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2年4月15日,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轮在北大西洋撞到冰山后沉没,除一部分人逃生外,船上有1500多人遇难。在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有一幕众所周知的感人场景:当泰坦尼克号遭遇冰山撞击渐渐沉没时,船上人群一片混乱,但船上乐队的乐师们却无人逃生,他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镇定地演奏着人生的终曲。  相似文献   

2.
翟露 《百姓生活》2012,(8):62-62
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凄美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但与片中女主角露丝不同,女主角的原型并非妙龄少女。她名为海伦·丘吉尔·坎迪,1912年“泰坦尼克”号海难发生时,已经53岁。“杰克”名为爱德华·肯特,当时58岁。当船撞上冰山并沉没时,爱德华随船沉入大海,海伦奇迹生还,并且用文字把那场灾难如实记录了下来。半个世纪后,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以她的故事为原型,塑造了电影《泰坦尼克号》中不朽的爱情。  相似文献   

3.
今古 《百姓生活》2008,(7):59-59
在电影《泰坦尼克号》里,一个年轻人为拯救一名被困的乘客,用肩膀撞开舱门,不知大难临头的服务员看见后,还声称要将这种破坏公司财产的行为上报处罚……这是在泰坦尼克号海难事件发生中的一个真实故事。撞开舱门救人的那个年轻人,真实的名字叫理查德·诺利斯·威廉姆斯,他是一名美国网球运动员。当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后,威廉姆斯是700余名幸存者之一。更加令人惊奇的是,在海难事件发生12年后,威廉  相似文献   

4.
兰西 《百姓生活》2011,(3):60-60
“泰坦尼克号”邮轮于1912年4月15日在大西洋上撞上冰山而沉没,导致1523人丧生,只有711人幸运获救。后人大多将“沉船责任”归咎于冰山。然而2010年9月,“泰坦尼克号”二副查尔斯·莱特勒的孙女帕顿却在其新书《像黄金一样美好》中披露了一个被隐瞒近百年的内幕:“泰坦尼克号”之所以发生悲剧,是因为当时“舵手希契斯在慌乱之中听错命令,转错了方向舵”!  相似文献   

5.
生命之让     
很多人都看过《泰坦尼克号》这部大片,多数人都为里面那一段动人凄美的爱情故事所感动。我不知道那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是真是假,但真正的泰坦尼克号沉没时,却真真切切地发生了一件鲜为人知的感人之事。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在它的处女航中撞上了一座冰山,它即将沉没,救生艇根本不够。在最后的几分钟里,最后一艘救生艇也即将开走,这时响起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声:“我是他们的妈妈呀!”原来史密斯夫人的两个孩子都上了救生艇,而她却不能再上了,面对即将生死离别的骨肉,她痛不欲生。这时,从救生艇上走下了一位女士,没人知道她的名字,她对史密斯夫人说:…  相似文献   

6.
英国研究者罗宾·加迪诺和安德鲁·牛顿日前接受英国电视台采访时,披露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泰坦尼克号"沉船阴谋论: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中遇难的1523名乘客和船员并不是死于"天灾",而是一起"船只保险诈骗阴谋"发生灾难性错误后的不幸牺牲品。  相似文献   

7.
1912年4月4日深夜,一艘满载着1523名乘客的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在从英国到纽约的处女航中,由于无法探测到隐没在水中的冰山,结果被冰山撞开6道裂缝,最后沉没在大西洋2.5英里深的水下,除705人死里逃生外,其他人全部罹难。这就是今天耗资2亿多美元的好莱坞巨片《泰坦尼克号》告诉人们的一个历史悲剧故事。 没想到当年这起世界上最大的海难却促成了一年后一项水下探测技术——声纳的发明。 所谓声纳(SONAR),由声音、导  相似文献   

8.
由好莱坞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耗巨资执导的影片(泰坦尼克号)获第70届奥斯卡奖11项大奖,并创全球票房收入最高纪录。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商业性很强的好莱坞式影片。值得一提的是,该片的艺术性也是很强的,是不该被其商业性所淹没的。该片本文承载着电影导演对生存、死亡、爱情、艺术以及历史等多方面的思考。本文将从女权主义视角对该片进行主题分析,并试图取得如下结论:“泰坦尼克号”是男权中心世界的象征。它的沉没标志着男性作为历史的主宰这一神话是注定要结束的,同时,也启示着人们对两性关系进行思考。一、从‘傣坦尼克”说…  相似文献   

9.
(福州三十七中初三同学在福建省电教馆演播室上完《泰坦尼克号》这一节课后,在播控室观看的张文质老师要求接着上一节课。) 师:刚才我在外面看你们的一整节课。看完以后很激动。《泰坦尼克号》这个电影我也看过,我也很喜  相似文献   

10.
詹姆斯.卡麦隆导演、福克斯公司出品的电影《泰坦尼克号》风靡全球,引发了具有轰动效应的“泰坦尼克号现象”。文章通过对具体电影作品的剖析,着重揭示了影片的叙事策略、美学特征与现实意义,特别是对题材处理上将爱情母题与死亡母题相整合,造型语言上将写实与浪漫相融合,艺术逻辑与历史逻辑相统一的特点作出了细致的阐释。同时也指出了影片某些模式化表现。  相似文献   

11.
在最近的5年中.韩国电影人是值得庆祝和自豪的,他们在美国好莱坞电影工业统治全球的世界里.创造了一种新的电影奇迹。即使是1999年在世界电影史上创造票房传奇的美国影片《泰坦尼克号》,在韩国也没有胜过本土电影《生死谍变》。近几年.韩国电影票房榜前几位都是清一色的本土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日益开放的今天.研究韩国电影的发行方式,对于中国电影有着积极而有效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48年4月12日,北平"翡翠大王铁百万"铁宝亭和他所带的大批珠宝随"万里号"津沪特快客轮沉没.这起中国'泰坦尼克号'式的爆炸性黑色新闻,犹如晴天霹雳,举世震惊.古老的北平是反响最为强烈的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13.
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的观众,也许还记得这样的一个场面:一个年轻小伙子为了救乘客,奋力用肩膀撞开了一个舱门。不知大难临头的服务员看见后,还声称要将这种破坏公司财产的行为上报处罚……这并不足编导者虚构出来的,而是在泰坦尼克号海难事件中的真实情节。  相似文献   

14.
好莱坞电影巨片<泰坦尼克号>的表层叙事形态呈现为叙述的断裂和插入叙事,从而影响了影片的情调,使影片笼罩上了淡淡的诗韵和感伤的气息.影片对历史情境作了高度仿真的伪造处理,对世纪大船难作了富于浪漫色彩的现代改写.<泰坦尼克号>的深层叙事形态呈现为叙事话语的回归和复调整合,影片精心营构了一个多声调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15.
李建珍 《社区》2009,(26):51-51
12年前,人们记住了那部令全世界观众为之流泪的巨片——《泰坦尼克号》,也记住了好莱坞帅哥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虽然,那以后。他也在不少影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片子有的得了大奖,有的票房收入很高.但是人们印象最深的还是《泰坦尼克号》中的那个穷画家、坏小子。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作文》2010,(6):38-40
一部《泰坦尼克》的电影让无数人相信,正是那座该死的冰山,让它蒙受灭顶之灾。然而,研究人员发现,不合格的铆钉可能才是导致这艘“永不沉没”的豪华邮轮沉没的凶手。  相似文献   

17.
2009年,美国好莱坞在一片萧条中缓慢发展,但是《阿凡达》的出现让整个国际电影市场沸腾起来。2009年12月18日,影片在北美上映,首日票房就达到了2700万美元,达到《泰坦尼克号》当年首映一周的票房总和。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接受美学原理,从艺术化的宣传手段、奇观化的情节结构、哲理化的深层意蕴三个方面及其与观众接受心理的同构关系,剖析了进口大片《泰坦尼克号》的轰动效应,并从中探求中国电影如何才能“叫好又叫座”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引进的美国大片《天地大冲撞》,秉承了《泰坦尼克号》的灾难片模式,再次演绎好莱坞的科学幻想。 这部电影是一部科幻片,也是一部灾难片。正当美国好莱坞电影连续不断地让我们过足拍案惊奇的视觉冲撞(并被荣幸地一概冠以“大片”)的时候,我们遗憾地发现,中国影视丝毫看不出有过这方面的努力,中国导演似乎缺乏科幻意识。 科幻片是美国电影的一个老题材了。我们勿需去列举《星球大  相似文献   

20.
正4月的北京,凄美的樱花在玉渊潭公园盛开。据说除了日本本土外,在美国首都的华盛顿也有一景。舶来品在异地生根发芽开花不容易,闹一阵挖了一大桶金走了,十几年后又回头的更是狠角色,比如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先说人家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