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康德和谢林对有机体有着类似的刻画,有机体的偶然性特征使他们面临类似的二律背反。康德和谢林对有机体的偶然性给出了不同的处理方案,这使得他们的有机体理论最终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康德为消除偶然性为有机体找到的目的论原则必然会与机械论原则陷入冲突,而其采取的“目的-手段”式的统一方案无法实现二者的真正统一;谢林为保证偶然性而赋予有机体的独特的肯定性本原与代表必然性的否定性本原同样会构成冲突,但谢林通过维持这个冲突的方式来化解冲突,不仅捍卫了有机体的偶然性特征,而且保证了整个有机世界内部的发展进程,实现了相互冲突的本原之间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卢艳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艺术哲学》是谢林关于美学的重要著作,不仅是他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对艺术进行了哲学的研究,而且着重辨析了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分析了各种具体的艺术形态。尤其是在针对艺术与哲学的关系问题上,谢林持有与以往哲学家或美学家不一样的独特态度。在谢林看来,艺术具有与哲学等高甚至更高的地位,因为艺术比哲学更适宜于把握“绝对”。 相似文献
3.
王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2)
目的论是康德历史哲学中的一个核心理念,康德的历史哲学几乎建立在这一理念的设定之上.康德的目的论是一个消极性的理念,因此它无法解决康德历史哲学中的二元论.康德之后的德国古典哲学家如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鉴于康德历史哲学的二元论困境,将康德消极性的目的论转换成积极性的目的论,即将目的论实体化和主体化.费希特的“自我”、谢林的“绝对”以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都是目的论的实体化的表现,他们从这种实体化的理念当中演绎出各自的历史哲学,从而产生了思辨的历史哲学.基于这样的考虑,可以说,没有目的论,就不可能产生思辨的历史哲学,我们应当重新看待德国古典哲学中目的论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道林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1-6
学生时代是研究马克思思想形成时不可绕过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马克思虽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伦理观,但在其对幸福等问题的思考中已经形成了一些颇具深度的伦理思想。这些思想的形成与马克思成长环境中的康德元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正因如此,马克思在中学时代的宗教论文和毕业作文中表达了明显的理想主义倾向。在大学时代,通过诗歌创作与哲学、法学的研究,马克思在“现有”与“应有”之间的矛盾中陷入了彷徨。但马克思并未因此放弃康德哲学的“自我意识”立场,在博士论文中对通过原子偏斜理论的阐发,隐晦地批判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揭示了自由之于幸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罗久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2):34-42
休谟对于因果观念的质疑表明,传统形而上学试图从自明的天赋观念出发,按照理性早已拥有的原则来分析地推导出关于经验世界的知识是不可能的。由于其来源上的主观性,因果观念的运用不可能像唯理论者所宣称的那样具有客观的普遍必然性,而只具有主观的有效性。康德关于范畴的先验演绎就在于为经验知识的客观性,即其普遍必然性寻找根据,通过证明概念对于经验的先在性来捍卫理性的权威。由于康德为了避免范畴的跨界使用而导致的幻相,仅仅将自我意识(思维)限制在主观领域,自我意识作为一种反思意识自身却是缺乏反思的,因而没有看到思维与存在所具有的同一性。这表明了康德的整个先验观念论构想所具有的限度与不足,正是由此出发,德国观念论踏上了通往思有统一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杨阳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2)
本文以"想象力"概念为切入点,在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的不同理论背景下,比较分析了想象力在两个演绎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出了他们之间的区别与统一,并初步地探讨了想象力之于康德先验哲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凤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1):41-46
古希腊人与自然之间的直接性关系被近代以笛卡尔和康德为代表的自我意识自身之内的直接性关系所取代。但笛卡尔还保留了我思与我在之间的推论性,康德通过批判我思背后我在的实体性和推论性,由此在直接性的自同一的自我观上走上极端,并不可避免地陷入另一种二元论,身心关系的难题被转化为现象与物自身的关系的难题,这种二元对立的难题直到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才得以解决。实践活动揭示了人与自然的重新圆融与统一,只有在这种统一视域中建立的主体性哲学才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相似文献
8.
曹峰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8(5):44-48
康德的整个哲学体系,其根本的特征就是启蒙。从某种意义上说,启蒙是理解康德哲学奥秘的钥匙,启蒙是康德哲学的起点和归宿。康德的启蒙分认识、道德和宗教三个方面进行,实现了西方历史上精神自由的最彻底、最全面的开启和引领。 相似文献
9.
康德虽然认为其它形式的幻象是有害的,却对艺术“游戏的幻象”情有独钟。在他看来,这种游戏幻象不同于会误导人现实认知的视觉或直觉幻象,也不同于把超感官物体的符号性表达错认为物自身的宗教幻象,而是可以直观自然、人性之真的审美幻象。这种审美幻象是人为的,是艺术家为追求愉悦而创造出来的,但却揭示了人性的诸种可能性,形象地表达了艺术家关于真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郭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7(2):7-11
目的论是康德历史哲学中的一个核心理念,康德是用这一理念来统贯自己的历史哲学。作为一个启蒙运动者,康德为什么不像其他的启蒙运动者一样将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建立在人的理性的基础之上,而要借助一个先验的目的论来保证呢?原因就在于康德与启蒙运动之间有一种紧张,康德对于启蒙运动始终有一种警惕。这种警惕就集中反映在康德的目的论上。目的论虽然可以保证历史的进步,但其中透露出来的是一种伤感的基调,这种伤感无疑来源于卢梭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陈亮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0,(3)
自然观从康德、谢林到黑格尔 ,完成了由外而内的过程 ,精神的主体性终于克服了自然的生疏感 ,把自然统摄于理念之中 ,成为理念自身的外化 ,也是理念运动必然扬弃的中间阶段。相应地 ,自然美的发生条件也逐渐更强调主体的因素。人的自由取代了自然真实成为衡量艺术价值的标准 ,从而导致了“模仿说”地位的动摇。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论断和对主体性的关注体现出德国古典美学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2.
郝一江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14(2):83-87
文章追溯逻辑主义与直观主义的哲学渊源.逻辑主义源于柏拉图:他提出了化数学为逻辑的思想;他的实在论、唯理论和分析方法,成为从逻辑演绎数学的技术性工作的哲学依据.直观主义源于康德:他提出了用时间、空间直观构造数学的思想;他的概念论、先验感性论和综合方法,成为用时间直机构造数学的技术性工作的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庄振华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5):21-32
笛卡尔的思想客观上展现出理性与内在性世界之间的张力格局,并开始在这一张力格局下从一个确定的基点出发,探索一种合理而连贯的世界结构图景,这种工作方式使他真正成为现代哲学之父。这种张力格局虽然是近代真理观的基本背景,在康德之前却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反思。德国古典哲学将立足点从人类理性逐步转移到世界结构本身,直至最后由谢林对近代理性的无限性提出根本质疑,这个过程塑造了现代思想的基本游戏场域。 相似文献
14.
《何谓启蒙》是康德的一篇重要政论文。康德首先将"启蒙"界定为"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然后再比照现时代的社会实际,指认出"启蒙"所蕴含的内在悖结。我们的努力在于通过详尽的文本解读,重构出康德的言说空间,并彰显其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欧蕾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7):41-43
文学活动作为人类对世界艺术把握的一种方式,不是以审美为最终目的,创作主体总是通过对客体的审美判断和整体性的情感性评价来表达一定的思想,从而充分体现出文学创造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陶建文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13-18
在几何图形性质的哲学问题上,康德的观点为先验构成意义上的非柏拉图主义,胡塞尔的观点为经验建构意义上的柏拉图主义,维特根斯坦的观点为解构意义上的反柏拉图主义。胡塞尔关于几何图形的观点较之于康德与维特根斯坦具有较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李柏芳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4):89-93
诗歌创作审美活动过程中的审美主体和客体是一种相互交流、相互通融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呈现出"退让"与"归返"的客体性,客体呈现出"契合"与"固守"的主体性。诗歌创作活动中审美主体和客体的交融是美妙而神奇的,值得诗歌研究者深入细致地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田鹏颖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7-12
作为德国两位伟大的哲学家,康德和马克思都主张"两种实践"观,并都试图把"两种实践"统一起来.马克思在康德"两种实践"观的基础上继续创新,把"两种实践"统一于"生产实践"并赋予"生产实践"以本体论意蕴.马克思在康德"道德地实践"基础上继续创新,把调整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作为人们改造和调整人与自然关系实践的前提,并进而赋予社会技术以本体论旨趣. 相似文献
19.
程志敏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2(5):52-56
在康德看来,形而上学乃是人类理性的本质,人天生是形而上学的动物。康德让哲学走上了过分形而上学的道路,把形而上学变成了一种真正的科学。同时,理性取代传统宗教中的上帝,成为新的造物主,这个过程始于笛卡尔。康德在哲学上把理性推上了思想的巅峰,理性在黑格尔那里乃是世界的灵魂,但这可能是理性的监守自盗和自吹自擂。理性的失位来自于无度和失控,导致后来理性信仰的全面崩溃。 相似文献
20.
徐碧辉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3(4):9-15
主体性概念曾经是中国新时期思想文化界最前卫、最具有先锋性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中曾经凝聚和表达了中国学术界对现代化的渴求,对文革时期泯灭人性、压制个性的控诉,以及对一种更为理性、人性化的思想文化的追求。然而,随着当代解构主义思潮的引进,这一曾经是最为先锋性的概念遭到质疑。不过,人们在批判主体性思想时,实际上对它的内涵并未作深究。而事实上,它的内涵远为复杂,它的积极意义也远未穷尽。李泽厚的主体性哲学不但没有过时,而且还恰好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哲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