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高温超导薄膜微波表面电阻测试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种工作在12 GHz附近的高温超导薄膜微波表面电阻sR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低损耗高介电常数的蓝宝石构成工作在TE011+δ谐振模式的介质谐振器,在77 K时,利用它对高温超导薄膜的微波表面电阻sR进行测试,提高了整个测试系统的品质因素,可成功地用于单片φ50.8 mm较大超导薄膜的无损伤测试,整个测试系统体积小、操作方便,且所需实验条件简单,测试灵敏度高,具有简便、快捷、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检测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高温超导微波滤波器主研人员卢剑,羊恺,罗正祥,唐正熙,张其劭采用我国自行研制的高温超导薄膜材料与超导器件制造工艺,编制了高温超导薄膜微带发夹滤波器的设计软件,解决了平行耦合线滤波器在小型基片上结构设计的困难,设计制作了专用的外壳,成功地解决了微带发夹...  相似文献   

3.
近一个世纪以来,超导理论、超导材料和超导应用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尤其是新近发展的具有很高实用性能的高温超导(HTS)材料与技术,已开始从实验研究走向实际应用阶段.该文简要介绍了高温超导(HTS)材料的发现历史,阐述了HTS带材、块材和薄膜的制备工艺及特性,总结了HTS材料在强电和弱电领域中的应用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限幅自保护功能的新型高温超导高性能接收机前端系统方案。采用将高温超导限幅滤波器前置于低噪放进行混合集成,利用高温超导限幅滤波器优异的滤波和限幅特性实现同时具有高灵敏度和自保护功能的接收机前端。实验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可以有效地保护后端的低噪放不被烧毁或阻塞。采用超导-常规电路混合集成工艺研制而成的限幅自保护高温超导接收机前端具有优异的接收灵敏度,总噪声系数小于0.7dB。  相似文献   

5.
西南交通大学超导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了世界第一辆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车“世纪号”。它的研制成功证明了高温超导技术在未来交通科技领域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展望了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大影响和美好前景 ,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阐释了创新与奋进是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温超导材料制备技术的进步,应用高温超导块材和带材研制开发直线电动机已具备了核心技术基础。该文总结了已研制出的高温超导直线电动机类型,并建立了它们的结构模型。应用磁场有限元方法,研究了这些不同类型高温超导直线电动机的电磁特性,并设计了实际模型装置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高温超导直线电动机在磁悬浮车及电磁飞机弹射器等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分析,验证了高温超导直线电动机技术在实际应用当中的潜在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高温超导材料探测分析机理主研人员宁永功谢红秦会斌等该项目揭示了高温超导薄膜的宏观性能与薄膜表面界面状态,微结构状态的关系,明确影响高温超导材料性能的有关因素,为加速超导薄膜的制备、器件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和方法。用低能量,低密度离子束作表面处理,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12GHz附近的高温超导薄膜微波表面电阻Rs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低损耗高介电常数的蓝宝石,构成工作在TE011 δ谐振模式的介质谐振器,在77K时,利用测量介质谐振器的Q值得到单片高温超导薄膜的微波表面电阻Rs。分析了其耦合装置对校准物理模型的影响,通过改进耦合装置可提高系统测试的准确度。该系统与前三代测试系统进行比较,其测试准确度有明显地提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和设计了“终端反射式带状线谐振器”测试系统,配合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包,对高温超导薄膜的微波表面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2月31日下午2时26分,一个惊人的喜讯从我校校园传向全国各地,世界上第一台“高温超导磁悬浮试验车”在我校超导技术研究所的实验室内成功地浮了起来,这是百年学府为新世纪献上的一份厚礼。 高温超导磁悬浮车与常导磁悬浮车都被称之为绿色交通工具,具有无污染、噪音低、速度快的特点。所谓超导,就是超级导电,电流可无阻通过,电阻趋于零,电流大、磁场强,因此它的悬浮高度高。目前日本的磁悬浮车采用的是低温超导技术,即零下269摄氏度,冷却材料氦,悬浮高  相似文献   

11.
从再入体典型口径天线在无限大平面上的辐射场出发,采用几何绕射法(GTD),计算分析了不同口径分布的再入体缝隙天线赤道面和子午面辐射场随再入体模型纵向尺寸的变化,实验验证了其计算分析结果,从理论分析和实验得出了可忽略截短效应的再入体模型纵向尺寸。  相似文献   

12.
弯折线技术作为一种减小天线尺寸和实现宽频带的有效手段,在现代天线设计中被广泛使用.根据不同的技术要求,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改进结构.文中介绍了6种具有代表性的弯折线天线结构,其中包括双弯折线天线、折叠式弯折线天线、立体式弯折线天线、渐变式弯折线天线、行波弯折线天线和弯折线缝隙天线.同时也对上述6种天线的工作原理以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有效的需求变更管理有助于提高信息系统的开发质量。度量是管理的基础,将度量方法引入需求变更管理,并基于CMMI提出了信息系统的需求变更度量框架,从而指导信息系统开发中的需求变更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4.
从系统的角度研究了天线设计、分析和测试验证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一种机载大尺寸平面相控阵天线动态平面度的控制措施,提出了光电位置传感器和动态位移传感器相融合的实时测量技术,通过对飞行条件下天线动态变形的实时测试,研究了天线的动态平面度变化规律,该结果为动平台条件下大尺寸平面阵天线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技术手段,测试方法为类似研究提供了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等离子体密度的测量要求,设计了一种工作于8mm频段的点聚焦透镜天线。对系统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仿真及实验结果均证实了设计的可行性和正确性,高次模可以忽略的理论也得到了有力的证明,为天线的工程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课程在学生学习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该实验课程的学习,不仅验证了电磁场与微波的抽象理论,而且培养了学生通过检测和测量手段来解决电磁场与微波实际问题的能力。北京邮电大学从实验内容以突出通信特色为出发点,对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实验的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完善。内容方面完善了电磁波的传播测量、波导传输线测量等传统实验内容,又增加了微波收发系统、低噪声放大器设计等综合性实验内容,改革了天线方向图测量的测量手段,改革后的实验内容更加适应当前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需求。实践表明:通过教学实验的深入改革,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微波设计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时域脉冲辐射信号的频谱,确定了天线的工作频率和带宽,并根据在探地雷达应用中满足信号最大能量对地辐射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时域背腔式领结天线的设计方法,该方法简便实用,便于在探地雷达系统的整体工程化设计中使用。所提出建立的方法得到了实验和数值仿真结果的验证,并在探地雷达整机的开发和设计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从一个新的设计思想出发,对地下钻孔中的宽带发射天线进行了探索,获得了一种新颖的柱形宽带天线形式。设计制作了这一种天线,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实验。通过现场测试,证明该天线的工作频带至少可达5个倍频程(5.9~30.9MHz),可用以代替目前无透设备中所用的半波振子天线,并达到或超过半波天线的探测距离,是一种新型的宽带发射天线,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现在高等学校实验室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已经是很迫切的要求。由于网络的高速发展,利用高校现有的校园网络来设计开放式实验管理有了技术的可行性,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术,使用计算机来完成实验的预约、提交没有困难,所以这种方式具有用户可操作性。本文对基于校园网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