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在交流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针对网络流行语的特征,试采取直译、意译及增译、仿译等翻译手段,对其翻译策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直译作为翻译学一个必不可少的概念,一直还停留在翻译技法层面的讨论,很少有针对直译本身做出系统阐释的。本文尝试从直译概念本身入手,分析直译与重译、直觉译与艺术叛译、直译与意译、新直译论等众多相关概念的关系,从而证明直译作为一个矛盾概念是在不断发展、不断焕发其生命力的。这种概念自身的发展是在与其他相关概念的不断竞争、不断区分中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日本每年都出现大量的新语·流行语,在进行文化交流的时候,需要将这些新语·流行语翻译成各自国家的语言。翻译时,必须考虑新语·流行语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其中包含的信息,可以采用汉字直译、音译、直译加注、意译、英语解释等灵活多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直译作为中国翻译界一个特有的名词至今仍为人们所常用,但是却很少有人对其涵义进行深究。中国人所说的直译和西方人所谓的literal translation并不是一回事,把直译简单地等同于literal translation无异于以辞害意,既不利于对直译的理解和使用,也不利于中国译论的对外传播。有人将其等同于字字对译而彻底加以否定;有人将其奉为至高的原则,并与意译对立起来,认为两者水火不能相容。这些观点往往只集中于直译的某个侧面,见木不见林,未免失之偏颇。直译的适用有其局限性,应与意译交相为用,方能产生好的译文。  相似文献   

5.
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阐述在跨文化交流的影响下,直译模因要生存和发展,需要其载体——直译文本做出的三种变异:能直译就直译;直译加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相似文献   

6.
漫谈英美电影片名的汉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影的片名犹如一双显露个性的眼睛,令人一看就会浮想联翩,因此如何译好英美电影片名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采用一些译例说明译电影片名时,能直译的尽可能直译,在不能完全直译的情况下,可根据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原则,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译法,译者必须遵循译名切近于原文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仿拟词的形成有多种,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是由词根、词缀或构词方式重新组合成新的词语。它的主要形成特点是:类比仿拟与逆生仿拟。对于仿拟词的汉译主要采用直译、直译加注释或意译。  相似文献   

8.
直译和意译是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不同文化模式间文化和语言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决定了直译和意译共存的可能。通过对祝庆英和李霁野两位翻译家的《简·爱》中译本的对比研究,笔者归纳出:当两种语言的词意、句法结构和修辞手段相似时,可用直译法;当这几个方面存在差异时,应使用意译法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相对来说,《简·爱》祝译本较为成功,直译和意译结合得恰到好处,译文流畅;《简·爱》李译本大多采用直译,译文生硬、拗口。  相似文献   

9.
许多研究表明:形象语言的感染力度是非形象语言不能比拟的。因此,直译法在保留原文形象语言的特色和行文风格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但对形象化语言采取直译原则,并不意味着排除意译。意译的不可回避性是由于文化和语言方面的一些特殊因素所造成,而“死、活形象说”在形象化语言翻译实践中并无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预设是一种常见而又复杂的语言现象.从<红楼梦>中对王熙凤外貌和语言描写的翻译可以看出,在对有语用预设含义句子的翻译中,直译、直译加注和意译都是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标题是文章的题眼和精髓,其汉译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如何使标题译文译得更醒目、准确、妥贴,以达一语中的的目的实属不易。文章拟从篇章、直译、意译,直译加意译等角度,对《综合英语教程》课文标题的汉译问题进行一些探析。  相似文献   

12.
简略地介绍了翻译的目的论及其科学性,在通过目的论的分析中,翻译界一直以来对直译、意译有着孰是孰非的争论。本文认为直译、意译是翻译的两种手段,两者间不存在矛盾。同时也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选择直译还是意译的翻译手段应根据翻译的目的决定。  相似文献   

13.
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本文从直译的理论依据、内涵及功能的角度,论述了汉语成语直译的可行性及具体表现、直译与死译的差异。在汉语成语的英译中,直译法能使译文和原文在形式、内容和功能上保持对等,同时传递了中国民族文化,它是汉语成语英译的一种主要的、有效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实例分析了中国英语直译的可接受性问题,直译对保留汉语的语言特点、有效再现原作风格及体现汉文化的丰富内涵具有独特的作用,直译应以译语读者的认同、接受和语境的关联性为前提,不考虑语用效果和语用得体性的硬译只会导致交际的失败或读者对译文的误读。  相似文献   

15.
直译与意译孰优孰劣,是翻译界长久以来必争的一个话题。本文就直译与意译方面对中国近现代代表人物的观点进行总结概述。其实学者们观点各有千秋,直译与意译只是翻译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最终目的都是准确忠实地将原作呈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16.
对鲁迅的直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评价历来微词颇多,角度也多是直译与意译的“信、达、雅”之争。在多元系统论的理论框架下,鲁迅的直译理论有其文化意义和时代特征,鲁迅的直译理论所植根的思想文化土壤使其具有科学性的同时也带有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新高职学院如何在夹缝中生存,惟有转变传统的办学观念和固有的思维模式。本文从研究直译与意译两种风格迥异的翻译方法入手,陈述了直译与意译的新概念,论证了直译与意译各自的优势和劣势,阐明了直译与意译的前提和条件,区分了直译与死译、硬译的不同,指出了意译与乱译的实质性差异。文章最后归纳和总结了直译与意译的辨证关系,提出了直译与意译兼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又有着不同的语言,因此作为一种媒介,翻译就变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翻译中直译和意译是运用得最普遍的两种翻译手段。可有译者以及翻译研究者全盘否定直译,认为逐词逐句地直译就是硬译,这会使得译文晦涩难懂,甚至会错误传达原文的意思。怎样避免直译中的硬译,这就成了主张直译的译者及翻译研究者倾心研究的问题。要想使直译翻译出来的译文达到理想的效果,翻译过程中译者有必要充分调动语外知识并考虑众多其它社会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9.
日语使役句在汉译时,既有直译也有意译.本文通过对《挪威的森林》中日语使役句汉译的分析发现,一般在表示“强制”、“许可”以及“诱发”意义采用直译.当表示“放任不管”和“责任”的意义时通常采用意译.其中,由于汉语使宾动词“使”、“令”、“叫”、“让”等意义存在微妙差异,直译时需要根据汉语的语言习惯审慎翻译.意译中较为常见的有减译和换译的手法.不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是以最好地表达句子主题为目的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直译与意译的含义阐述入手,以大量中外名著题目和影片片名为例,阐明了直译与意译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从直译与意译相辅相成的趋向出发,探讨了对名著题名和影片片名的5种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