养的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大学的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
略论理工科院校的人文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我国理工科院校在人文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人文教育内涵的理解肤浅,价值导向不明确;注重知识的继承性而实践性和开拓性不足;内容设计追求多样性而统一性、协调性不足;在人文教育的精神领域忽视民族精神和国际视野;教学模式单一,教育资源整合不足。要实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和谐发展应重塑理工科院校的人文教育理念和客观环境;树立整体文化观,构建完善的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发挥好“两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将传统文化融入“两课”教学;在理工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时代与理工科大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则渊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基于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分析,探讨了理工科大学教育的战略地位、发展规模、宏观体制和人文教育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徐仲伟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6):950-951
基于新时代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更高要求,结合重庆邮电学院的多年实践,从人文艺术教育在理工科高校的主要性着手,论述了理工科高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和深化人文艺术教育,力求实现人文学科和理工学科更好地交融、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更好地融合,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泮伟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5):113-1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和探索取得了重要的成绩,率先在中国探索出了一条理工科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在此基础上,其仍需继续借鉴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通识教育的经验.麻省理工大学通识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很值得借鉴.其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既考虑到了通识教育的一般规律,又充满理工科大学通识教育的特色,这尤其体现在它的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与安排上.此外,麻省理工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体系对中国理工科大学通识教育也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加强理工科大学生艺术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浩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Z1)
艺术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通过介绍理工科高校的艺术教育的现状,以及艺术教育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进而提出了对理工科大学生艺术教育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我国社会正经历着快速发展和转型。理工科院校培养了超过半数的各行业的建设人才。艺术教育对理工科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身心放松、素质培养、智能开发以及对校园文化建设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由理入道",还是"由技入道"的教育路径,都需要更多艺术理论的讲授、更多社团活动的体验、更多艺术实践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理工科大学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理工科大学重视文科建设,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我校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有必要重视文科的建设与发展。强化文理兼容的教育理念,加强文科科研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解决好文科的定位、目标、规划以及管理体制建设导向等。 相似文献
17.
尤静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153-154
作为学校美育实施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艺术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其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艺术教育的特性入手,对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黄珊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3(5):107-109
本文在简要探讨理工科高校开展艺术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在理工科高校中实施艺术教育的方式:成立艺术教育中心、采用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法、创立良好的教育环境以及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等. 相似文献
19.
张昌波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4)
在正确认识理工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基础上,针对理工科高校在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理工科高校的特点,提出此类高校可通过抓好组织机构与队伍建设、有效组织课程教学和艺术活动、塑造优秀的校园艺术氛围等措施和途径来开展和促进公共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20.
甘霖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128-130
西南交通大学1995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首批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高校,1999年教育部又批准我校与四川大学共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03年3月,教育部为我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正式授牌。近4年来,我校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适合我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