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翻译的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译者和读者均为翻译主体,都在积极地参与翻译活动,译本实际上是他们共同创造的结晶。由于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受到作者和读者主体性的制约,主体之间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为了确保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应该从主体性研究走向主体间性研究,通过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平等对话,达到主体间的“视界融合”。 相似文献
2.
杨琴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154-157
随着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以及西方认识论中对二元论的解构,翻译研究开始由传统的语言层面转换,即由原文到译文的线性研究跨越到由本体到主体,由一元到多元的研究,对翻译主体性的认识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当前翻译理论界对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多的争议。笔者认为:目前翻译理论界对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不足,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各主体之间存在着主体间性关系,并结合西方当代哲学主体间性转向给翻译理论研究带来的启示,分析了翻译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杨琴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154-157
随着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以及西方认识论中对二元论的解构,翻译研究开始由传统的语言层面转换,即由原文到译文的线性研究跨越到由本体到主体,由一元到多元的研究,对翻译主体性的认识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当前翻译理论界对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多的争议.笔者认为:目前翻译理论界对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不足,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各主体之间存在着主体间性关系,并结合西方当代哲学主体间性转向给翻译理论研究带来的启示,分析了翻译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杨春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7-24
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发生了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 ,而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本来就是主体间性的。在 80年代确立了主体性后 ,新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应当开始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文学理论突破了认识论的局限 ,不是把文学活动看作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征服 ,而是看作主体间的共在 ,是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间的对话、交往 ,是对自我与他人的认同 ,因而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和对生存意义的体验 相似文献
5.
孙宁宁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4):48-50
在从哲学角度探讨了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理论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影响,强调翻译研究中个体主体向社会主体的转向,并指出不同文化之间应建立平等对话的主体间性关系,才能真正体现翻译的桥梁与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郑耀军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4):71-74
国内外翻译的主体研究走过了一段“范式更替”的历程,并已陷入困境。主体间性哲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在总结国内翻译的主体间性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界定了五个翻译的主体,并指出“源作者—源文本—译者”和“赞助人—译者—译文读者”这两对多主体间性关系从翻译的内部(文本理解)和外部(操控因素)较好地揭示了翻译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体现了文学翻译中的“忠实性”和“创造性叛逆”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胡塞尔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哲学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晓辉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0-61
胡塞尔的哲学一方面可以视为近代哲学思维的极致,另一方面,它也展示了某种转折,主体间性问题便是其中之一。正是胡塞尔关于主体间性的探究,才使这一问题在现代哲学主流话语中真正蔚为大观。胡塞尔不仅从现象学角度改造主体性概念,而且更重要之处在于他对主体间性概念和理论的构造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孙宁宁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6,22(5):96-99
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是当代哲学发展的历史趋势,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理论以及德国当代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理论对翻译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赵冬梅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3):107-111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翻译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多有关注,但对同属于多主体参与的翻译批评活动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却鲜有提及,文章在论述翻译研究范式转变以及翻译研究主体间性转向的基础上,从翻译批评主体的多样性、翻译批评主体性、翻译批评主体的身份间性三个方面论述了翻译批评主体间性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揭示了人类发展经历了由物我不分到主体性凸显的历史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种主体性哲学思维模式下的道德人格教育内蕴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主体间性道德人格教育具有交互性、平等性、共识性、崇高性、和谐性等特质,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是必然和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哲学反思现代性的危机、思想界出现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的时候,教师要重新审视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关系。主体间性否定现代性的二元论,强调生存不是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上主体构造、客体被征服,而是主体间的和谐共在因而教师主体间性对教师和学生双边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2.
周建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49-54
以艾米莉·狄金森两首诗的翻译为例,举证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作者、作品、读者的主体性地位为前提,避免翻译中自由发挥式的"创造性叛逆"行为。翻译中坚持主体间性原则,充分尊重翻译中涉及的各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各主体间的平等交流和协作、妥协和平衡,是获得最佳翻译效果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吸收借鉴西方哲学的理念,并且在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超越了传统的单子式主体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局限性,能够让受教育者回归自我,进而实现教育双方的良好沟通,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教育局面,从而获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转变,不仅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需要积极构建交往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才能够步入到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4.
蒋满凤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1):15-19
理解是双向的、互动的,是主体和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而不是单向的主对客的阐释。理解者和被理解者是共生的、共同存在的“我一你”关系,是对话的关系。主体间性美学就诞生在这种诗意的理解当中,诞生在“理解”本身成为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人一旦能与对象进行诗意的理解和对话,美学的主体间性也就真正得到了实现。人在相互理解中走向自由和超越才有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
李咏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1-18
主体性理论与主体间性理论对于审美活动都具有解释的理论意义。主体性在审美活动中的优先性地位应予以肯定 ,但它也存在解释学上的局限。因此 ,应强调主体间性理论对主体性理论的超越性意义。从具体的考察中发现 :审美活动的本质特性不在于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分裂 ,而在于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6.
冯岩松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329-331
主体间性理论为我们重新理解翻译的实质提供了新的视角。翻译活动实际上是原作者、原作、译者、读者和赞助人相互理解、对话、交往与协商。翻译本质上就是“四位一体”的“视界融合”,是不同主体间的共识,是不同主体通过共识而表现出来的一致性。任何一个主体因子发生变化,都会引起翻译结果的不同。翻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农村流动人口作为弱势群体在城市中被边缘化,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市民的主体间关系紧张。在这种主体间关系的影响下,农村流动人口主体性发展陷入困境,其表现为:主体性的客体化限制、主体性的漂移与虚置、主体性的人格异化。依据主体间性理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剖析农村流动人口的主体性发展的困境,并为农村流动人口的主体性发展呼唤尊重伦理。 相似文献
18.
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西方美学体系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春时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7(4):379-383
西方美学体系的历史演变,以相应哲学范式的历史演变为基础.古代西方哲学关注实体本体论,具有客体性特征,古代西方美学因而表现为客体性;近代西方哲学关注认识论,近代西方美学表现为主体性;现代西方哲学关注生存论,现代西方美学表现为主体间性.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再到主体间性的范式转变,勾勒出西方美学体系的发展脉络,是今天建设中国现代美学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9.
杨春时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1)
从历史条件来说,主体性的实践美学所赖以产生的启蒙时代已经过去,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现代社会已经来临,因此人的精神需要也发生了变化,从高扬主体性转化为批判主体性,从对主体性的信心转化为对主体间性的渴望.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主体间性的后实践美学取代主体性的实践美学就势在必然了.从世界美学的现代发展上看,主体性哲学和美学已经成为过去,当代哲学美学已经走向主体间性.如果说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美学的思想资源还是19世纪的西方美学包括青年马克思的<手稿>的话,那么当代中国美学已经面向现代西方美学,与世界美学的接轨也必然要求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这就是说,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就是扬弃曾经作为主流的主体性实践美学,在继承其合理成果的基础上,展开对它的学术批判,并且在主体间性哲学的基础上建构现代美学体系.在这个意义上,持续多年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就是中国美学现代转型的过程,因此其意义是不能低估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这场争论的深入发展,一个可以与世界美学比肩的中国现代美学体系一定会出现. 相似文献
20.
唐桂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Z3)
译者穿梭作者与读者之间,寻求着各个主体之间的平衡,这种间性行为使翻译活动变得复杂而微妙。本文从翻译主体出发,论述翻译中译者与作者、读者之间复杂而微妙的间性关系,试图寻求各主体之间成功交流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