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察《左传》,韩宣子说"周礼尽在鲁矣",是在"观书于太史氏"之后,有感于鲁国较好地保存了记载周礼的前朝典籍,而并非看到了鲁国守礼的事实。事实上,春秋时期鲁国周礼的崩坏情况比大多数国家都严重,周礼亦不在鲁。是以,"周礼在鲁"之论成立的条件应予以二元界定:一指春秋之时鲁国对记载周礼的前朝典籍的妥善保存情况,其实质是"礼书在鲁;"或指春秋之后礼学在鲁国的兴起情况,其实质是"礼学在鲁"。  相似文献   

2.
关于鲁国的建国定都问题,在古籍资料中,记载不一。《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日鲁”。这说明,开始封于鲁,并在曲阜建都的是周公旦。而早于《史记》的《左传》却又说:“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分鲁公以大路大旗……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昊之虚”。后出的《括地志》,更进一步肯定“兖州曲阜县外城,即鲁公伯禽所筑也”。这里又明确肯定,初封于鲁,并在曲阜建都的是周公的儿子伯禽,而不是周公。那么,到底是谁初封于鲁,并在曲阜建都的呢?司马迁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又这样写道:“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而使子伯禽代就封于鲁”。这样加以解释,好像问题就解决了,但是,在《史记·鲁世家》记载炀公的事迹时,又说:  相似文献   

3.
杨华 《云梦学刊》2013,34(1):97-100
从《左传》谈论礼、乐(舞)的过程中,可以窥见其所蕴含的“人文”本自天地、以“致中和”为美学原则的观念,并从某种程度上间接地折射出《左传》对文章的看法。而《左传》谈论《春秋》的写法则从正面反映出其“两极共构而致中和”的文章观。《左传》讨论“和”与品诗等言论进一步佐证了其所秉持的文章观。《左传》的文章观同时也反映在其自身的行文方式上。《左传》的文章观对解读《左传》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岱年先生在《孔子与中国文化》一文中说:“近年来,多数哲学史家认为:《春秋》基本上是鲁国史官的手笔,《易传》是战国时期的著作,“大同”学说更是战国时期儒家的思想;关于孔子言行的最可靠的资料是《论语》和《左传》中关于孔子的记载。这样,关于孔子的资料较过去时代所承认的大大削减了。虽然如此,专从《论语》和《左传》来看,孔子仍然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仍然是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思想基础的最主要的哲  相似文献   

5.
李衡眉 《齐鲁学刊》2001,(3):124-126
“鲁公”见于《左传》、《诗经》、《史记》等古代文献,有时指周公旦,有时指伯禽,这须考察上下文义而定。总之,凡曾为过鲁国国君的人,都可称“鲁公”。  相似文献   

6.
《春秋经》与三《传》(《左传》、《公羊》、《谷梁》)对日月食的记载,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科学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在春秋至战国的二百四十二年里,据鲁《未修春秋》所记,鲁国可以看到六十一次日月食。但《春秋经》却记了三十七次。《经》与三《传》及三《传》相互之间在日月食记载上,有许多地方迥然相异。现仅就涉猎之所及做一简要考证。  相似文献   

7.
一、孔子交际思想的理论基石孔子的政治哲学思想核心是“仁”。正像他的理论大都是围绕着“仁”这一核心展开的一样,孔子的交际思想也是建构在“仁”这一基石之上。孔子出生的鲁国是周公的封地,保持有浓厚的商周奴隶制文化。据《左传昭公二年》记载:韩宣子访鲁时,“观...  相似文献   

8.
《左传》所记春秋鲁大夫孟穆伯奔莒女事件,以往研究多视为婚姻家庭琐事而忽略。但置于社会文化史的研究范式之下,可见其中包含宗法、婚姻、父(母)系、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纵横交错的关系,各种关系以或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作用于鲁国社会,反映同时影响着当时的社会历史进程。社会文化史范式可为先秦历史研究提供联系的观点、日常经验取向、见微知著意识等方法论上的革新,对于创造性阐释以《左传》为代表的先秦传世经典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左丘明是与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史官,为解孔子<春秋>而作<左传>.从天道观、政治观、人生观、历史观分析左丘明的思想,发现其思想与孔子思想有显著的一致性.这与二人为同受鲁文化影响,二人同好恶及<左传>的写作动机都有很大的关系.左丘明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大儒,他在儒学史上的地位应当予以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血缘是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强有力的纽带,因此,家族荣辱盛衰的历史,给子孙后代的心灵刻出深深的印痕,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成为慨叹世道沧桑的重要组成部分。《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晋国的范出使鲁国,在和别人讨论什么是“死而不朽”时说道:“昔...  相似文献   

11.
《左氏春秋》原名《春秋国语》《左氏春秋》这一书名,最早见于《史记》。《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写道:“孔子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鲁君子左丘明……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吕不韦……为《吕氏春秋》。”历来都认为《左氏春秋》指的是《春秋左氏传》,省称《左传》。我认为《史记》在这里记叙的《左氏春秋》,根本不是指《左传》,而是指《春秋国语》,省  相似文献   

12.
试论《国语》的文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语》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优秀的史传散文。 《国语》的编写体例、思想倾向,语言风格均与《左传》有所不同,成书年代当略早于《左传》。作者不象是鲁国的左丘明,而很可能是一位晋国的史官。他以晋国资料  相似文献   

13.
<正> 一部《春秋》使春秋时期鲁国的历史得以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左传》的作者又补续了十余年,详备的鲁史便截止到了战国之初(前468)。战国时期的鲁史《史记》中仅存梗概,且缺略、讹误甚多,《鲁周公世家》与《六国年表》等有关部分多互相矛盾。究其原因,诚如司马迁所说:“秦烧《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他只好依《秦记》及诸子传闻叙写战国史事。后世学者考订战国历史多注重战国七雄,于鲁史不甚留意。独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与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二书略有涉及,此外有关论述不多。钱、童二氏于鲁史多有创见,但没有系统地予以勾勒,而且两家的论证也多有不同之处。本文不揣谫陋,意  相似文献   

14.
孔子删诗说     
司马迁的孔子删诗之说,自唐代孔颖达开始怀疑之后,日趋否定,如郑樵、朱熹、赵翼、崔述、魏源等,皆否认孔子删诗之说。当代研究《诗经》者,几乎都认为孔子没有删诗,否定孔子删诗之说似成公论。依据有三:一是根据《左传》季札到鲁国观乐时孔子才八岁,而季札听到的诗歌分类及先后顺序,和今本《诗经》基本相同,以此论定孔子不曾删诗。二是根据《论语》,孔子自己说过《诗三百》,因而认为在孔子之前已有定型的《诗三百》。三是根据逸诗少。我们认为《左传》的记载不可信,《论语》中有删诗之证,逸诗少符合规律,《诗三百》成书于孔子四十六岁之后。  相似文献   

15.
春秋时,楚官即有“连尹”之号。《国语·晋语七》“连尹襄老”韦昭解:“连尹,楚官名。”但未进一步说明。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说:“尹训正也。楚官多以尹为名。”《尔雅·释言》:“尹,正也。”此孔氏所本;《国语·齐语》“立五正”韦解:“正,长也。”是尹即首长之意。连尹之名,先见于《左传》和《国语》。对这一官称的解释,自汉至清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左传正义》引汉儒服虔说:“连尹,射官,言射相连属也。”清人洪亮吉《春秋左传诂》说:  相似文献   

16.
林丛 《中州学刊》2015,(3):110-114
《左传》《礼记》中有"鲁礼"之说,引起了学者们的争议。顺着《左传》《礼记》为我们提供的线索,佐之以其他先秦典籍,鲁礼存在的痕迹渐渐变得清晰。在鲁国的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礼仪制度,其许多规定确实已和周礼不同,成为脱胎于周礼的鲁国之礼。虽然由于史料的匮乏,鲁礼的全貌与特征已无法被了解,但是透过零星的记载,它的一些内容仍然可以被窥见。如,鲁国本身享有高于其他诸侯国的"王礼",殷礼被再次吸纳进周礼之中并加以整合,同时将一些礼制规定予以变通以适应本国的具体国情。  相似文献   

17.
杨朝明 《东岳论丛》2002,23(5):113-117
上海博物馆楚竹书有《鲁邦大旱》 ,鲁国此次大旱可能发生在孔子归鲁到去世的六年之内。《鲁邦大旱》有孔子所说 :“邦大旱 ,毋乃失诸刑与德乎”一语 ,孔子常常论述“刑”与“德”的关系 ,该篇所记应该是孔子评论鲁国大旱与其当政者“刑”、“德”措置的关系问题 ;哀公礼尊孔子 ,常常向孔子请教 ,大量的哀公问政于孔子的材料可与该篇相互印证。种种迹象显示 ,该篇是研究孔子思想与鲁国文化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8.
<左传>认为鲁桓公夫人文姜与其兄齐襄公淫乱导致鲁桓公命丧齐国,这就是历史上的"文姜之乱",从而使文姜背上了淫乱的恶名.然而核之<春秋>,文姜淫乱之说难以成立.文姜可能是鲁国历史上的一位女君主或执政,并可能在其子鲁庄公年幼时代为摄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史稿》第一册(1976年版)第292页说:周。宣王还伐鲁国,杀死鲁懿公,强立其弟孝公,从而同姓诸侯也就出现了不和的现象。”宣王杀鲁懿公之说,误。《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鲁“懿公九年  相似文献   

20.
《后汉书·光武帝纪》:“秋七月丁酉,幸鲁国。复济阳县是年徭役。冬十一月丁酉,至自鲁。”《校勘记》云:“‘冬十一月丁酉至自鲁’汲本、《集解》本‘丁酉’作‘乙酉’。按:是年十一月丁未朔,无丁酉、乙酉,疑‘己酉’之误。”余按:是年十一月丁未朔,七月己酉朔,七月也无“丁酉”日也。《后汉纪·光武皇帝纪》作“冬十月丁酉,上幸鲁国”,是也。十月丁丑朔,丁酉乃第二十一日。《通鉴》卷四四:“秋,七月,丁酉,上行幸鲁;冬,十一月,丁酉,还宫”,亦误。《后汉书·光武帝纪》:“三十一年夏五月,大水。戊辰,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鳏、寡、孤、独、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