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泰来 《云梦学刊》2011,32(1):148-151
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丰富的传播内容,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调查发现,无论是新媒体从业者还是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的广泛影响,同时注意传播内容的价值影响,确保传播方式更利于青少年接受,使新媒体的传播内容朝着更有利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QQ群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新媒体信息传播工具,其独特的传播功能、惊人的传播速度和病毒式的传播效果,正在挑战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为此,需要通过强化QQ群技术治理、实行QQ群信息发布者身份管理、推广QQ群文明自律公约、充分发挥"意见领袖"引导作用等措施,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清除障碍。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作为新兴传播形态,因其用户规模庞大,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持,也是法治传播的核心主体之一。新媒体法治传播具有传播属性和法律属性,其主要的特征为传播主体多元化、信息体量爆炸式发展、传播方式呈现交互性、信息的价值多元以及传播内容碎片化。卢曼的“功能—结构主义”作为社会理论,可用于研究新媒体在法治领域的传播功能。新媒体法治传播功能的内容构成可分为政治功能、法律功能与社会功能。其法治传播功能发挥具有一定限制,原因是面临着规制不足、主体泛化、伦理失范的现实困境。对此,通过新媒体治理法治化、建设“价值—技术”多元依法治理制度体系、完善新媒体从业人员自律机制三条进路可以实现新媒体法治传播的功能优化。  相似文献   

4.
档案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所具有的历史研究价值在世界史上更具较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直接体现和反映了人们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对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需要、对从事物质实践活动的需要。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通过对档案文化价值发掘和传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推动档案文化价值发掘和传播途径创新,加深档案产品的开发,能够更好的体现和发挥出档案文化的价值,更有利于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和"三网融合"使媒介从传统独白式的线性传播模式向以关系为导向的全息传播模式转向,由此推动着与传播息息相关的动漫产业走向一个更复杂的生产、传播和营销系统。用传统的产业链理论来思考新媒体语境下动漫产业的市场裂变、产业融合显得捉襟见肘,本文试图借用企业战略研究中的价值网络理论,摆脱传统产业链的"线"性思维,用"网"的概念来构建动漫产业新价值观,为分析研究新媒体语境下动漫产业的未来发展动向提供一个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6.
数字时代的媒介互动与传统媒体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与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相对比,才具有意义;换言之,传统媒体因为新媒体的崛起而被赋予某些其原本不具备的象征意义。同样地,新媒体也是在与传统媒体的对比中凸显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在数字化时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既竞争排斥又相互依存。同为大众传播媒体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身处相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无疑面临某些共同的困惑和相似的选择;同时,作为相对比而存在的两极,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又面临着各有差异的受众,代表着不尽一致的利益诉求,因而必然承载着不同的社会心理期待,在一些问题上又必须作出不同的选择。作为社会公共传播机器,新旧大众传播媒体除了相互印证而获得其存在的价值之外,随着人人皆媒体时代的到来,还与日益兴盛的自媒体传播构成竞争。这使数字时代的传播格局变得更为复杂微妙。如此,传统媒体便又多了一重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7.
传媒技术塑造着人类认知与行为模式,连接着社会生活状态与存在方式,推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以新媒体为代表的新兴传媒技术重构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理念、媒介、模式和环境,引发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在矛盾。结合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客观要求和实际需要,从新媒体传播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律出发,以价值需求与利益需求无缝对接、显性教育的隐性嵌入、话语体系的解构重建、权威重塑下的主体培养为着力点,探索解决新媒体境遇下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在矛盾的途径,是确保新媒体时代我国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掌握新媒体境遇下马克思主义传播主导权、主动权、话语权的应然之举。  相似文献   

8.
邓晓旭 《人文杂志》2007,46(3):186-189
本文试图从价值哲学角度对与网络传播相关的价值判断问题予以研究。提出,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研究网络传播及相关领域的价值问题:一是关于网络传播中的价值判断,主要考察网络传播自身的价值以及人们在网络传播活动中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问题;二是关于网络传播对其他领域的价值判断,主要考察网络传播对人类社会不同领域及对人的存在方式所具有的价值;三是关于对网络传播有价值的因素的价值判断。本文认为,用价值哲学的视角研究网络传播及其相关领域的价值判断问题,既是当代哲学转换主题的需要,也是哲学转变形态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
费坚  胡涛  陈景岭 《江海学刊》2015,(2):215-220
基于社会心理学的心理账户和习惯性理论视角,对当今社会新媒体使用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新媒体不同的社会功能(如关系维系、审美娱乐、信息风险、时间成本)对用户使用该技术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长期使用新媒体的用户会形成使用习惯,用户的习惯性行为会缓和甚至改变新媒体的社会功能与用户的价值判断、行为选择之间的结构关系。因此,必须综合考量用户的功能需求和行为习惯来完善我国新媒体使用和管理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0.
主流意识形态是国家利益和价值取向的根本体现,作为政治合法性的核心要素,意识形态合法性对整个政治体系的良好运行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新媒体环境下,去权威性、去中心化的信息传播生态逐渐形成,使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遭遇挑战,出现了认同感下降、优势地位减弱、安全认知错位、传播技术更新乏力、传播模式僵化保守、话语体系刻板乏味等问题。借鉴互联网思维中重视个体价值、秉持创新精神、坚持开放性等理念,实现意识形态安全的人本安全转向,不断加强意识形态理论创新能力,重塑适应新媒体传播生态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将有助于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实现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传播的价值取向是大众传媒在建构和传播"食品安全"图景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是新闻价值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在食品安全传播中的实化和细化。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的食品安全传播价值取向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与变化。文章旨在对我国转型期食品安全传播中所呈现的价值取向进行梳理与总结,分析其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而对我国转型期的食品安全传播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以期促进中国食品安全传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食品安全传播的价值取向是大众传媒在建构和传播"食品安全"图景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是新闻价值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在食品安全传播中的实化和细化。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的食品安全传播价值取向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与变化。文章旨在对我国转型期食品安全传播中所呈现的价值取向进行梳理与总结,分析其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而对我国转型期的食品安全传播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以期促进中国食品安全传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一条河流——价值传播、价值选择与价值共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价值选择与传播 有限的价值有限地传播。无限的价值无限地传播,无价值的东西不可能实现传播。这是价值传播定律。单面的价值,只有通过强权获得传播与通过强迫使人接受。 价值是人类发现、发明的结果,也是人类共同选择的结果。还是认同共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链接作为新媒体的常态性传播技术,其在推进网络信息迅捷传播的同时,也一再引发侵权行为。新媒体传播中的链接侵权主要表现为浅链接侵权和深链接侵权两种形式,浅链接侵权的发生主要源于我国新媒体行业缺乏严格的"先授权,后传播"的版权意识,而未经许可的深链接侵权则源于新媒体服务商对"避风港规则"的滥用。链接侵权行为对新媒体传播秩序造成很大危害,亟须从立法、司法、执法和媒体行业自律层面予以有效规制。我国应加强对新媒体链接技术的制度规制,要通过典型判例明确相关行为指引,要强化新媒体传播者的自律意识。  相似文献   

15.
刘乃歌 《理论界》2012,(12):115-116
科技的进步、媒介的空前繁荣,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这种的传播方式将艺术带入数字化时代,从而形成新兴的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日益成为一种具有独立审美价值和时代特征的新的艺术形式,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多媒融合性、交互性叙事、数字化交往机制及艺术文本的非物质性。  相似文献   

16.
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内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新闻流模式、以复旦大学为代表的传播流模式和以武汉大学为代表的技术流模式都各有特点,适合网络媒体不同层面对人才的要求.此种模式的发展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第一,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人才培养应坚持传播学的价值取向;第二,以网络传播应用技能训练为主,新闻传播基础训练为辅;第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某一领域的兴趣和钻研精神;第四,突出信息内容和思维层面训练而不是网络技术层面;第五,密切关注新媒体前沿变化,其他形态的新媒体教育在时机成熟时必须进行.  相似文献   

17.
学术转载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长贵  许小主 《学术界》2004,(4):161-167
学术转载是学术转载主体对具有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优秀学术成果 (论文 )的整体或部分 ,旨在明晰和张扬其社会价值及学术价值导向 ,并为学术和社会发展服务而借助载体再度传播的学术活动。其价值的根本意义在于促进社会主体的发展和完善。学术转载的价值功能是学术转载过程实现的内在基础。为学术和社会发展服务是学术转载主体价值判断的终极标准  相似文献   

18.
该文在界定新媒体概念基础上,分析葛兰西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的内涵,提出其在新媒体时代对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启示意义:网络空间是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主战场,必须应对新媒体时代传播格局变化挑战、巩固壮大网络主流传播阵地;网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生力军,必须顺应新媒体时代人才建设新要求,培育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网络队伍;网络舆论战是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主方略,必须顺应新媒体传播规则新要求、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19.
该文在界定新媒体概念基础上,分析葛兰西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的内涵,提出其在新媒体时代对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启示意义:网络空间是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主战场,必须应对新媒体时代传播格局变化挑战、巩固壮大网络主流传播阵地;网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生力军,必须顺应新媒体时代人才建设新要求,培育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网络队伍;网络舆论战是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主方略,必须顺应新媒体传播规则新要求、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20.
论网络信息传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的信息传播不仅仅意味着信息的传递,更体现出文化的创造、陈述及其表达共同信仰的方式.网络信息传播的价值通过其使用价值最终表现为商业价值,由网络信息的内容、信息的用户、信息传播的技术和信息传播的社会关系共同来实现."动力圈"、交流情景、价值寿命、质量向量、效率成本等因素构成影响网络信息传播价值的主要因素.网络信息价值的大小与对受众有用和投合的程度成正比.可以从传播信息的来源、组织、内容、环境、网民体验五个方面设计评价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本指标.要注意网络信息传播的正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