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广勋  汤卫根 《云梦学刊》2006,27(3):101-103
乔治·奥威尔的《1984年》是一部结束西方传统乌托邦小说的反乌托邦小说。主人公温斯顿对“真正的人的生活”的追寻与幻灭过程体现出奥威尔对传统乌托邦小说叙事模式的颠覆,籍此可以说《1984年》是反人文主义对人文主义的突破,是反乌托邦对乌托邦的解构。  相似文献   

2.
张广勋  汤卫根 《云梦学刊》2006,27(3):101-103,106
乔治·奥威尔的《1984年》是一部结束西方传统乌托邦小说的反乌托邦小说.主人公温斯顿对“真正的人的生活”的追寻与幻灭过程体现出奥威尔对传统乌托邦小说叙事模式的颠覆,籍此可以说《1984年》是反人文主义对人文主义的突破,是反乌托邦对乌托邦的解构.  相似文献   

3.
迟子建,女,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伪满洲国》《白银那》《清水洗尘》《雾月牛栏》《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等多部。曾获鲁迅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  相似文献   

4.
一字之趣     
一字社论 1968年4月,美国《明星晚报》就约翰逊竞选总统失败发表了一篇题为《约翰逊认输》的社论,全文仅有一字;“妙”。鲜明地表明了自己报纸的态度,真是耐人寻味。 一字小说 1984年,美国一记者写了一篇内容只有一个“网”字的小说,揭示了美国错综复杂,形似  相似文献   

5.
本期学者 :杨 义杨义 ,男 ,汉族 ,194 6年 8月 30日生于广东省电白县 ,197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1978— 198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学习 ;获硕士学位 ,后又获博士学位。1981年毕业后留文学研究所工作 ,现任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评论》主编。在海内外出版著作 30余种 ,主要有《鲁迅小说综论》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4 )、《鲁迅小说会心录》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5 )、《中国现代小说史》…  相似文献   

6.
蔡毅在《思想战线》1987年第5期撰文认为,新时期文学在十年中大的裂变发生过两次,一次是1979年、1980年,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分裂出非现实主义文学,如意识流小说和朦胧诗,一次是1984年底至1985年以来,文学的变化不仅在形式、技巧,而且在观念上也有别于以往小说、诗歌、报告文学,乃至于评论和理论,真正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学态势,绽放出前所未有的新品种、新花蕾。如小说中产生了心态小说、纪实小说、报告小说、荒诞小说、寻根小说、魔幻小说等各种新试验小说。传统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反映论、阶级论、本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有没有走出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是一没有”,见《马克思主义研究》1996年第1期《对我国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的再思考》一文以下简称《再文》);另一种观点是批评前一种观点是“错误的理论观点”,见《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7年第1期《我国目前还没有走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吗?》一文(以下简称《走文》),尽管这篇长达万言的文章并未出现”已经走出”的文字,但这个观点还是显而易见的。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未必妥贴,对我国目前有没有走出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问题,正确的答…  相似文献   

8.
《小说林》是晚清四大小说杂志之一。《小说林》的小说论著所阐发的小说理论,是晚清革命派小说理论诸支派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然而,长时期来,在晚清小说理论研究中,如同对整个革命派小说理论一样,对《小说林》的小说理论、研究既很不够,评价也多有不确。本文就是有鉴于此而草写的。  相似文献   

9.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1935年)中评价自己的创作的那段话,是帮助我们打开鲁迅小说宝库的大门去窥探其中奥秘的一把钥匙。那段话开头说道:在这里(指《新青年》——引者注)发表了创作的短篇小说的,是鲁迅。从一九一八年五月起,《狂人日记》,《孔乙已》,《药》等,陆续的出现了,算是显示了“文学革  相似文献   

10.
《学术研究》编辑部:贵刊1984年第6期上刊登的《开放金融市场诌议》一文系一稿多投。除贵刊外,我至少已在《财贸经济参考资料》1984年12期,《经济研究资料>1985年第1期,《财经科学》1985年第1期,《经济管理研究》1985年第1期,《上海金融研究》1984年12期,《新疆金融研究》  相似文献   

11.
也谈《驼峰上的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草原》月刊对冯苓植的中篇小说《驼峰上的爱》展开讨论。《内蒙古社会科学》1984年第二期肠谷的文章也论及这部小说,文章说:“整个作品是一曲交织着深沉、缠绵、悲壮、真挚的爱的雄浑的交响乐”。并且对小说的主旋律加以概括:“爱就是生活,爱就是幸福,爱就是真、善、美的统一。”文章作者肯定、赞扬了这部小说,也由此提出了自己对“爱”,对文艺创作宗旨的理解。 文艺创作、文艺理论上的一些问题只有通过对具体作品的探讨研究,才能更加明确,为了这个目的,我也就《驼峰上的爱》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2.
以租借为中心的新兴都市上海,是体现欧美文化的外层带与以吴文化为基础的内层带之间的中层带。作为最具活力的文化空间,是通过报刊出版与文化消费市场关系建立起来的,以《申报》和商务印书馆的出现为标志。报刊出版与文化市场关系的不断更新,有赖于维新思潮的冲击,与报刊出版业报与刊的分流有更直接的关系,同时也是通过一批批新型文化人进入上海实现的,在所开创的新小说中有集中体现。商务聘请李伯元主编《绣像小说》以及吴趼人主编《新小说》,在1903年出现了被鲁迅称之为谴责小说创作的癸卯大观;以小说林社及《小说林》为重镇,又形成1907年新小说译、著的数量之最。新文学倡导者立足于现代小说建设,充分认识清末上海新小说的流变,胡适给予谴责小说更高的评价,鲁迅则从中国古小说传统及变化的思考出发,对谴责小说与讽刺小说差异的区分,对中国现代小说建设具有更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由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发端的晚清新小说,迈过了以外国历史为题材的改革小说和以亡国灭种的警报为主题的爱国主义小说为主要形态的发轫阶段以后,1903—1905年三年间,《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等煌煌巨著竞相问世,汇成新小说创作的第一个高潮。而旅生的《痴人说梦记》,则是这一高潮中产生的重要作品之一。 长期以来,评价晚清小说的某种思维定势,妨碍着人们发现和开拓的眼光。比如,批评晚清小说只是“揭发伏藏,显其弊恶”,甚至联缀“话柄”,过甚其辞,无所谓“含蓄蕴酿存其忠厚”,更谈不上正面理想的光芒;又如判言晚清小说多是《儒林外史》的模仿品,没有结构,没有剪裁,“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讫,虽云长篇,颇同短制”:所以只好别称之曰“谴责小说”。这种单从部分作品的外表现象推导出来的普遍判断,是经不住检验的,晚  相似文献   

14.
继《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黑骏马》等“草原小说”之后,在中篇小说《北方的河》(裁么十月》1984年第一期)里,张承志又以他特有的粗放、纯朴和深沉的抒情风格,以他对大自然的真挚热爱和对人间未来的美好信念,气势恢宏而笔触细微地再现了祖国北方的六条大河——黄河、无定河、湟水、额尔齐斯河、永定河、黑龙江和一个向着这些河流追寻历史渊源、迈开人生步履的“河的  相似文献   

15.
《金瓶梅》数百年来屡禁而不绝,肯定有其艺术生命力在。尽管对《金瓶梅》的评价和看法并不一致,但认为《金梅瓶》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果不深入地研究《金瓶梅》就难以把握中国小说创作的演变过程及其内在规律,则是一致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在晚清文论中,小说理论占据着十分突出的地位。自严复、夏曾佑的《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1897年)和梁启超的《译印政治小说序》(1898年)问世之后,小说理论遂逐渐出现。康有为的《闻菽园居士欲为政变说部诗以速之》和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特别是后者,作为改良主义小说的主要理论基础,为其中之力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外学者围绕《拉格泰姆时代》的小说结构、小说主题以及小说人物等诸多方面展开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事实与虚构的杂糅、小说的怀旧主义和种族身份的探讨、叙事视角和结论的不确定性。这其中既包括对多克托罗作品的整体评价,也包括对《拉格泰姆时代》的后现代特色的集中分析。总结国外《拉格泰姆时代》的研究特点有助于挖掘国外研究的前沿视角,进而推动国内《拉格泰姆时代》研究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外小说林》是近代著名小说家黄世仲兄弟辛亥革命前在广州———香港创刊的一份文学杂志 ,它包括其前身《粤东小说林》(1 90 6 )、《中外小说林》(1 90 7)和《绘图中外小说林》(1 90 8)。该杂志刊登文学理论、小说、通俗文学和翻译小说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革命倾向 ,它比内地曾朴等人创办的晚清四大小说杂志之一的《小说林》还要早一年。由于《中外小说林》主要是在香港出版 ,内地馆藏甚少 ,且不是全部 ,因此该杂志长期未引起学界的重视。本文就《中外小说林》的沿革、内容作了准确的介绍和评论 ,对版面格局三大块 ,即小说理论、小说著译 (包括创作小说和翻译小说 )和俗文学的主要观点、思想意蕴、艺术成就及其意义作了钩玄提要的阐释  相似文献   

19.
对清代侠义小说,向来毁誉不一,《论清代的侠义小说》在分析以往评论者对侠义小说的“误读”后,提出应从民间文学的角度而非文人小说的角度对侠义小说进行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20.
1907年发表在《小说林》期刊上的《小说小话》,是一篇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史料价值的著名小说论文,一向为中国小说史的研究者们所重视。然而,该文的作者是谁,说法却不一。郭绍虞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第四册(1980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选录了《小说小话》,题下所标作者为“梁启超”,末后注明选自中华书局出版的《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卷四。查阿英同志编的此书,收了《小说小话》全文,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