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腾 《南方论刊》2014,(10):42-43
劳动教养制度的规制的对象是行为严重违法,但不能达到刑罚标准的违法人员。随着劳教对象的扩大化,劳教受到社会各界的批判,最终废止。劳教废止之后,有学者提议尽快立法,以弥补劳教废止造成的管理真空。笔者以劳教对象为视角进行分析,认为对原劳教对象的立法条件仍不成熟,立法宜缓不宜急。  相似文献   

2.
劳动教养由于程序上的不公正而备受争议,废除已势在必行。但如何解决劳教制度的替代制度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立法上可将劳动教养定位于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之外的一种司法性教育矫正措施,建立统一的违法行为矫治机构。从合宪性和司法性两个方面出发,在实体方面,引入劳动服务、强制医疗处遇、禁止令等非监禁性措施,依照客观侵害结果与主观危险程度的差异,区分适用;在程序方面,建立特别的起诉、审判和司法监督制度,实现劳教替代制度的司法化。  相似文献   

3.
对劳动教养废除论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劳动教养问题,有一种意见是主张废除之。这种主张忽略了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情,忽略了我国法制化的形势,忽略了法制成本观念。从劳教工作发展实践来看,劳教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预防和矫治轻微违法犯罪人员的特殊措施,是不可替代的。劳动教养制度只能是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完善,而不能废止、中断。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养制度对维护我国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与国际人权公约和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的基本价值目标、人权保障原则、正当程序原则、人人享有不受强迫劳动权等存在明显的冲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司法实践情况,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方式应是在基本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出台劳动教养立法、控制劳动教养的适用范围、推动劳动教养程序司法化,最终实现劳动教养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5.
程品刚 《理论界》2007,(5):70-71
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历经近50年,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饱受了法学上的质疑。劳动教养制度在政策起因、立法以及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缺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对劳动教养制度进行重新审视,实行变革,使之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得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丽 《天府新论》2014,(3):88-95
劳动教养废止已成定局,但其应往何处去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当前学界较为流行的观点中主要有保安处分化、轻罪化、违法行为矫正和分流处理四种方案。系统性审查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发现,劳动教养承继制度应定位于教育矫治。深化违法行为教育矫正立法研究,促成与我国惩罚性法律体系相并行的教育矫正法尽早出台,应是我国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介于刑事处罚与治安管理处罚之间的行政处罚措施,其正当性与合法性受到强烈质疑。作为取代劳动教养制度的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已被列入立法计划。社区矫正成为违法行为教育矫治的重要执行方式具有应然选择性与现实可能性。我国应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下构建违法行为矫治的社区矫正制度。  相似文献   

8.
劳动教养制度违反了宪法等相关法律关于人身自由的立法规定以及立法目的,具有违宪性.在现行体制下由公民来启动违宪审查不论是在程序设计上还是在制度层面上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障碍.从根本上解决公民宪法权利的救济问题,就必须建立独立的违宪审查机构和比较规范的宪法解释制度.  相似文献   

9.
伴随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及其全面实施 ,劳动教养制度成为中外法学界关注的热点。学界对于劳动教养制度的利与弊、存与废等有着较大的分歧。本文认为劳动教养程序是劳动教养制度的核心 ,并试图结合现有劳动教养程序运作的不足与弊端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寻找劳动教养程序完善的途径———司法化改造。  相似文献   

10.
一九九四年司法部提出创建现代化文明劳教所.这是一项跨世纪工程.这一宏伟目标对劳动教养所的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标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就对劳教工作干警队伍现状的分析和跨世纪劳教工作干警队伍的要求,提出造就跨世纪劳教工作干警队伍的对策与措施。(-)自八十年代初期恢复劳动教养工作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劳教工作为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目前已进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近几年来.广大干警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不断提高,队伍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推进了劳教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