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特殊群体大学生分类的对比分析,结合高校工作实际,提出了比较科学并具有针对性的分类划分,即: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就业困难、生理疾病、心理困惑、行为偏差、特专长学生等七大类别。并逐一对这七大类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表现及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性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难、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群体中的两种特殊类型——“考研校漂型”和“傍老啃老型”,本文转换视角,从经济学和人格心理学角度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择业心理进行分析,指出其负面影响,分析其成因并提出解决对策。旨在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择业心理,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3.
当前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同时大学生群体产生了焦虑、消极悲观等不良的就业心理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和高校就业心理教育模式,目的在于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使大学生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现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贫困大学生作为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对就业认识和准备不足,导致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样给社会、高校、家庭及他们自己都带来了很大的损害.针对当前贫困大学就业择业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贫困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调适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大学毕业生作为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了特有的心理状态,也产生了很多心理困惑。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调适就业心理障碍的方法,对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和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中,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问题,诸如自卑心理严重、自尊心极强;因经济贫困引发"精神贫困"或"心理贫困";心理承受能力偏差;知识面窄、综合素质较低;就业观念陈旧等。要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就要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着力推动其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改善贫困大学生的经济状况,解决其学习工作的后顾之忧;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其树立合理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7.
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相比较本科院校的大学生,他们面对更多来自心理、生理、环境的变化,承受着人际关系、学习、就业等方面的更大压力,更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悲观、厌学等心理问题。文章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自卑心理、逆反心理、焦虑心理、困惑心理、厌学和消极心理等常见的心理问题入手,从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体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并根据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思想工作应注重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心理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大学生特殊群体入手 ,论述了大学生特殊群体的主要类型及其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并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心理指导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贫困大学生在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下,成为就业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研究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提高其就业心理调适能力,促使贫困大学生个体积极面对社会,对于促进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就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做了具体分析,指出应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两个方向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姚珂  毛秋亚 《国际公关》2023,(4):158-160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我国高校重点关注的人群,他们的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就业大局。所以,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当务之急是要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激励与帮助。加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还影响着学校的人才培养,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成因从自身、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角度进行全面分析,并从职业教育体系、心理辅导、创业带动就业、重视实习技能培训、完善信息库等途径,阐述如何切实、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辅导,以全方位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使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相似文献   

11.
高校贫困大学生在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下,成为就业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研究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提高其就业心理调适能力,促使贫困大学生个体积极面对社会,对于促进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就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做了具体分析,指出应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两个方向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失业群体的游民化及其社会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多年累积,大学生失业人员呈现出"群体化"、"游民化"的特征,共同的教育经历、就业挫折和负性的心理感受使其成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群体",他们在承受生活窘困、身心痛苦的同时也可能对社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建立失业大学生的应激管理、社会支持、心理疏导体系与机制.  相似文献   

13.
贫困生是我国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因为家庭贫困,面临的经济、学习、人际交往、外部环境、就业等方面的远远压力大于普通大学生,极度容易造成他们心理不平衡,导致心理扭曲朝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严重者甚至发生犯罪行为,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和人才的培养,甚至给高校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因此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从贫困大学生不良心理状况表现和形成原因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对策,着重介绍了心理资本教育的新方法,希望能够更加强化和完善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浅析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困扰与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面临着来自经济、学习、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容易产生许多心理困扰,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心态特点。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关心、帮助贫困生.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态度战胜困难,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5.
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具有经济贫困;学习基础较差;就业困难;心理压力大;精神文化匮乏等经济、心理、学习、精神等方面的群体特征,全面掌握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这些特征,为高校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到普通教育的转变,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产生的心态变化,对其求职成功与否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不仅关系其自身的未来和发展,也关乎着各民族自治区的政治安定、民族团结、民族进步等重要问题。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大背景下,重视和支持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深刻认识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就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做好就业心理指导与搭建优质就业平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具有经济贫困;学习基础较差;就业困难;心理压力大;精神文化匮乏等经济、心理、学习、精神等方面的群体特征,全面掌握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这些特征,为高校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成为社会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大学生这个大群体中,存在着一小部分特殊群体,由于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生活环境的不同,他们的心理也与普通大学生有所不同,这就是有心理问题的特殊大学生.很多高等学校不仅重视大学生的文化教育更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对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基底、心理响应、心理氛围、心理调控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殊性进行了探讨分析,旨在揭示大学生心理运动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直接决定着大学生对就业目的与意义的认识,以及具体实践过程中对就业相关事务的评价与选择。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着“个性需求与从众心理并存、在就业与择业的优先性选择上举棋不定、岗位选择过程中的非理性以及个人功利追求突出”等问题,客观上要求在发挥大学生主体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动性基础上,提高高校就业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工作的实效,并发挥政府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和功能,形成合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大学生群体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