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云南籍回族学者马注是中国回族史上的重要人物,《清真指南》卷一《郁速馥传》是研究其生平最基础的史料。近现代学者对马注的生平研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在基础史料的理解上也存在分歧,某些理解尚存在偏颇。笔者认为,没有材料证明马注中过秀才,《隆中吟》之"隆中"指马注家乡九隆山一带,《樗樵录》之"樗樵"或取名自《诗经》,他与何星文是交游关系而非师生关系,马注在宗人府并未从事讲授宋明理学的工作,岳乐没有答应要给马注"副参谋"之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外对刘智及其著述的研究方兴未艾,但对刘智著作版本的系统研究成果较少。《天方典礼》为首部刊印的刘智著作,版本最多,传播最广。本文以各地图书馆、清真寺以及民间收藏家的藏书实物为依据,对《天方典礼》的不同版本,如清代、民国时期的各种刻本、印本、点校本,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简体字整理本、注释本和白话文本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与述评,以期推动对《天方典礼》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关于马注的家世及生平,现代的研究成果主要依据《清真指南》中获得一些线索。白寿彝先生著《中国伊斯兰经师传》对马注的生平有比较全面的总结,马士年先生则有《马注年谱》详述其一生,我们看到的其他资料也多与这两位先生所述近似。本文结合前辈的研究成果及其他相关资料对马注的家世及生平作一概述,其中少量内容是对前辈研究中错讹的纠正,亦有一些新的发现,希望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马注不平凡的一生。  相似文献   

4.
《清真指南》海内赠言诗考略吴建伟一清代云南伊斯兰教学者马注的巨著《清真指南》早在清初就已被尊为经典,广泛流传,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今天,人们更视它为中国穆斯林汉文经典宝库中的珍品,是古代伊斯兰教学者留给后世的丰厚遗产。根据马承荫的《指南序》所记,这...  相似文献   

5.
一、回族和伊斯兰研究概况掠影在我国,对回回民族和伊斯兰教的研究,约始于明末清初,曾经出现一些穆斯林学者用汉文撰写、译述的著作,其中以王岱舆、刘智、马注、马德新、马联元等著述较多,此外,有作品镌刻传世的还有三四十人。不过,他们的著述多偏重于伊斯兰教哲理...  相似文献   

6.
《天方历源》中国回族历法著作。清末马复初著。原稿用阿拉伯文写成,后译成汉文,初版年代不详,早期刊行时中阿文同时排印。1875年曾再版重印,木刻印刷。1919年,马魁激以北京牛街清真酉大寺万金堂名义重刻印行,小64本,为目前通行版本。其序云:“起斋开斋...  相似文献   

7.
中国境内穆斯林人口众多。其中操汉语的穆斯林被称为回族,他们在非穆斯林占据主导的中国社会,发展并保持了其固有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在清初之际,回族穆斯林学者被称之为“回儒”,他们撰述了大批伊斯兰哲学著作。清初的王岱舆(1 5 70—1 6 6 0年)、马注(1 6 40—1 71 1年)、刘智(1 6 6 0—1 730年) ,清末的马德新(1 794—1 874年)等人,以其著述宏富而被誉为“回儒”中的杰出代表。其中,刘智的《天方性理》一书,在中国回族穆斯林宗教思想史上占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他在本书中还撰写了一份《天方性理图传》。尔后,黑鸣凤(1 6 6 2—1 72 2年)用…  相似文献   

8.
《天方至圣实录》为清代回族学者刘智所著.这是一部记述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天方至圣)生平事迹(实录)的历史宗教著作.作为人物传,这是一部历史著作;作为穆罕默德传,也是一部伊斯兰教创教史和传教史,因而也是一部宗教著作.《天方至圣实录》是刘智晚年的一部力著.在谈到他所著的《天方典礼》、《天方性理》和《天方至圣实录》三部书时,刘智曾有"盖三书者,三而一也.履阶而登,升堂入室,其庶几矣."之言,视《天方至圣实录》为入室之作.我们认为这并不是刘智的自诩之言.就其学术价值而言,《天方至圣实录》确实超过《天方典礼》、《天方性理》二书.例如在《天方典礼》中,对伊斯兰教关于"五功"、"五典"、"民常"的规定,均有较详细  相似文献   

9.
《回族人物志》是回族史研究的一个系列工程。宁夏人民出版社已出版元代、明代两册。现在征订的《回族人物志》(清代)是第三册,写的是清代回族人物的传记,上起明清之际,下至于鸦片战争前后,共十五卷。第三册计有政治人物米喇印、丁国栋、金溶、詹彬、李廷秀、洪梦龄;军事人物马雄、马宁、马进良、哈元生、哈攀龙、冶大雄、马良柱、许世亨、苏尔相、马彪、乌大经;宗教人物和刊刻家祁静一、马守贞、马来迟、马明心、田五、王岱舆、张中、伍遵契、马注、常志美、舍起云、刘智、金天柱、黑鸣凤、袁国祚、马大思;文化人物张端、  相似文献   

10.
传统《格萨尔》早期版本梳理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传统《格萨尔》早期版本进行了梳理(搜集、整理、辨別、确认、分类、排序、补遗、附录),提出了传统《格萨尔》早期版本可分《格萨尔》前三部、中五部、降伏四魔、十八大宗、后三部等五大类,共35个部本(包括附录、补遗),其中9部木刻本,24部手抄本,2部掘藏本。这35部本大体涵盖了《格萨尔》早期版本的基本面貌,可称之为《格萨尔》全传,可为格萨尔学的深入研究建立可靠的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仇王军 《回族研究》2012,(3):119-124
回族伊斯兰教汉文译著家刘智邀请王泽弘、徐倬、徐元正、景日昣、鹿祐等一些汉族官员和名士为其著作《天方性理》和《天方典礼》写序,目的是借助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和在文化上的影响力,获得思想上的认可和学术上的肯定,并让更多的汉族知识分子了解伊斯兰教,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伊斯兰教思想不为教外人士所知晓的一种焦虑心情。后人在刊刻刘智的《天方性理》时,邀请乔松年写序,是因为乔松年在对待回民起义问题上持缓和态度。  相似文献   

12.
祁承编修的《宋西事案》是惟一一部明朝人编修的传世汉文西夏史籍,该书的编修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由于书序中有“违碍”之语,在清朝被禁毁。该书目前至少有两种版本传世,由于各本中存在着诸多文字上的错误,在利用时要加以校勘。  相似文献   

13.
王岱舆著作的思想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王岱舆著作的思想结构,必然要涉及到他的《正教真诠》、《清真大学》和《希真正答》之间的关系,涉及到这三本著作的内容及其表述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他的整个著作的思想结构,进而有可能从整体上对他的思想作深入、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一、王岱舆的著作 20世纪80年代,王岱舆的《正教真诠》、《清真大学》和《希真正答》由余振贵点校、宁夏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该合刊本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版本。书后,以白寿彝的《王岱舆传》和金吉堂的《王岱舆阿衡传》为附录。本文拟依据该合刊本展开相关的讨论。其中,  相似文献   

14.
《中国藏学史料丛刊》是一部多卷本的藏学汉文资料汇编。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编辑,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中国藏学出版社整理刊印藏学史料,以藏文文献为主兼及其他民族文字的藏事文献,正在陆续编辑出版的有校勘本《中华大藏经(藏文部分)》、《五明精选  相似文献   

15.
明太祖朱元璋"御制至圣百字赞"是与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有关且流传较广的重要文献,《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回族卷.铭刻》著录的版本有8种。由于传世方式多样,形成时代、存放地点、抄录者等不同,各版本间存在诸多异文现象。多数异文无歧义,但部分异文歧义较大。对此类异文现象的研究,有助于对文献内容的正确理解。笔者初步研究认为,传世的百字赞文献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版本系统,即洪武八年(1375年)武昌起义街清真寺碑文系统和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南京净觉寺碑文系统。净觉寺碑文传世最广,影响最大。但笔者认为,起义碑碑文系统当更接近百字赞原貌,净觉寺碑碑文系统当是对起义碑碑文的改写。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提出《格萨尔》版本研究首先应该区别早期版本和现代艺人的说唱本,论述如何辨别传统《格萨尔》早期版本的六道工序及其六大特征。即辨别《格萨尔》早期版本中“同一类题材”之间的“变异本”,从而确立其中的“善本”,也即“传统本”;再通过母题研究,按整体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生卒安排等内容,排列出《格萨尔》早期版本里“非同类题材”的各个“善本”之间的次序,从而揭示一整套《格萨尔》版本的源流及其完整体系。这个“完整的体系”也就是“传统《格萨尔》早期版本”,可分五大类:即《格萨尔》前三部、中五部、降伏四魔、十八大宗、后三部,共计35个部本。  相似文献   

17.
蒙古文《格斯尔》有木刻本和多种手抄本传世。由于背景信息的缺乏和传播形态的复杂性,《格斯尔》各版本的文本性质,形成、演变过程及其相互的关系都是颇具争议的论题。本文通过对蒙古文《格斯尔》中《格斯尔镇压黑纹虎之部》的三种异文进行文本比较,探讨了它们的文本性质,以及它们从口头文本演变为书面化与经典化文本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在明清两朝的中国回族伊斯兰教历史上,出现过4位视“以儒诠经”为己任的回族伊斯兰教大师王岱舆(真回老人)、马注(文炳)、刘智(介廉)、马德新(复初),他们以学贯中西(天方西域),兼通回、儒、佛、耶四教的深厚学养和磅礴气势,掀起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的对话高潮,开启了伊斯兰教中国本土化的文化运动。其中,生活在清代的云南滇西大理籍的回族伊斯兰教学者马复初,无疑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是4人中最晚的一位学者,也是4人中承先启后的集大成者。他在中国伊斯兰教史上的贡献,奠定了他在中国回族穆斯林社会崇高的伊斯兰经学大师地位…  相似文献   

19.
余振贵 《回族研究》2006,(2):114-114
马德新是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的阿洪和学者,著译颇丰,有《四典要会》、《大化总归》、《朝觐途记》等数十部汉文、阿拉伯文、波斯文著作和译作,阐述伊斯兰教教义、教法、礼仪、哲理以及天文、历算、地理及阿拉伯文法知识。马德新是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云南一派的开创人,曾经培养了一批兼通阿拉伯和汉文化的优秀人才,为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很大贡献。马德新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著作,不仅是中国部分地区穆斯林经堂教育的教材,而且流传海外,扩大了中国伊斯兰教在伊斯兰世界的影响。马德新在清朝后期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一方面沿着…  相似文献   

20.
刘智论人极     
在《天方性理》中,刘智阐述了伊斯兰教关于安拉(真主)、宇宙(天、地及万物)和人类的基本学说。在该书卷首里,他以5章之篇幅勾勒了这些学说,并将其名之曰《本经》。尔后,他在本书第二部分里,又将之扩展为相应的5卷。在论述中,他用70幅图表来对其文本进行了诠释①。《本经》首章描述了宇宙形化的各个阶段,始自真有,终于万物,强调了造化与形化的动力。第二章提供了一幅静态的宇宙全图,从两大次第角度描述了宇宙形化的层次,每个次第都包含有14个层次:第一次第为理,始于主座,依次为诸天、四行及土;第二次第为性,始于至圣之位,依次为各种善人、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