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 反对个人主义,是我们党的思想建设乃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早在本世纪20年代,毛泽东就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批判了党内存在的个人主义倾向。1937年,他又在《反对自由主义》中指出,自由主义“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革命利益放在第二位”,可见其真正所指实即个人主义。嗣后,他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都反复强调了这个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对我们坚持反对个人主义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现时代的任务与社会现实出发,邓小平不仅对此做了多方面的分析,而且针对一些所谓“批判”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的错误思潮,要求我们必须“批判和反对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批判和反对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很显然,在反对个人主义这个问题上,一切共产党  相似文献   

2.
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这三种道德关系中,都离不开个体道德以及个体道德价值观念的选择。在形而上学猖厥时期,一讲到道德就把它同阶级联系起来,认为一切道德都有阶级性。从而强调集体道德,社会道德。而把个体道德同个人主义相提并论。批判“个性”,反对“个人突出”。在批判“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的时候,否定了个体道德,例如,把“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创造”等说成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使人不敢表明自己的理想,抱负。这样…  相似文献   

3.
陈序经认为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主力,个人主义促进了西方文化的发展。但是他认为在中国的传统中,根本没有产生个人主义思想的土壤。他还批评近代中国的思想家们对于提倡个人主义不力,并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了深刻的论述。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陈序经是提倡个人主义最力的人物之一。陈序经的个人主义思想奠定于其1929年出版的博士论文《现代主权论》中。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的个人主义探析高秀昌“五四”时期,启蒙思想家从西方请来“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的同时,也请来了一位叫“寅先生”(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的。自“五四”以来,我们高扬“五四”所提倡的科学与民主精神,这不仅是正...  相似文献   

5.
近代个人主义的兴起及其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主义是西方自由主义理论的基础和逻辑出发点.个人主义不是个体的反思性主体意识,而是对个体与群体关系的反思.个人主义最早的思想渊源是斯多葛主义.基督教为西方近代个人主义提供了最充沛的精神和思想资源,宗教改革则是关键的一跃.西方近代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意义上的个人主义,是以权利观念为核心的制度化的政治个人主义,是在反对整体专断权力的意义上来给自己定位的.  相似文献   

6.
西方个人主义及其价值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个人主义价值观是西方传统价值观,乃西方文化之核心。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支配着西方精神文化、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等等。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讲,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是了解西方文化诸方面的一把钥匙,是西方文化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西方个人主义的内涵、渊源、演变和价值取向作如下浅析。一、西方个人主义的内涵西方个人主义与中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的涵义不同。在汉语中个人主义的意思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错误思想。”①从这个解释看,个人主义被定性为“错误思想”…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报告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曲重要性出发,对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弘插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涉及的方面很多,当前最主要的是提倡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从理论上弄清人生的价值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关系。有些人认为“市场经济就要拜金,拜金不拜权,认钱不认人,一切向钱看,把金钱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这种看法完全混淆了经济规律和道德规范的界限。抽象地鼓吹拜金比拜权进步是不对的。拜金主义是一种腐朽的人生观,它把人生的全部意义、目的和价值归结为追求金钱,是极端的个人主义。要反腐倡廉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拜金主义。在市场经济中,应该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正>深入学习周恩来关于个人主义的论述,对于加强廉政建设,开展反腐倡廉斗争,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就周恩来关于个人主义的思考与论述这个侧面,作些粗线条的探讨,以期推动建立党风廉政建设机制的理论研究。 一、关于个人主义本质。 对个人主义本质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重要历史使命。周恩来对个人主义的认识就是从研究其本质开始的,周恩来指出:“个人主义总是与集体主义对立的”(《周恩来选集》(下)第122页,以下凡《选集》的引文只注卷次和页码)。这就为我们找到了认识和界定个人主义的钥匙。 那么,这种对立表现在哪里呢?周恩来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发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出发点的对立。个人主义者把个人的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颠倒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认为国家、集体的利益是不存在的,人在社会中只有个人利益是真实的存在,周恩来指出:“他们否认人民的利益、社会的利益,看一切问题都从个人的利益出发,合乎自己利益的就赞成,不合乎自己利益的就反对,”(〈下〉第175页) (二)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处世态度的对立。由于个人主义是建立在膨胀了的而且是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早期德治思想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在现实性上,他提倡“精神之个人主义”和个性解放。二是在理论上他明确提出了德、智、体三者同时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由于传统道德观念和“左”的思想影响,人们往往把道德仅仅看作是社会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只强调它的规范作用,忽略甚至否定在道德发展中人本身的完善和发展。而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下,有的人又鼓吹脱离社会发展、脱离整体需要的个人自我设计、自我完善,甚至提出要为个人主义正名,反对提倡大公无私的传统美德,从另一个角度把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对立起来。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1.
一个时期以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曾受到各种非难,一种比较突出的表现是:有的人认为《讲话》论述的只是当时面临的一些问题,“今天,历史条件发生了新的更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对《讲话》就需要重新探讨”,“要把《讲话》作为历史文件看待”。而在文艺创作中,则表现为对时代、人民严重的疏离,主张作家应淡化主题,脱离社会,超越现实;有的则受西方现代派影响,在作品中传播消极、颓废的世纪末情绪;有的则提倡以直觉从事创作,反对理性介入,主张作家对所表现的内容“愈是不清楚,作品愈能传达人生的真实和丰富”;又有一种“还原生活”的意见,“反对作家人格对小说的侵犯”,还有的主张“玩文学”……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社会,在实行商品、货币和按劳分配的过程中,由于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影响,容易使一些人产生“一切向钱看”的倾向。如果让这种错误倾向自由泛滥,就会侵蚀我们党的肌体,毒化我们的整个社会生活。对于这个问题,1980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批判和反对崇拜资本主义,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批判和反对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批判和反对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和腐化。”(《邓小平文选》第328页)因此,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货币交换,实行按劳分配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批判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3.
尼采哲学中既包含要求人们冲破旧传统 ,积极奋斗 ,成为强者的积极思想 ,又包含反对平等和民主 ,主张战争的反动思想 ,在中国的影响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在“五四”时期 ,其积极思想对鲁迅、茅盾等进步的思想家向封建传统进攻、力图改造懦弱的国民性起了重要的激励作用。 40年代“战国策”派利用其反动思想 ,大力宣扬法西斯主义。 80年代我国青年学生中又出现了“尼采热”,尼采哲学既唤醒了人们的主体性 ,又使个人主义在一些人头脑中膨胀。对于尼采哲学 ,我们既要剔除其反民主的、个人主义的糟粕 ,又要吸收其激励人们自强不息的积极精神  相似文献   

14.
庄子哲学是思想文化发展与庄子本人创造性思维的结合物,其基本思想是:崇尚自然,提倡“无为”,要求虚静应物,强调事物的变化莫测和因循自然,反对人为和物质文明的进步,主张齐物我、忘生死,达到与道合一的绝对自由境界,并肯定人的自然本性,反对追逐名利,斥责统治者对人性的摧残。庄子哲学在魏晋时期十分兴盛,对当时的文人名士有着深远影响。本文拟以当时著名的作家、“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为例,从三个方面简析他充满了“痴”气的一生与庄子哲学的联系。 酒痴与庄子的无为思想。  相似文献   

15.
对于鲁迅一生思想发展的脉络,似乎可以作以下大致的勾勒:鲁迅早年思想具有启蒙主义和民粹主义的双重特征,其表现一是由亲身的经历和民族危机的刺激而初步形成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二是因受太炎先生的思想和西方世纪末思潮影响而产生的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意识;三是“凡有所思常在乡村大野”的浪漫主义情怀。“五四”时期鲁迅思想的根本特点是启蒙主义,其表现一是斥封建传统文化的本质为“吃人”,斥中国国民性为人人被人吃、人人在吃人,斥中国历史的“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是崇仰西方文明,推崇“科…  相似文献   

16.
浅议政治个人主义的思维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主义是西方政治的传统,其基本思维逻辑包括:一是政治的合法性来源于个人的授权;二是政治是个人利益的代言人;三是政治的目的在于个人权利的实现与维护。政治个人主义的核心是把构成社会的个人看作是“独立的政治意识中心”,是天生理性而自由的,把局部利益看成是恰当的代表单位。政治个人主义的“同意”统治观遭到了保守主义者的反对,他们把这种合法性的基础叫做“共识”。  相似文献   

17.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神本主义相对立的社会思潮。它的基本思想是:承认人的自然本性,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格独立,提倡人的平等,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权利。人文主义一直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的思想武器,后来,随着资产阶级地位的上升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人文主义成为一种普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西方人引以自豪的人文主义传统。中国与西方有着迎然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因而没有出现过西方近代意义上的人文主义思潮。但是,中国古代是一个早熟的社会,中国早期文化博大精深,在先…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无政府主义?蒲鲁东说: “不要政党;不要权力;一切人和公民底绝对自由,这三句话,就是我们政治的和社会的忠诚誓愿。”①克鲁泡特金说: “无政府就是没有统治的意思。”“所谓无政府者,当然是代表无强权的意义。”②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就是主张废除一切国家政权,反对一切权威,要求个人绝对自由,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特别是反对共  相似文献   

19.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是一种以个人为本位的哲学思潮,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以来,在“五四”运动时期,它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反对封建旧制度、旧化的思想武器,70年代末至肋年代初,它成为流行于中国青年一代中最时髦的哲学,现阶段,它又为我们克服现代工业社会,技术理性主宰一切所造成的种种弊端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改革中如何正确运用物质利益原则,我认为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关心个人物质利益不是鼓励个人主义 马克思主义者承认个人的物质利益,党的一切方针、政策也是遵循物质利益原则,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包括关心职工个人物质利益的。但是,承认个人物质利益并非鼓励个人主义。我们提倡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个人主义则是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寻求个人致富的道路。“一切向钱看”,什么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